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定直埋式雨污水泵站沉井工程施工方法

发布时间:2018-4-24 14:06:2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4.12.31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IPC分类号E02D23/00; E02D23/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直埋式雨污水泵站沉井工程施工方法,包括定位放线、基坑开挖、刃脚支设、沉井制作、沉井下沉、沉井纠偏、沉井封底、底板浇筑等步骤。本发明能有效地指导工程施工,降低施工成本和难度,同时可减少对邻近建筑物、地下构筑物等障碍物的影响。适用于松软、不稳定、含水土层等复杂地基上直埋式泵站沉井的施工。

  权利要求书

  1.定直埋式雨污水泵站沉井工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定位放线:按设计总图和沉井平面布置要求,设置坐标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和水准仪进行定位放线,定出沉井中心轴线和基坑轮廓线以及水准点,作为沉井制作和下沉深度控制的依据;

  (2) 基坑开挖;

  (3) 刃脚支设:支设刃脚内模板、安装刃脚钢筋、支设刃脚外模板、浇筑刃脚混凝土;

  (4) 沉井制作:支设井壁内模板、安装井壁钢筋、支设井壁外模板、浇筑井壁混凝土、养护、拆除模板脚手架;

  (5) 沉井下沉:分组对称拆除沉井砖模或模板,采用挖掘抓斗机在沉井中间开始逐渐向四周挖土;当沉井下沉至中层时,开挖方式由中间逐渐向四周挖土改为先边后中的方式进行施工;当沉井下沉至岩面时,开挖顺序需先挖除岩层,再挖除软土,先挖两层后,形同锅底,沿沉井井壁每2~3米向刃脚方向逐层全面、对称均匀地削薄土层,每次削200~300mm,使沉井在自重作用下均匀垂直切土下沉,然后再重复上述程序;每次下沉深度不大于500mm;

  (6) 沉井纠偏:沉井如发现偏斜,进行纠偏;

  (7) 沉井封底:采用排水法封底,用砼泵直接向沉井内灌筑商品砼;

  (8) 底板浇筑:先清除井内淤泥,凿除井内封底砼表面软弱层,残渣清出井外,并将表面清洗干净,用砼泵向沉井内灌筑商品砼。

  说明书

  定直埋式雨污水泵站沉井工程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沉井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定直埋式雨污水泵站沉井工程施工方法,能有效地指导工程施工,降低施工成本和难度,同时可减少对邻近建筑物、地下构筑物等障碍物的影响。适用于松软、不稳定、含水土层等复杂地基上直埋式泵站沉井的施工。

  背景技术

  直埋式雨污水泵站一般均建在城区,地理空间狭小,且要达到与周边市容市貌协调一致,减少泵站内恶臭气体散发和设备运行的噪音,故泵站现越来越趋向地下式全封闭泵站。在淤泥质粘土、砂质粉土、粉砂土等松软、不稳定、含水土层地基上建设直埋式泵站,在设计上主体结构越来越多采用沉井。

  现有技术中的雨污水泵站沉井施工方法,对邻近建筑物、地下构筑物等障碍物具有很大影响,施工难度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定直埋式雨污水泵站沉井工程施工方法,能有效地指导工程施工,降低施工成本和难度,同时可减少对邻近建筑物、地下构筑物等障碍物的影响。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定直埋式雨污水泵站沉井工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定位放线:按设计总图和沉井平面布置要求,设置坐标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和水准仪进行定位放线,定出沉井中心轴线和基坑轮廓线以及水准点,作为沉井制作和下沉深度控制的依据;

  (2) 基坑开挖;

  (3) 刃脚支设:支设刃脚内模板、安装刃脚钢筋、支设刃脚外模板、浇筑刃脚混凝土;

  (4) 沉井制作:支设井壁内模板、安装井壁钢筋、支设井壁外模板、浇筑井壁混凝土、养护、拆除模板脚手架;

  (5) 沉井下沉:分组对称拆除沉井砖模或模板,采用挖掘抓斗机在沉井中间开始逐渐向四周挖土;当沉井下沉至中层时,开挖方式由中间逐渐向四周挖土改为先边后中的方式进行施工;当沉井下沉至岩面时,开挖顺序需先挖除岩层,再挖除软土,先挖两层后,形同锅底,沿沉井井壁每2~3米向刃脚方向逐层全面、对称均匀地削薄土层,每次削200~300mm,使沉井在自重作用下均匀垂直切土下沉,然后再重复上述程序;每次下沉深度不大于500mm;

  (6) 沉井纠偏:沉井如发现偏斜,进行纠偏;

  (7) 沉井封底:采用排水法封底,用砼泵直接向沉井内灌筑商品砼;

  (8) 底板浇筑:先清除井内淤泥,凿除井内封底砼表面软弱层,残渣清出井外,并将表面清洗干净,用砼泵向沉井内灌筑商品砼。

  本发明在施工工艺上采用了在沉井井筒分节浇筑、一次下沉。井筒浇筑前先开挖基坑并进行地基处理,在基坑中分节制作沉井。在基坑中制作沉井是基于土体强度低的特点,在施工中尽量减少基底以上的荷载,由于基坑的开挖使沉井的下沉高度减少,这不仅能加快施工的进度而且可降低施工的危险程度。

  为了保证沉井顺利下沉,沉井下沉各阶段必须满足G≥KT。式中:G为沉井总重量(下沉力),T为沉井总阻,K为下沉安全系数,一般要大于1.15-1.25。在砂质土中地下水位较高时,井内为明沟集水井排水,必要时可在井外采用轻型井点或自流式深井降水,确保排水下沉。

  针对土质性能结构特点,在施工前对沉井预制的整体稳定进行验算,确定分节情况,再进行沉井下沉计算,确保沉井预制稳定、下沉顺利,避免失稳的发生。沉井下沉有条件时尽量采用排水下沉,干式取土。沉井封底混凝土浇筑前,采用塘渣回填,再按要求浇筑混凝土。无法采用排水下沉时,必须采用水下封底。清底主采取人工和机械结合的方法,将井底清干净,保证封底混凝土的质量,确保满足封底要求。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施工前对沉井的整体稳定进行验算,避免了施工过程中出现整体失稳的现象,不仅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

  2)、基坑开挖2m左右可减少沉井下沉的高度,沉井下沉越深施工的难度越大,危险程度越大;本项措施可减少工程成本2%左右。

  3)、采用铺设沙垫层减少了方木的使用和抽垫,可节约工程成本1.5%左右。

  4)、采用排水封底保证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采用排水挖土的施工方法加快了施工的进度,使工程较早的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1、1-2、1-3分别是垫架法、砖垫座法、土胎模法沉井刃脚支设示意图。

  图2是沉井井壁模板支设示意图。

  图3是用水枪冲土、抓斗水中抓土示意图。

  图4沉井封底示意图。

  附图标记:1—刃脚;2—砂垫层;3—枕木;4—垫架;5—模板;6—砖垫座;7—水泥砂浆抹面;8—隔离层;9—土胎模;10—下一节沉井;11—预埋悬挑钢脚手铁件;12—组合式定型钢模板;13—钢楞;14—对立螺栓;15—100×3止水片;16—木垫块;17—顶撑木;18—钢管脚手架;19—水枪;20—胶管;21—多瓣抓斗;22—沉井;23—卵石盲沟;24—封底混凝土;25—底板;26—.砂浆面层;27—集水井;28—φ600~800mm带孔钢或混凝土管,外包尼龙网;29—法兰盘盖。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