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4.25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IPC分类号C02F11/12; C02F1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泥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污泥储存池,污泥抽取装置、污泥处理箱、污泥干燥箱、污水收集箱;所述污泥抽取装置设置有抽汲泵,抽汲泵的吸入端设置污泥吸入口,抽汲泵的排出端连接吸入软管;所述污泥处理箱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泥斗和加药口,所述污泥处理箱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穿过污泥处理箱外壁进入污泥处理箱内部;所述污泥处理箱内设置有两个过滤层;所述污泥干燥箱顶部设置有太阳能干燥器,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污泥的高效回收利用,干燥后的污泥渣料可以用作有机肥等,节约成本,防止环境二次污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储存池,污泥抽取装置、污泥处理箱、污泥干燥箱、污水收集箱;所述污泥储存池用于储存污泥原料,所述污泥抽取装置设置有抽汲泵,抽汲泵的吸入端设置污泥吸入口,所述污泥吸入口置于污泥储存池内,抽汲泵的排出端连接吸入软管;所述污泥处理箱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泥斗和加药口,所述吸入软管一端接入污泥处理箱顶部的进泥斗,所述污泥处理箱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穿过污泥处理箱外壁进入污泥处理箱内部,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3组搅拌片,每组搅拌片对称设置有两个搅拌叶片;所述污泥处理箱内设置有两个过滤层,所述过滤层设置于两组搅拌片之间;污泥处理箱位于过滤层上端的箱壁一侧设置有污泥排放口,所述污泥排放口处设置有螺旋输送机,所述污泥处理箱底部设置有污水出口,所述污水出口连接污水收集箱,所述污水出口设置有滤网;所述污泥干燥箱顶部设置有太阳能干燥器,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螺旋输送机输出端连接进料口;所述出料口连接运输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层过滤层的孔眼大于下层过滤层的孔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与搅拌轴之间设置有轴封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能拆卸。
说明书
一种污泥回收再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回收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中含有恶臭物质、病原体、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物,土地填埋、露天堆放和外运的污泥绝大部分属于随意处置。目前多采用焚烧和填埋的方式处理。焚烧工艺投资巨大,易造成大气污染;填埋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同时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且大中城市土地再生资源很少,难以长期采用此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回收再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泥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污泥储存池,污泥抽取装置、污泥处理箱、污泥干燥箱、污水收集箱;所述污泥储存池用于储存污泥原料,所述污泥抽取装置设置有抽汲泵,抽汲泵的吸入端设置污泥吸入口,所述污泥吸入口置于污泥储存池内,抽汲泵的排出端连接吸入软管;所述污泥处理箱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泥斗和加药口,所述吸入软管一端接入污泥处理箱顶部的进泥斗,所述污泥处理箱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穿过污泥处理箱外壁进入污泥处理箱内部,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3组搅拌片,每组搅拌片对称设置有两个搅拌叶片;所述污泥处理箱内设置有两个过滤层,所述过滤层设置于两组搅拌片之间;污泥处理箱位于过滤层上端的箱壁一侧设置有污泥排放口,所述污泥排放口处设置有螺旋输送机,所述污泥处理箱底部设置有污水出口,所述污水出口连接污水收集箱,所述污水出口设置有滤网;所述污泥干燥箱顶部设置有太阳能干燥器,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螺旋输送机输出端连接进料口;所述出料口连接运输车。
进一步的,上层过滤层的孔眼大于下层过滤层的孔眼。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层与搅拌轴之间设置有轴封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能拆卸。
有益效果:1)能够实现污泥的高效回收利用,干燥后的污泥渣料可以用作有机肥等,节约成本,防止环境二次污染;2)适应性强,可每天24小时连续工作,运行稳定可靠;3)所述污泥处理箱一侧设有加药口,加药口加入药剂,泥浆中混入药剂防止病原体滋生,传播疾病,防止环境污染。4)污水收集池中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以用作建筑施工洒水或农田灌溉、冲厕用水等使用,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