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9.02
公开(公告)日2018.04.01
IPC分类号C02F011/06; C02F001/70; C02F001/72
摘要
Abstract_Original: 一種油污泥回收暨還原方法,係提供糊狀油污泥,經還原步驟回收可再利用的油。所述的還原步驟包括:真空處理步驟,透過真空的手段使所述的糊狀油污泥凝結為低溫的固態物;微波分離步驟,對冰狀油污泥微波加熱至常溫,蒸發油污泥的水分,分離出固態的沉積物與液態的油,其黏稠度優於先前技術的回收油,相對提高再利用率。
權利要求書
一種油污泥回收暨還原方法,包括:提供油污泥步驟:供給糊狀的油污泥;還原步驟,至少包括下列流程:真空處理步驟:透過真空手段使所述的糊狀油污泥凝結為低溫的固態物;微波分離步驟:對冰狀油污泥微波加熱至常溫,蒸發水分且分離出固態的沉積物與液態的油。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油污泥回收暨還原方法,其中所述的油污泥,可經由濃縮脫水取得含水率約95~97%的廢棄油或含有沉積物的油。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油污泥回收暨還原方法,其中所述真空之應用程度,應足以去除油污泥的揮發性成份與輕質物,一般是29.9Hg至低於大氣溫度。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油污泥回收暨還原方法,其中所述的常溫是指25~27℃。
說明書
油污泥回收暨還原方法
本發明涉及回收再利用的環保領域,特別是指一種油污泥回收暨還原方法。
在工業、航空、船舶或車輛等機械或設備上,常見各種大小不一的油罐或儲油槽。經過一段時間後,在油罐或儲油槽底部沉積一些油污泥 (Oil Sludge),油污泥含有水、油和一些如苯、酚等散發惡臭的有毒物質。未善加處理,不僅污染環境,也會造成資源的浪費。
水以四種形態存在於油污泥中,分別是自由水(Free Water)、間隙水(Interstitial Water)、附著水(Vicinal Water或表面水Surface Water)與化學結合水(chemical-bound water),可利用濃縮、自然乾化、機械、乾燥或焚燒等方法之一完成脫水的作業。
在濃縮脫水法中,採用重力、氣浮、離心濃縮等脫水裝置,使油污泥脫水後的含水率約95~97%,大致呈糊狀。
在自然乾化法中,將油污泥佈滿於自然乾化場、曬沙場或大面積的地面上,利用日曬、風吹等自然力量,使油污泥 脫水後的含水率約70~80%,大致呈泥餅狀。
在機械脫水法中,油污泥經過真空、壓力、滾壓或離心等過濾機械或設備脫水,製成含水率約45~85%的泥餅。
在乾燥或焚燒等方法中,油污泥歷經乾燥或焚燒設備予以脫水,產生含水率約10~40%的粉粒或灰狀。
其中,焚燒方法不利於油品的回收再利用,其餘的方法讓脫水的油污泥,會經過萃取等還原過程產生黏稠度不足、容易變質等較差的回收油。
因此,如何改善油污泥回收暨還原方法,就成為本發明亟待解決的課題。
鑒於此,本發明提供新的油污泥回收暨還原方法,其主要目的在於:採用真空微波的提煉技術,從脫水的油污泥分離出品質優於先前技術的回收油,相對提高油污泥的再利用率。
緣於上述目的之達成,本發明的油污泥回收暨還原方法,依序進行提供油污泥與還原二步驟。
在提供油污泥步驟中,供給糊狀的油污泥。此處所稱的油污泥是指含水率約95~97%的廢棄油或含有沉積物的油。所述的廢棄油或含有沉積物的油可經由濃縮脫水法取得。
該還原步驟包括:真空處理與微波分離二程序。在真空處理步驟中,透過真空的手段使所述的糊狀油污泥凝結為低溫的固態物,如冰狀油污泥。該真空之應用程度,應足以去除油 污泥的揮發性成份與輕質物,一般是29.9Hg至低於大氣溫度。在微波分離步驟中,對冰狀油污泥微波加熱至常溫,蒸發油污泥的水分,分離出固態的沉積物與液態的油。此處所稱的常溫,通常是指25~27℃。
本發明的油污泥回收暨還原方法,採用真空微波的技術,從油污泥提煉出液態的油,其黏稠度優於先前技術的回收油,相對提高再利用率。
接著,配合必要的圖式,具體說明本發明的流程、結構與功效,使 貴審查委員對案有直觀的瞭解。
第1圖是本發明油污泥回收暨還原方法的流程圖。
請參閱第1圖,闡明油污泥回收暨還原的流程,依序進行下列步驟:
提供油污泥10步驟:供給糊狀的油污泥。所述的油污泥,可經由濃縮脫水法取得含水率約95~97%的廢棄油或含有沉積物的油。
還原20步驟至少包括下列流程:真空處理22步驟:透過真空的手段使所述的糊狀油污泥凝結為低溫的固態物,如冰塊。該真空之應用程度,應足以去除油污泥的揮發性成份與輕質物,一般是29.9Hg至低於大氣溫度。
微波分離24步驟:對冰狀油污泥微波加熱至常溫,蒸發水分且分離出固態的沉積物與液態的油。所述的常溫,一般是指25~27℃。
如此,油污泥經真空微波技術提煉出液態的油,其黏稠度優於先前技術的回收油,相對提高再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