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废水分类合并预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8-4-17 22:01:2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04.07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IPC分类号C02F11/12; C02F9/04

  摘要

  一种废水分类合并预处理系统,包括含硫废水格栅、含硫废水调节池、沉淀池、含硫污泥压滤机、含铬废水格栅、含铬废水调节池、碱沉淀池、含铬污泥压滤机、其它废水格栅、预沉池、调节池和混凝沉淀池;含硫废水格栅、含硫废水调节池和沉淀池依次连接;含铬废水格栅、含铬废水调节池和碱沉淀池依次连接;含硫污泥压滤机、其它废水格栅和预沉池连接;含硫污泥压滤机、沉淀池、碱沉淀池、含铬污泥压滤机和预沉池均与调节池连接;调节池和混凝沉淀池连接。该系统可以在减少含硫废水预处理排水中的SS含量和降低污泥脱水难度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调理药剂的投加量,降低污泥的处理成本,便于脱水后污泥的综合利用和最终处置。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废水分类合并预处理系统,包括含硫废水格栅、含硫废水调节池、沉淀池、含硫污泥压滤机、含铬废水格栅、含铬废水调节池、碱沉淀池、含铬污泥压滤机、其它废水格栅、预沉池、调节池和混凝沉淀池;其特征是:含硫废水格栅、含硫废水调节池和沉淀池依次连接;含铬废水格栅、含铬废水调节池和碱沉淀池依次连接;含硫污泥压滤机、其它废水格栅和预沉池连接;含硫污泥压滤机、沉淀池、碱沉淀池、含铬污泥压滤机和预沉池均与调节池连接;调节池和混凝沉淀池连接。

  说明书

  一种废水分类合并预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废水预处理的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废水来源及水质特点大体可分为含硫废水、含铬废水和其它废水,不同的废水水质 差别很大,针对综合废水的排放特点,目前常用的是“分类预处理,综合废水物化+生化处理” 的工艺路线。

  为降低废水的生物毒性,分类处理主要以铬和硫化物的含量作为控制出水的指标,没有 充分考虑对SS的控制,导致综合废水SS、总氮、COD等污染指标偏高,不得不加强对其处理 的强度。因此综合废水物化和生化处理多采用多级串联的方式运行,造成构筑物多,占地面 积大,运行管理困难,化学药剂消耗量大,污泥产生量大,水质稳定性差等缺陷。另一方面, 由于生化处理系统的稀释扩散作用降低了硫化物对微生物的毒性,过分强调对硫化物的去除 对改善生化系统的效果并不明显,且增加了废水的处理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综合废水预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行管理方便,出水水 质稳定,有利于后续生物处理的废水分类合并预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分类合并预处理系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预处理装置,包括含硫废水格栅、含硫废水调节池、沉淀池、含硫污泥压滤机、含铬 废水格栅、含铬废水调节池、碱沉淀池、含铬污泥压滤机、其它废水格栅、预沉池、调节池 和混凝沉淀池;含硫废水格栅、含硫废水调节池和沉淀池依次连接;含铬废水格栅、含铬废 水调节池和碱沉淀池依次连接;含硫污泥压滤机、其它废水格栅和预沉池连接;含硫污泥压 滤机、沉淀池、碱沉淀池、含铬污泥压滤机和预沉池均与调节池连接;调节池和混凝沉淀池 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浓缩沉淀的方式处理含硫废水,再将污泥进一步脱水,脱水后滤液与沉 淀的上清液混合排放。这样仅对浓缩后的污泥进行调质,可以在减少含硫废水预处理排水中 的SS含量和降低污泥脱水难度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调理药剂的投加量,提高脱硫效果; 降低污泥的处理成本,便于脱水后污泥的综合利用和最终处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预处理后的综合废水中SS污染负荷可削减95%以上,COD污染负荷可 削减70%以上,总氮负荷可削减30%以上,硫化物、总铬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得到有效控制, 能够满足后续生物处理稳定运行的要求。本实用新型处理效果稳定,有利于生物系统的稳定 运行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