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废水脱硫技术

发布时间:2018-3-30 11:25:1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12.05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1/12

  摘要

  本发明属于化工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水脱硫装置,包括控制装置、执行装置、废水处理装置、污泥处理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经执行装置连接于废水处理装置,所述废水处理装置经排污管连接于污泥处理装置,本发明解决了脱硫效果不明显、脱硫不彻底的问题,具有脱硫效果好、节能的有益技术效果。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废水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执行装置、废水处理装置、污泥处理装置,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H自控装置,所述执行装置包括提升泵、计量泵,所述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废水入口、集水池、中和池、絮凝池、浓缩澄清池、废水出口、絮凝剂入口,所述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机,所述中和池内设置有氢氧化钙乳液,所述浓缩澄清池内设置有絮凝剂,所述控制装置经执行装置连接于废水处理装置,所述废水处理装置经排污管连接于污泥处理装置,所述PH自控装置电连接于提升泵,所述PH自控装置电连接于计量泵,所述提升泵经废水入口连接于中和池,所述中和池经废水管连接于絮凝池,所述絮凝池经废水管连接于浓缩澄清池,所述浓缩澄清池经废水管连接于废水出口,所述絮凝剂经絮凝剂入口连接于絮凝池,所述絮凝池经排污管连接于污泥浓缩池,所述污泥浓缩池经排污管连接于污泥脱水机,所述污泥脱水机经清水管连接于清水池,所述清水池经清水管连接于中和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池内设置搅拌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池内设置搅拌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澄清池内设置在线检测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内设置增压泵。

  说明书

  一种废水脱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水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维持脱硫装置浆液循环系统物质的平衡,防止烟气中可溶部分即氯浓度超过规定值和保证石膏质量,必须从系统中排放一定量的废水,废水主要来自石膏脱水和清洗系统。废水中含有的杂质主要包括悬浮物、过饱和的亚硫酸盐、硫酸盐以及重金属,其中很多是国家环保标准中要求严格控制的第一类污染物,现有技术中脱硫效果不明显,废水经废水出口流出后硫含量依然很高,脱硫效果并不彻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气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废水脱硫效果不明显、脱硫不彻底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水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执行装置、废水处理装置、污泥处理装置,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H自控装置,所述执行装置包括提升泵、计量泵,所述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废水入口、集水池、中和池、絮凝池、浓缩澄清池、废水出口、絮凝剂入口,所述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机,所述中和池内设置有氢氧化钙乳液,所述浓缩澄清池内设置有絮凝剂,所述控制装置经执行装置连接于废水处理装置,所述废水处理装置经排污管连接于污泥处理装置,所述自控装置电连接于提升泵,所述自控装置电连接于计量泵,所述提升泵经废水入口连接于中和池,所述中和池经废水管连接于絮凝池,所述絮凝池经废水管连接于浓缩澄清池,所述浓缩澄清池经废水管连接于废水出口,所述絮凝剂经絮凝剂入口连接于絮凝池,所述絮凝池经排污管连接于污泥浓缩池,所述污泥浓缩池经排污管连接于污泥脱水机,所述污泥脱水机经清水管连接于清水池,所述清水池经清水管连接于中和池。

  进一步,所述中和池内设置搅拌器。

  进一步,所述絮凝池内设置搅拌器。

  进一步,所述浓缩澄清池内设置在线检测仪。

  进一步,所述清水池内设置增压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专利的包括包括控制装置、执行装置、废水处理装置、污泥处理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经执行装置连接于废水处理装置,所述废水处理装置经排污管连接于污泥处理装置,使得二次脱硫效果明显,具有脱硫更彻底的有益技术效果。

  2本专利所述执行装置包括提升泵、计量泵,所述清水池内设置增压泵设置这些执行装置的技术手段,使得废水处理和污泥的流动产生更大的动力,具有增加系统稳定性的有益技术效果。

  3本专利所述自控装置电连接于计量泵,使得絮凝剂的含量更加精确,有利于提高脱硫效果。

  4本专利结构简单,易于安装,节省了人工成本。

  5本专利所述絮凝池经排污管连接于污泥浓缩池,所述污泥浓缩池经排污管连接于污泥脱水机,所述污泥脱水机经清水管连接于清水池,所述清水池经清水管连接于中和池,由于采用这一技术手段解决了脱水后残余水溶液的处理问题,具有节能的有益技术效果。

  6本专利从整体上解决了脱硫效果不明显、脱硫不彻底的问题,具有脱硫效果好、节能的有益技术效果。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