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生物循环污水反应池

发布时间:2022-7-19 9:45:25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20.12.30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循环污水反应池,包括反应池本体和内腔体,操作人员通过往外罩内部注入污水,外罩和锥形罩均为过滤网的结构,污水透过外罩滑落至锥形罩的外表面,同时大的杂质通过外罩的阻拦,滑落至内管的内部,而小的杂质保留至锥形罩的外表面,污水通过锥形罩渗入内腔体的内部,而杂质顺着锥形罩的弧度滑落至存料壳的内部,便于杂质与污水的分离,同时防止杂质在排放时将污水一同排放出来,过滤效果好,注液管固定安装在安装环的上端,喷头安装在安装环的下端,通过注液管往安装环内部注入处理液,处理液通过喷头喷洒在锥形罩的上端,并渗入锥形罩与污水进行反应,便于提高污水与处理液的接触面积。

1655256774.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生物循环污水反应池,包括反应池本体(1)和内腔体(2),内腔体(2)设置在反应池本体(1)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本体(1)包括外壳体(11)、下料口(12)、循环机构(13)、存料机构(14)和上盖(15),外壳体(11)的下端设置有下料口(12),循环机构(13)设置在外壳体(11)的外表面,存料机构(14)安装在外壳体(11)的外表面,上盖(15)设置在外壳体(11)的上端;

所述内腔体(2)包括加液机构(21)、分离机构(22)、过滤机构(23)和导流板(24),加液机构(21)设置在内腔体(2)的内部,分离机构(22)设置在加液机构(21)的下端,过滤机构(23)设置在分离机构(22)的下端,导流板(24)的一端与过滤机构(2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循环污水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1)的内壁加工有滑槽(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循环污水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机构(13)包括阀门(131)和循环管(132),阀门(131)设置在循环管(132)的一侧,循环管(132)的两端均与外壳体(11)连接,循环管(132)的一端外接水泵,且设置在导流板(24)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循环污水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料机构(14)包括存料壳(141)和出料口(142),存料壳(141)设置在外壳体(11)的外表面,且与外壳体(11)的内壁相接,出料口(142)加工在存料壳(141)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循环污水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机构(21)包括注液管(211)、安装环(212)和喷头(213),注液管(211)固定安装在安装环(212)的上端,喷头(213)安装在安装环(212)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循环污水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22)包括外罩(221)、内管(222)、锥形罩(223)、固定环(224)和滑块(225),外罩(221)固定安装在内管(222)的外表面,锥形罩(223)固定安装在内管(222)的外表面,固定环(224)固定安装在锥形罩(223)的下端,滑块(225)固定安装在固定环(224)的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循环污水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23)包括电机(231)、丝杆(232)、螺纹套(233)和过滤板(234),丝杆(232)与电机(231)的输出端连接,导流板(24)的一端与丝杆(232)固定连接,螺纹套(233)固定安装在过滤板(234)的下端,且与丝杆(232)螺纹贯穿连接。

说明书

一种生物循环污水反应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循环污水反应池。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在对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往污水反应池中添加处理液,但是现有的处理液是直接添加至污水中的,与污水的反应时间较长,无法对污水进行彻底的处理,使用效果不好。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生物循环污水反应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循环污水反应池,具备便于处理液与污水的快速反应,便于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处理效果好的优点,从而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循环污水反应池,包括反应池本体和内腔体,内腔体设置在反应池本体的内部,所述反应池本体包括外壳体、下料口、循环机构、存料机构和上盖,外壳体的下端设置有下料口,循环机构设置在外壳体的外表面,存料机构安装在外壳体的外表面,上盖设置在外壳体的上端;

所述内腔体包括加液机构、分离机构、过滤机构和导流板,加液机构设置在内腔体的内部,分离机构设置在加液机构的下端,过滤机构设置在分离机构的下端,导流板的一端与过滤机构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内壁加工有滑槽。

优选的,所述循环机构包括阀门和循环管,阀门设置在循环管的一侧,循环管的两端均与外壳体连接,循环管的一端外接水泵,且设置在导流板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存料机构包括存料壳和出料口,存料壳设置在外壳体的外表面,且与外壳体的内壁相接,出料口加工在存料壳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加液机构包括注液管、安装环和喷头,注液管固定安装在安装环的上端,喷头安装在安装环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外罩、内管、锥形罩、固定环和滑块,外罩固定安装在内管的外表面,锥形罩固定安装在内管的外表面,固定环固定安装在锥形罩的下端,滑块固定安装在固定环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电机、丝杆、螺纹套和过滤板,丝杆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导流板的一端与丝杆固定连接,螺纹套固定安装在过滤板的下端,且与丝杆螺纹贯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物循环污水反应池,操作人员通过往外罩内部注入污水,外罩固定安装在内管的外表面,锥形罩固定安装在内管的外表面,固定环固定安装在锥形罩的下端,滑块固定安装在固定环的外表面,外罩和锥形罩均为过滤网的结构,污水透过外罩滑落至锥形罩的外表面,同时大的杂质通过外罩的阻拦,滑落至内管的内部,而小的杂质保留至锥形罩的外表面,污水通过锥形罩渗入内腔体的内部,而杂质顺着锥形罩的弧度滑落至存料壳的内部,便于杂质与污水的分离,同时防止杂质在排放时将污水一同排放出来,过滤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物循环污水反应池,注液管固定安装在安装环的上端,喷头安装在安装环的下端,通过注液管往安装环内部注入处理液,处理液通过喷头喷洒在锥形罩的上端,并渗入锥形罩与污水进行反应,便于提高污水与处理液的接触面积。

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物循环污水反应池,丝杆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导流板的一端与丝杆固定连接,电机带动丝杆进行旋转,即可使得导流板旋转,导流板可对污水进行搅拌,同时可将污水导流至循环管的位置,开启水泵工作,将污水吸只循环管的内部,污水通过循环管的另一端重新进入内腔体的内部,便于对污水重复进行过滤,提高过滤效果,螺纹套固定安装在过滤板的下端,且与丝杆螺纹贯穿连接,丝杆旋转可使得螺纹套带动过滤板向上移动,移动时可起到对污水搅拌的作用,丝杆继续旋转可使得过滤板将分离机构和加液机构顶出内腔体的内部,便于对分离机构进行清理,反之当电机反向转动时,可使得过滤板向下滑动,便于对污水和处理液充分的融合,使用效果好。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