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12.31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IPC分类号C02F3/30; C02F3/32
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废水的人工湿地净化方法,根据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生物的三重共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作用,实现对污水的生态化处理,人工湿地与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相比,具有处理效果好、氮磷去除能力强、运转维护管理方便、工程基建和运转费用低,以及对负荷变化适应能力强、能耗少、无须化学药剂等优点,同时它可以促进农业、渔业的发展,又可供公共娱乐、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科学研究使用。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废水的人工湿地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悬浮固体物质的分离与转化,设置潜流湿地,通过水流及大型接触面并填料及植物根系实现吸附及拦截;
(2)有机物的去除与转化,通过土壤中的微生物形成生物膜,实现有机物分解、溶解及转化;
(3)氮的去除与转化,在湿地中大型植物根系上附着生物膜,通过氮的去除通过好氧和厌氧反应完成;
(4)磷的去除与转化,设置潜流湿地,通过腐烂植物、聚磷菌中摄取磷实现对磷的去除;
(5)病原菌的去除与转化,通过固态悬浮物的去除和水力停留时间实现病原菌由固态悬浮物水中的悬浮物带入湿地的中;
(6)金属的去除和转化,所设置湿地中土壤或填料对重金属的吸附和反应,吸附有离子交换吸附和专性吸附;
(7)硫化物的去除和转化,所受湿地通过微生物的分解及植物的吸收实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的人工湿地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步骤(1)中悬浮固体物质为絮凝和胶体颗粒的沉淀,在潜流湿地中相对低速的水流和大的接触表面使得系统中的悬浮物去除率相对较高,大量植物根系和饱和状态的基质,使固态悬浮物被根系以及填料阻挡截留,悬浮物通过在砾石和根区面的生物膜上的重力沉淀,渗透,吸附作用而被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的人工湿地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湿地土壤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在土壤颗粒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污水流经颗粒表面时,不溶性的有机物通过沉淀过滤吸附作用很快被截留,然后被微小生物利用;可溶性有机物通过生物膜的吸附和微生物的代谢被去除;
植物向土壤中传输氧气,使得人工湿地中的溶解氧呈区域性变化,连续呈现好氧、缺氧及厌氧区域,因而土壤中存活着好氧菌、厌氧菌和兼性菌,好氧菌通过代谢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厌氧菌发酵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甲烷,
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最终被异养微生物转化为微生物体、二氧化碳、甲烷和水、无机氮、无机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的人工湿地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步骤(3)湿地有着好氧、厌氧、缺氧降解区,处于饱和状态的基质中生长的水生植物,可以增加湿地基质的透气性,湿地植物能将空气传输到其根部,使其自身能在厌氧条件下生长,由于扩散作用,空气在植物的每一须根周围形成一层薄薄的好氧区,在这一微小的好氧区中会发生氧化反应,硝化反应则是在好氧环境下完成的,其主要将NH3-N氧化成NO3-N,反硝化反应则是在缺氧环境下完成的,主要将NO3-N还原成N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的人工湿地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还包括以下步骤:
腐烂的植物组织,表面附带介质的金属也会通过沉淀、交换等机理短期的去除磷,但是时间不会太长,不超过1年,而且要依赖于粒状物质,磷的吸收与大多营养物质的吸收一样,主要在植物的生长期,夏天和春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的人工湿地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还包括以下步骤:
由固态悬浮物带人的病原菌通过沉淀、拦截等达到去除目的,病原菌被分离后分布在湿地的不同地点,接近水面,被大气降水或UV射线所消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的人工湿地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还包括以下步骤:
污水中重金属离子浓度一般很低,不能与土壤中无机阴离子形成金属沉淀,它可以与土壤中的有机质络合,增强重金属对土壤的亲和性,土壤中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去除也有相当的作用,通过胞外络合作用、胞外沉淀作用固定重金属,还可把重金属转化为低毒状态,也有的转化为毒性更强的物质,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重金属以各种形态存在,其中溶解性的可被植物吸收在植物中积累,茎以上部分可随植物的收割最终从湿地中去除,不溶性的可被介质的过滤作用截留,大片密集的植株以及它们发达的地下部分形成的高活性根区网络系统和浸水凋落物,使进入湿地的污水流速减慢,这样有利于污水中悬浮颗粒的沉降,及吸附于水中重金属的去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的人工湿地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还包括以下步骤:
有机硫化物经矿质化被分解成硫化氢,部分硫化氢挥发逸出湿地,部分则通过硫磺细菌和硫化细菌的硫化作用形成硫磺、硫酸,它们与土壤中的各种离子结合形成无机硫化物,
无机硫化物部分会被植物吸收利用,也有一部分会在反硫化细菌的作用下经反硫化作用形成硫化氢,硫化氢再逸出湿地或又参与硫化作用。
说明书
一种废水的人工湿地净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水的人工湿地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它能有效地处理多种多样的废水,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垃圾渗滤液、地面径流雨水、合流制下水道暴雨溢流水等。据调查统计,在欧洲与北美已有上万座处理城市污水和多种工业废水的湿地系统在稳定运行,污水处理人工湿地在世界其它地区应用的数目也在迅速增加。
人工湿地是人对自然湿地系统的模拟,利用生态的方法来去除污染物,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的人工湿地净化方法,有效实现废水综合处理。
为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废水的人工湿地净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悬浮固体物质的分离与转化,设置潜流湿地,通过水流及大型接触面并填料及植物根系实现吸附及拦截;
(2)有机物的去除与转化,通过土壤中的微生物形成生物膜,实现有机物分解、溶解及转化;
(3)氮的去除与转化,在湿地中大型植物根系上附着生物膜,通过氮的去除通过好氧和厌氧反应完成;
(4)磷的去除与转化,设置潜流湿地,通过腐烂植物、聚磷菌中摄取磷实现对磷的去除;
(5)病原菌的去除与转化,通过固态悬浮物的去除和水力停留时间实现病原菌由固态悬浮物水中的悬浮物带入湿地的中;
(6)金属的去除和转化,所设置湿地中土壤或填料对重金属的吸附和反应,吸附有离子交换吸附和专性吸附;
(7硫化物的去除和转化,所受湿地通过微生物的分解及植物的吸收实现。
特别的,所述步骤(1)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步骤(1)中悬浮固体物质为絮凝和胶体颗粒的沉淀,在潜流湿地中相对低速的水流和大的接触表面使得系统中的悬浮物去除率相对较高,大量植物根系和饱和状态的基质,使固态悬浮物被根系以及填料阻挡截留,悬浮物通过在砾石和根区面的生物膜上的重力沉淀,渗透,吸附作用而被分离。
特别的,所述步骤(2)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湿地土壤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在土壤颗粒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污水流经颗粒表面时,不溶性的有机物通过沉淀过滤吸附作用很快被截留,然后被微小生物利用;可溶性有机物通过生物膜的吸附和微生物的代谢被去除。植物向土壤中传输氧气,使得人工湿地中的溶解氧呈区域性变化,连续呈现好氧、缺氧及厌氧区域,因而土壤中存活着好氧菌、厌氧菌和兼性菌,好氧菌通过代谢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厌氧菌发酵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甲烷。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最终被异养微生物转化为微生物体、二氧化碳、甲烷和水、无机氮、无机磷。
特别的,所述步骤(3)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步骤(3)湿地有着好氧、厌氧、缺氧降解区,处于饱和状态的基质中生长的水生植物,可以增加湿地基质的透气性,湿地植物能将空气传输到其根部,使其自身能在厌氧条件下生长,由于扩散作用,空气在植物的每一须根周围形成一层薄薄的好氧区,在这一微小的好氧区中会发生氧化反应,硝化反应则是在好氧环境下完成的,其主要将NH3-N氧化成NO3-N,反硝化反应则是在缺氧环境下完成的,主要将NO3-N还原成N2。
特别的,所述步骤(4)还包括以下步骤:
腐烂的植物组织,表面附带介质的金属也会通过沉淀、交换等机理短期的去除磷,但是时间不会太长,不超过1年,而且要依赖于粒状物质,磷的吸收与大多营养物质的吸收一样,主要在植物的生长期,夏天和春天。
特别的,所述步骤(5)还包括以下步骤:
由固态悬浮物带人的病原菌通过沉淀、拦截等达到去除目的,病原菌被分离后分布在湿地的不同地点,接近水面,被大气降水或UV射线所消杀。
特别的,所述步骤(6)还包括以下步骤:
污水中重金属离子浓度一般很低,不能与土壤中无机阴离子形成金属沉淀,它可以与土壤中的有机质络合,增强重金属对土壤的亲和性,土壤中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去除也有相当的作用,通过胞外络合作用、胞外沉淀作用固定重金属,还可把重金属转化为低毒状态,也有的转化为毒性更强的物质,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重金属以各种形态存在,其中溶解性的可被植物吸收在植物中积累,茎以上部分可随植物的收割最终从湿地中去除,不溶性的可被介质的过滤作用截留,大片密集的植株以及它们发达的地下部分形成的高活性根区网络系统和浸水凋落物,使进入湿地的污水流速减慢,这样有利于污水中悬浮颗粒的沉降,及吸附于水中重金属的去除。
特别的,所述步骤(7)还包括以下步骤:
有机硫化物经矿质化被分解成硫化氢,部分硫化氢挥发逸出湿地,部分则通过硫磺细菌和硫化细菌的硫化作用形成硫磺、硫酸,它们与土壤中的各种离子结合形成无机硫化物。无机硫化物部分会被植物吸收利用,也有一部分会在反硫化细菌的作用下经反硫化作用形成硫化氢,硫化氢再逸出湿地或又参与硫化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废水的人工湿地净化方法,根据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生物的三重共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作用,实现对污水的生态化处理,人工湿地与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相比,具有处理效果好、氮磷去除能力强、运转维护管理方便、工程基建和运转费用低,以及对负荷变化适应能力强、能耗少、无须化学药剂等优点,同时它可以促进农业、渔业的发展,又可供公共娱乐、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科学研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