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污泥自烘干气化技术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3-5 11:22:06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7.20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IPC分类号C10J3/46; C10J3/54; C10K1/02; C02F11/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污泥自烘干气化装置,包括干燥空气进气管、污泥上料机、旋转料仓干燥设备、废气排出管、气化剂进气管、气化炉、除尘器、气化气体干燥管、气化气体输出管、灰箱;所述气化气体干燥管一端与所述除尘器顶部连通,而所述气化气体干燥管另一端从所述旋转料仓干燥设备顶部伸入所述旋转料仓干燥设备中、并与所述气化气体输出管连通,且所述气化气体干燥管与所述旋转料仓干燥设备中的污泥接触;所述气化气体输出管与所述旋转料仓干燥设备顶部连通,且所述气化气体输出管上设置有热交换器,所述干燥空气进气管通过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旋转料仓干燥设备连通。既能较好的实现污泥干燥和减量化,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化,且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自烘干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空气进气管、污泥上料机、旋转料仓干燥设备、废气排出管、气化剂进气管、气化炉、除尘器、气化气体干燥管、气化气体输出管、灰箱;

  所述干燥空气进气管与所述旋转料仓干燥设备底部连通,而所述污泥上料机和废气排出管均与所述旋转料仓干燥设备顶部连通;所述气化剂进气管和所述旋转料仓干燥设备底部与所述气化炉底部连通,所述气化炉顶部与所述除尘器顶部连通,所述灰箱顶部与所述除尘器底部连通;

  所述气化气体干燥管一端与所述除尘器顶部连通,而所述气化气体干燥管另一端从所述旋转料仓干燥设备顶部伸入所述旋转料仓干燥设备中、并与所述气化气体输出管连通,且所述气化气体干燥管与所述旋转料仓干燥设备中的污泥接触;

  所述气化气体输出管与所述旋转料仓干燥设备顶部连通,且所述气化气体输出管上设置有热交换器,所述干燥空气进气管通过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旋转料仓干燥设备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自烘干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料仓干燥设备包括第一旋转料仓,所述污泥上料机、废气排出管、气化气体输出管均与所述第一旋转料仓顶部连通,而所述干燥空气进气管与所述第一旋转料仓底部连通;

  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旋转料仓下方并与其连通的第二旋转料仓,所述第二旋转料仓底部与所述气化炉底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自烘干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料仓中部设置有料仓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旋转料仓;

  第二旋转料仓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一锁风装置,第二旋转料仓底部设置有第一破拱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自烘干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炉包括与所述旋转料仓干燥设备底部连接的给料机,与所述给料机连通的主反应器,所述主反应器顶部与所述除尘器顶部连通,以及设置于所述主反应器底部的旋转炉底,所述气化剂进气管与所述旋转炉底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自烘干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炉底包括相互连接的旋转塔式炉篦和立式旋转筒体,所述立式旋转筒体与所述主反应器底部连接,以及设置于所述旋转塔式炉篦底部的水冷排渣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自烘干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炉底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旋转塔式炉篦和立式旋转筒体上的炉底旋转驱动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自烘干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除尘器连通的放散水封和湿式盘阀,所述气化气体干燥管与所述湿式盘阀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自烘干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排出管与气化剂进气管通过中间管道连通,所述废气排出管出口处设置有第一电磁阀,且所述中间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泥自烘干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排出管上还设置有第一引风机,所述气化剂进气管上设置有气化剂进气阀和第一鼓风机,所述中间管道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一引风机之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气化剂进气阀和第一鼓风机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自烘干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气体输出管出口处设置有第二引风机,所述气化气体输出管上设还置有位于所述第二引风机和热交换器之间的第二除尘器。

  说明书

  污泥自烘干气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泥自烘干气化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技术中,对污泥的干燥主要采用干燥介质与污泥接触式的直接热干燥技术,如回转窑烘干等,通过石化原料(煤、油、天然气等)在燃烧室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或工业余热进入烘干窑与污泥进行接触式换热和干燥,从而得到相关要求的干化污泥,再对污泥进行处理处置。但是,采用直接热干燥技术对污泥进行干燥的操作过程中,热介质(热空气、烟气或蒸汽等)与污泥直接接触,热介质低速流过污泥层,在此过程中吸收污泥中的水分,处理后的干污泥需与热介质进行分离。排出的废气一部分通过热量回收系统回到原系统中再用,剩余的部分经无害化后排放。此技术热传输效率及蒸发速率较高,但由于与污泥直接接触,热介质将受到污染且携带了大量污染物,排出的废水和水蒸气须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才能排放;同时,热介质与干污泥需加以分离,给操作和管理带来较大的麻烦。而且,采用外部热源提供干燥所需热量,需要大量的燃料,而携带污染物的烟气与水蒸气等气体处理需要经过复杂的无害化处理才能排放,而污泥自身含有的热值不能被有效利用。

  另外,对污泥的干燥还可采用太阳能与自然风干技术,即利用太阳光和简单的辅助设备直接对污泥进行干燥。太阳能干燥具有节能和低成本的优点,但需要较大的堆场且产生的臭气和挥发性气体不易收集处理,造成环境污染,而此项技术干燥污泥需要一定的时间,不利于工业化和大型化的处理处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污泥自烘干气化装置,既能较好的实现污泥干燥和减量化,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化,且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污泥自烘干气化装置,包括干燥空气进气管、污泥上料机、旋转料仓干燥设备、废气排出管、气化剂进气管、气化炉、除尘器、气化气体干燥管、气化气体输出管、灰箱;

  所述干燥空气进气管与所述旋转料仓干燥设备底部连通,而所述污泥上料机和废气排出管均与所述旋转料仓干燥设备顶部连通;所述气化剂进气管和所述旋转料仓干燥设备底部与所述气化炉底部连通,所述气化炉顶部与所述除尘器顶部连通,所述灰箱顶部与所述除尘器底部连通;

  所述气化气体干燥管一端与所述除尘器顶部连通,而所述气化气体干燥管另一端从所述旋转料仓干燥设备顶部伸入所述旋转料仓干燥设备中、并与所述气化气体输出管连通,且所述气化气体干燥管与所述旋转料仓干燥设备中的污泥接触;

  所述气化气体输出管与所述旋转料仓干燥设备顶部连通,且所述气化气体输出管上设置有热交换器,所述干燥空气进气管通过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旋转料仓干燥设备连通。

  下面对其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料仓干燥设备包括第一旋转料仓,所述污泥上料机、废气排出管、气化气体输出管均与所述第一旋转料仓顶部连通,而所述干燥空气进气管与所述第一旋转料仓底部连通;

  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旋转料仓下方并与其连通的第二旋转料仓,所述第二旋转料仓底部与所述气化炉底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料仓中部设置有料仓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旋转料仓转动;第二旋转料仓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一锁风装置,第二旋转料仓底部设置有第一破拱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气化炉包括与所述旋转料仓干燥设备底部连接的给料机,与所述给料机连通的主反应器,所述主反应器顶部与所述除尘器顶部连通,以及设置于所述主反应器底部的旋转炉底,所述气化剂进气管与所述旋转炉底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炉底包括相互连接的旋转塔式炉篦和立式旋转筒体,所述立式旋转筒体与所述主反应器底部连接,以及设置于所述旋转塔式炉篦底部的水冷排渣箱。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炉底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旋转塔式炉篦和立式旋转筒体上的炉底旋转驱动装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除尘器连通的放散水封和湿式盘阀,所述气化气体干燥管与所述湿式盘阀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废气排出管与气化剂进气管通过中间管道连通,所述废气排出管出口处设置有第一电磁阀,且所述中间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废气排出管上还设置有第一引风机,所述气化剂进气管上设置有气化剂进气阀和第一鼓风机,所述中间管道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一引风机之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气化剂进气阀和第一鼓风机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气化气体输出管出口处设置有第二引风机,所述气化气体输出管上设还置有位于所述第二引风机和热交换器之间的第二除尘器。

  进一步地,所述干燥空气进气管入口处设置有空气进气阀,所述干燥空气进气管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空气进气阀和热交换器之间的第二鼓风机。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提出一种新型的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方案,充分利用了污泥和其他固体废弃物自身所含有的热值,并将大部分有害成分通过高温分解消化。即利用污泥自身所含的能量实现污泥的干化,减少对石化能源的消耗;可连续实现对污泥进行处理处置,可实现大型化、工业化生产;采用气化生产得到清洁的可燃气体,可为各种工业窑炉提供燃气,节约能源,而处理后的灰渣可做建材、绿化等原料;真正做到污泥处理处置的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