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12.31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IPC分类号F23G7/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湿污泥增氧燃烧方法,具体为:向燃烧器内通入直流的一次风以及从旋流的二次风,喷油点火燃烧;待燃烧稳定后通入富氧空气形成富氧气氛继续燃烧;将含湿污泥雾化后通入燃烧器,通入污泥的同时逐渐增加富氧空气流量,完成污泥燃烧。本发明提供了实现所述方法的装置,包括污泥燃烧器、污泥雾化器和点火油枪,污泥燃烧器的端部中心处设有污泥喷嘴,以污泥喷嘴为中心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富氧空气喷嘴、一次风喷嘴、二次风喷嘴;污泥雾化器安装于污泥喷嘴的出口处;点火油枪安装于污泥燃烧器内壁。本发明通过富氧气氛下的含湿污泥直接燃烧,着火稳定,燃烧高效,克服了现有常规污泥焚烧方法中污泥干燥过程中能耗大、工艺复杂的缺点,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效应。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湿污泥增氧燃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向燃烧器内通入直流的一次风以及从一次风外围通入旋流的二次风, 喷油点火燃烧;
待燃烧稳定后通入富氧空气形成富氧气氛继续燃烧;
将含湿污泥雾化后通入燃烧器,通入污泥的同时逐渐增加富氧空气流 量,完成污泥燃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湿污泥增氧燃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富氧空气的含氧量在21%~8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湿污泥增氧燃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湿污泥雾化后的通入速率为30~80m/s。
4.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湿污泥增氧燃烧方法的装置,其特 征在于,包括污泥燃烧器、污泥雾化器和点火油枪,污泥燃烧器的端部中 心处设有污泥喷嘴,以污泥喷嘴为中心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富氧空气喷嘴、 一次风喷嘴、二次风喷嘴;污泥雾化器安装于污泥喷嘴朝向燃烧器腔内的 出口处;点火油枪安装于污泥燃烧器内壁,用于喷油至富氧气氛内完成点 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火焰稳定器,安 装于富氧空气喷嘴朝向燃烧器腔内的出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燃烧器为圆柱 型。
说明书
含湿污泥增氧燃烧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湿污泥的增氧燃烧方 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深化和发展,污泥排放量明显增加,浓缩在其中 的有毒有害物质数量和种类也逐渐增多,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如何 科学妥善地处置污泥作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目前来说,现有的污 泥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填埋、焚烧和农用等。由于填埋侵占大量土地、处理 费用日益提高、以及随着环保标准的提高和回收利用政策的实施,填埋法 将不是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污泥作为农田肥是一种较好的出路,但污泥本 身含有的污染性成分使得填埋或农用对环境污染较大,同时处理周期较长, 这将会使该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污泥中含大量的有机质,虽不同来源污 泥有机质含量不同,但各类污泥干基热值均在6000kJ/kg以上,具有一定 的热值作用,并且污泥焚烧处理具有其它处理方法所不具备的一些优点: 污泥焚烧减容量大、有机物热分解彻底等,尤其适合与发电厂等锅炉机组 联合使用,该方法能有效实现污泥处理与能源回收的双重“节能减排”, 达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目的。
现有的焚烧处理,大都采用污泥脱水处理,再经干燥处理后形成固体 污泥,与煤粉等混合送入锅炉焚烧。但脱水过程相对繁琐、工艺复杂,脱 水干燥过程中能耗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湿污泥的增氧燃烧方法及 装置,其目的在于,通过富氧气氛下的含湿污泥直接燃烧,着火稳定,燃 烧高效,克服了现有常规污泥焚烧方法中污泥干燥过程中能耗大、工艺复 杂的缺点,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效应。
一种含湿污泥增氧燃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燃烧器内通入直流的 一次风以及从一次风外围通入旋流的二次风,喷油点火燃烧;待燃烧稳定 后通入富氧空气形成富氧气氛继续燃烧;将含湿污泥雾化后通入燃烧器, 通入污泥的同时逐渐增加富氧空气流量,完成污泥燃烧。
一种实现所述含湿污泥增氧燃烧方法的装置,包括污泥燃烧器、污泥 雾化器和点火油枪,污泥燃烧器的端部中心处设有污泥喷嘴,以污泥喷嘴 为中心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富氧空气喷嘴、一次风喷嘴、二次风喷嘴;污泥 雾化器安装于污泥喷嘴朝向燃烧器腔内的出口处;点火油枪安装于污泥燃 烧器内壁,用于喷油至富氧气氛内完成点火。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体现在:
(1)不仅能有效处理城市污泥,而且能回收污泥中的热量,具有良好 的节能环保效应。
(2)含湿污泥直接燃烧方法,虽然含湿污泥挥发分含量较高,但由于 其含水率较高,其着火比较困难,本发明通过含湿污泥增氧雾化燃烧器燃 烧,在燃烧器区域形成富氧气氛,降低了着火温度,提高了着火及燃烧稳 定性。
(3)含水率在50%~90%含湿污泥都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不需经过复 杂的脱水过程,克服了现有常规污泥焚烧方法中污泥干燥中能耗大、工艺 复杂等缺点。
(4)简化污泥处理与处置流程,节约污水处理系统基建投资,降低 运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