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可拆卸光触媒内胆及水处理单元

发布时间:2019-4-28 16:54:3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3.28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IPC分类号C02F1/3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光触媒内胆及水处理单元,包括具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的外筒体(1),在外筒体(1)内中部设置有紫外装置(2),在所述紫外装置(2)与所述外筒体(1)之间套设有光触媒内胆(3),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触媒内胆(3)具有弯折的内胆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水处理单元,可提高水处理效果。

  权利要求书

  1.可拆卸光触媒内胆,包括筒状内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内胆体具有褶皱胆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光触媒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胆壁沿轴向和/或周向褶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卸光触媒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壁沿周向均设有向内的三角内凹(3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拆卸光触媒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内凹(31)的深度D为10mm~300mm;所述三角内凹(31)的内凹角α为15~150°。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可拆卸光触媒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触媒内胆沿轴向具有空槽(3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拆卸光触媒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槽(32)沿所述光触媒内胆的轴线对称设置成一对;所述空槽沿所述光触媒内胆轴向设置有多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拆卸光触媒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槽宽度A与两空槽之间的间距B之比是0.5~2;一对空槽的叠加深度C1+C2与光触媒内胆的宽度C的比值为0.5~0.8。

  8.如权利要求1、2、3、4、6或7所述的可拆卸光触媒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触媒内胆采用金属镍、金属钛及其合金作为基材,通过电镀和高温烧结工艺,在基材表面形成二氧化钛为主的光触媒涂层。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拆卸光触媒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触媒内胆采用金属镍、金属钛及其合金作为基材,通过电镀和高温烧结工艺,在基材表面形成二氧化钛为主的光触媒涂层。

  10.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可拆卸光触媒内胆的水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的外筒体(1),在外筒体(1)内中部设置有紫外装置(2),在所述紫外装置(2)与所述外筒体(1)之间套设所述光触媒内胆(3)。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1)两端具有端盖(4),所述端盖具有向外凸出的紫外装置安装部(41),在外筒体两端部还设有对所述光触媒内胆进行限位的限位件(5)。

  说明书

  一种可拆卸光触媒内胆及水处理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单元,尤其是涉及采用光触媒的水处理单元。

  背景技术:

  光触媒是一种以纳米级二氧化钛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光半导体材料的总称,它涂布于基材表面,在紫外光及可见光的作用下,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能:能有效地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同时还具备除甲醛、除臭、抗污、净化水和空气等功能。光触媒是触媒,是在光触媒材料表面上进行触媒反应,光触媒材料本身不会发生变化和损耗,在光的照射下不断净化污染物,持续作用时间长。

  现有光触媒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各种饮用水、污水和再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进行净化和消毒处理。

  传统的光触媒水处理装置一般具有一个带有进出水口的筒体,在筒体内壁涂覆一层二氧化钛材料,在筒体内中心设置紫外装置,当待处理水由进水口流至出水口时,筒壁上的光触媒在紫外灯的照射下对水进行净化。

  上述传统方法由于是直接在筒体表面加涂层,受筒体材料限制,对二氧化钛涂覆工艺有一定的要求,例如塑料筒体是不能采用高温烧结工艺,而且每种筒体形状大小都不同,无法建立统一的涂装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利用率低。并且光触媒内胆被水体污染后,几乎无法清洗和更改,影响到后期使用效果和缩短了产品寿命。

  在中国专利CN2866477Y中公开了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水处理器,并具体公开了具有上开口的壳体、密封盖、光触媒体、紫外线灯,壳体上有一进水口、出水口,所述光触媒体为由光触材料制成的丝网筒。

  上述专利中将光触媒体与壳体分体设置,能够解决在筒体内部涂覆光触媒材料不方便的问题,还解决了光触媒内胆的更换问题。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但是上述专利中的水处理器还存在紫外光照照剂量小及水处理效果差,微生物灭活率不高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效果好的光触媒内胆水处理单元,尤其解决了现有水处理机构微生物灭活率不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可拆卸光触媒内胆,包括筒状内胆体,所述筒状内胆体具有褶皱胆壁。采用上述方式设置的光触媒内胆,能够提高水处理效果。采用上述设置方式,能够提高水处理效果,提高水中的微生物灭活率。

  为进一步提高水处理效果,所述胆壁沿轴向和/或周向褶皱。

  为进一步提高水处理效果,所述内胆壁沿周向均设有向内的三角内凹。

  为进一步提高水处理效果,所述三角内凹的深度D为10mm~300mm;所述三角内凹的内凹角α为15~150°。

  为进一步提高微生物灭活率,所述光触媒内胆沿轴向具有空槽。

  为进一步提高微生物灭活率,所述空槽沿所述光触媒内胆的轴线对称设置成一对;所述空槽沿所述光触媒内胆轴向设置有多对。

  为进一步提高微生物灭活率,所述空槽宽度A与两空槽之间的间距B之比是0.5~2;一对空槽的叠加深度(C1+C2)与光触媒内胆的宽度C的比值为0.5~0.8。

  为进一步提高微生物灭活率,所述光触媒内胆采用金属镍、金属钛及其合金作为基材,通过电镀和高温烧结工艺,在基材表面形成二氧化钛为主的光触媒涂层。

  一种包括上述可拆卸光触媒内胆的水处理单元,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外筒体,在外筒体内中部设置有紫外装置,在所述紫外装置与所述外筒体之间套设所述光触媒内胆。采用上述方式设置的水处理单元,能够提高水处理效果。采用上述设置方式,能够提高水处理效果,提高水中的微生物灭活率。

  为进一步提高产品稳定性,所述外筒体两端具有端盖,所述端盖具有向外凸出的紫外装置安装部,在外筒体两端部还设有对所述光触媒内胆进行限位的限位件。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水处理单元,光触媒内胆单独成形,可以采用比表面积较大蜂窝状表面泡沫金属,也可以加工成有一定形状的网筒,通过内胆形状改变水力特性,既增加了二氧化钛涂层面积,又能延长水体在筒体中的滞留时间。

  光触媒内胆采用金属镍、金属钛及其合金作为基材,通过电镀和高温烧结工艺,在基材表面形成二氧化钛是为主的光触媒涂层。涂装工艺不受产品筒体影响。

  二氧化钛可以采取先涂装在平面状载体上,再机加成形,因此涂装工艺容易统一。

  由于光触媒内胆和产品筒体为装配关系,可以随时安装和拆卸,方便后期清洗和更换内胆,保证了光催化持续性效果。

  另外,采用实用新型的水处理单元处理效果好,微生物灭活率能达到90~99.9%。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