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处理脱墨废水的技术

发布时间:2018-9-1 16:09:4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1.12.12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IPC分类号C02F103/28; 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脱墨废水的装置。它包括降流式厌氧污泥床,以及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流式厌氧污泥床由三个依次连接的厌氧反应器组成;存储废水的储水池通过设置第一计量泵的管路连接到第一厌氧反应器的进水口,第三厌氧反应器一出口通过管路连通到第一厌氧反应器的进水口,第三厌氧反应器的另一出口通过设置第二计量泵的管路连通到曝气生物滤池下部进水口,该曝气生物滤池底部设置有曝气机;所述的曝气生物滤池即好氧反应器。它主要解决现有脱墨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差的技术问题,它综合应用了环境工程、环境化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前沿理论和高新技术,结构简单而且废水处理效率极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处理脱墨废水的装置,它包括降流式厌氧污泥床,以及曝气生物滤池(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流式厌氧污泥床由三个依次连接的厌氧反应器(1、2、3)组成;存储废水的储水池(5)通过设置第一计量泵(71)的管路连接到第一厌氧反应器(1)的进水口,第三厌氧反应器(3)一出口通过管路连通到第一厌氧反应器(1)的进水口,第三厌氧反应器(3)的另一出口通过设置第二计量泵(72)的管路连通到曝气生物滤池(4)下部进水口,该曝气生物滤池(4)底部设置有曝气机(6);所述的曝气生物滤池(4)即好氧反应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脱墨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好氧反应器具有进水口(41)、排水口(42)和排泥口(43),且其内部从上往下依次具有填料(44)、承托层(45)、曝气管(46)和布水板(47)。

  说明书

  一种处理脱墨废水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处理脱墨废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造纸废水排放量位居全国第三位,据统计占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10%~12%。脱墨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差,直接采用好氧处理,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且所需的反应容积、设备和需氧量都会很大,而厌氧生物处理法能直接处理脱墨废水,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但对有机物分解不彻底,出水水质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脱墨废水的装置,主要解决现有脱墨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差的技术问题,它综合应用了环境工程、环境化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前沿理论和高新技术,结构简单而且废水处理效率极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处理脱墨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降流式厌氧污泥床,以及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流式厌氧污泥床由三个依次连接的厌氧反应器组成;存储废水的储水池通过设置第一计量泵的管路连接到第一厌氧反应器的进水口,第三厌氧反应器一出口通过管路连通到第一厌氧反应器的进水口,第三厌氧反应器的另一出口通过设置第二计量泵的管路连通到曝气生物滤池下部进水口,该曝气生物滤池底部设置有曝气机;所述的曝气生物滤池即好氧反应器。

  所述的处理脱墨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好氧反应器具有进水口、排水口和排泥口,且其内部从上往下依次具有填料、承托层、曝气管和布水板。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使用时降流式厌氧污泥床中的厌氧污泥将废水中的高分子有机污染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从而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废水经厌氧反应后进入曝气生物滤池,以填料及其附着的生物膜为主要处理介质,通过过滤、吸附和生物代谢实现对废水的净化,结构简单,同时废水处理效率极高。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