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思路
确定2011年为“环境提升年”(即实现环境质量、监管领域、联保共建能力、行风建设同步提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环境优化经济发展为目标,以“联保共建”(联合保护城乡环境,共建绿色宜居榆树)为主线,以实施“环保惠民工程”与治污减排为手段,坚持监管与服务、建设与保护相结合,竭力为经济快速发展保驾护航。具体要做到:突出一条主线,即以联保共建推动全民环保;实现“两个目标”,即确保辖区环境安全,确保完成污染减排任务;提升三项成果,即提升水、气、声环境治理成果;推进“四项突破”,即油烟治理整体推进,启动机动车尾气监管,督促完成生活垃圾与医疗废物处理设施建设,农村环保取得实质性成效。通过突出重点,城乡统筹,联保共建,实现总体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加强,城市品味和投资环境不断提升,地方经济明显得到优化和增长。
二、工作目标
2011年,全市城乡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单位GDP能耗下降 20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达标率达到95%以上;城市(含五棵树镇)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地面水环境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三级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空气环境质量稳定保持国家二级标准,优良级天数达到335 天;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8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与畜禽粪便处理率达60%以上;核与辐射安全纳入规范化管理,生态建设与保护进一步加强,总体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三、主要措施
全面推进“三个历史性转变”,实行精细化管理,精心谋划,着力实施“七大行动”,努力创新机制,探索领域,再上台阶
1.优化审批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全力优化地方经济发展。
2011年是“十二五”起步之年,要将把好项目准入、优化审批服务、深化开展“绿色亲商行动”,作为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最佳切入点。
(1)进一步拓宽审批领域。首先要将企业限期治理工程的前置审批纳入规范化管理。其次是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审批管理,逐步将符合规模的畜禽养殖业建设纳入环保审批轨道。再次是在扩大对建制镇中小规模基本建设的审批同时,逐步将镇区内商用房的建设纳入环保审批范围。
(2)在项目服务方面提供更加优质服务。超前介入,跟踪服务,畅通环保绿色通道;年度开展两次对接服务;做到每月同相关部门电话沟通2次,每季度深入到基层一次,帮助企业、业户、基层解决治污与减排难题。在项目立项后的2日内推荐2—3条先进处理工艺和清洁生产工艺,供项目单位选择;对业户实行全程跟踪服务。
2.着力改善民生,强化管治手段,全力完成治污减排任务。
(1)以巩固水环境治理成果为重点,继续实施“碧水安全行动”。一是推进治污技术升级换代,建立随机监测、长效监管机制,确保重点企业稳定达标运行;二是创造条件将废水治理改造向小型企业延伸,逐步规范废水排放管理。三是继续加强饮用水源地的监察与保护,跟踪对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内的污染源的清理和整顿;四是加强两个污水处理厂运行的技术指导与监管,妥善处理污泥,确保减排成效。
(2)深入实施“空气净化行动”,提升大气质量。一是继续巩固“蓝天工程”成果,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坚持打反弹,挖死角,研究工艺和源头上减排与除尘途径;二是结合政府行政区西迁、商业区扩建和棚户区改造,加大并网力度,扩大集中供热面积,减少点源,确定2011年限期治理单位,逐步淘汰和取消2吨以下的分散手烧锅炉。三是以五棵树开发区为代表向各建制镇(乡)推广小城镇集中供热以及小酒厂烟尘治理技术;四是整体推进餐饮业油烟治理,扩大区域和覆盖面;五是联合交警部门启动实施机动车尾气污染检测与治理工作。
(3)深入实施“噪声静化行动”,实行新的《噪声功能区划标准》,加强监督巡查,严打反弹,扩展领域;完成“噪声老大难”的东胡同铁艺加工市场的整体搬迁,建成几处高标准的噪声达标小区;开展好一年一度的“绿色护考”行动。
3.加强铁腕执法,实施联保共建,发动全民保护环境。
(1)围绕专项行动和环保目标责任制,深入实施“联保共建行动”,推进整体工作创新。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行动,联合部门加大违法排污企业的挂牌督办与后督查力度,严厉查处偷排、漏排反弹行为。二是联合卫生、住建、财政等部门扎实推进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医疗危险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要有新进展。三是加强放射线、辐射源的监管,建立长效机制。四是联合发改、经济等相关部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对减排目标责任单位的跟踪落实与督查,坚持一季度一调度,半年一核查,重点抓2个清洁生产单位,培养1家环境友好型企业典型。五是健全完善环保目标责任制的监督机制与考核措施。加大部门之间的纵向支持与配合、横向协调与合作,推进环保与金融、工商、住建、规划、土地等部门的合作,完善联控联审机制;争取人大年内对农村环保工作进行1次视察指导;在监管上,主动争取公安、法院、监察、电力、经济、金融等相关部门的配合,加大执行力;进一步健全12369热线服务功能和办案机制,实现结案率100%,反馈满意率98%以上。六是联合搭建宣教平台,创新宣教载体,深化“绿色创建”活动,将环境宣传融入整个环境保护工作的全程,提高榆树环保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深入实施“乡村清洁行动”,全面推进农村环保工作。完善组织体系和考核机制建设,要与农办、农业、能源等部门协调配合,集中推进污染源深度治理与资源转化利用,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继续争取农村环保资金,实施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培树典型,以点带面,提升辐射功能;申请五棵树镇等5家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验收,申报1个生态乡镇和1个生态村,完成规划论证。
4.狠抓队伍建设,实施“三满意行动”,打造一流团队。
按照精细化管理的建设标准要求,一是要继续健全和完善学习和考核机制,建立内部竞争激励、协调运行和量化考核机制。二是发挥内部监督稽查职能,坚持内部稽查和民意监督相结合,推行阳光政务。三是要探索联保共建新机制,拓宽领域,提升能力。四是规范执法程序,完善法律手段,提高执法效力。(榆树政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