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BOM生产工艺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20-5-5 8:15:16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9.12.23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1/04; C02F101/16; C02F101/30; C02F101/38

  摘要

  本发明提供BOM生产工艺,属于污水处理领域,该BOM生产工艺具体步骤为准备进水处理、进行污水引入格栅井处理、通过提升泵进行引水处理、引水至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将氧化后的水引入高聚生物膜池处理、将处理后的水引入清水池处理和排水出水处理。本发明BOM生产工艺有利于增殖缓慢的硝化细菌的截留、生长和繁殖,系统硝化效率得以提高;膜分离使污水中的大分子难降解成分,在体积有限的生物反应器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大大提高了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效率;反应器在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长泥零下运行,可以实现基本无剩余污泥排放。

  权利要求书

  1.BOM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种BOM生产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进水处理,将生活污水、生产废水通过管网汇集进入化粪池,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粪便、纸屑、病原虫、悬浮物固体浓度为100-350mg/L,有机物浓度CODCr在100-400mg/L之间,其中悬浮性的有机物浓度BOD5为50-200mg/L;污水进入化粪池合理范围内时间的沉淀,可去除50%-60%的悬浮物;沉淀下来的污泥经过3个月以上的厌氧发酵分解,使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稳定的无机物,易腐败的生污泥转化为稳定的熟污泥;

  步骤二:进行污水引入格栅井处理,通过格栅去除水中的20mm以上的杂物后进入集水池;通过格栅挡住的杂物被自动刮起送入格栅栏内,定期清理;

  步骤三:通过提升泵进行引水处理,通过提升泵将格栅井内部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提升,准备进行生化处理,通过提升泵按照合理范围内部的速度进行提升操作;

  步骤四:引水至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

  步骤五:将氧化后的水引入高聚生物膜池处理;

  步骤六:将处理后的水引入清水池处理;

  步骤七:排水出水处理,储存由BOM池处理后的清水,然后经过消毒处理,直接外排;同时为膜的反冲储存清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OM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所述的引水至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由格栅渠进入接触氧化池的污水中氨氮及有机物含量较高,特别是有机氮,在生物降解有机物时,有机氮会以氨氮形式表现出来,氨氮也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控制指标,需进行水解作用微生物处于缺氧状态,此时微生物为兼性微生物,它们将污水中有机氮转化为氨氮,同时利用有机碳源作为电子供体,将NO2--N、NO3--N转化为N2,而且还利用部分有机碳源和氨氮合成新的细胞物质;

  第二步:经过接触氧化池的生化作用,污水中仍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和较高的氮氨存在,为使有机物进一步氧化分解,同时在碳化作用趋于完全的情况下,需BOM池内污水进行回流,完成反硝化过程;依靠自养型细菌(硝化菌)完成,它们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碳源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营养源,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NO2--N、NO3--N;在接触氧化生化池中安装有填料,整个生化处理过程依赖于附着在填料上的多种微生物来完成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OM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五中,所述的将氧化后的水引入高聚生物膜池处理,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通过活性污泥来去除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第二步:采用生物膜将净化后的水和活性污泥进行固液分离;生物膜能够截留住活性污泥以及绝大多数的悬浮物,取得清澈的出水;

  第三步:在生物膜的下方以合理范围内强度的空气不断对膜进行抖动,并可通过硝化回流至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二次处理,并排出污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OM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六中,所述的将处理后的水引入清水池处理,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向清水池内注入消毒液,并进行搅拌,准备引入处理后的清水;

  第二步:引入处理后的清理与消毒液进行混合,可通过搅拌杆进行混合搅拌,以使得消毒液与清水混合,进行杀毒处理;

  第三步:沉淀合理范围内时间准备外排处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OM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所述的沉淀时间设置为12-24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OM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所述的提升速度设置为1-1.5m/min。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OM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所述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内部设置缺氧段。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BOM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五中,所述的第二步中的生物膜采用中空丝膜。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BOM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五中,所述的第三步中的生物膜采用中空丝膜,所述的空气强度通过曝气泵进行控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OM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六中,所述的第一步中的消毒液采用氯液。

  说明书

  BOM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BOM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根据污水来源的观点,污水可以定义为从住宅、机关、商业或者工业区排放的与地下水、地表水、暴风雪等混合的携带有废物的液体或者水。污水由许多类别,相应地减少污水对环境的影响也有许多技术和工艺。按照污水来源,污水可以分为这四类。

  第一类:工业废水来自制造采矿和工业生产活动的污水,包括来自与工业或者商业储藏、加工的径流活渗沥液,以及其它不是生活污水的废水。

  第二类:生活污水来自住宅、写字楼、机关或相类似的污水;卫生污水;下水道污水,包括下水道系统中生活污水中混合的工业废水。垃圾、各种大气颗粒物沉降等,通过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农田排水等形式进入水体环境所造成。具有分散性、隐蔽性、随机性、潜伏性、累积性和模糊性等特点,因此不易监测、难以量化,研究和防控的难度大。水污染物(waterpollutant)排入水体中引起污染的物质。

  第三类:商业污水来自商业设施而且某些成分超过生活污水的无毒、无害的污水。如餐饮污水。洗衣房污水、动物饲养污水,发廊产生的污水等。

  第四类:表面径流来自雨水、雪水、高速公路下水,来自城市和工业地区的水等等,表面径流没有渗进土壤,沿街道和陆地进入地下水。

  现有技术石英砂过滤是去除水中悬浮物最有效手段之一,是污水深度处理、污水回用和给水处理中重要的单元。其作用是将水中已经絮凝的污染物进一步去除,它通过滤料的截留、沉降和吸附作用,达到净水的目的。

  1、用于要求出水浊度≤5mg/L能符合饮用水质标准的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及市政给水系统;

  2、工业污水中的悬浮物、固体物的去除;

  3、可用作离子交换法软化、除盐系统中的预处理设备,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工业给水的粗过滤设备;以及用在游泳池循环处理系统、冷却循环水净化系统等。

  但是,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艺存在着处理效果差,无法降解有机物和较大杂物处理不干净的问题。

  因此,发明BOM生产工艺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BOM生产工艺,以解决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艺存在着处理效果差,无法降解有机物和较大杂物处理不干净的问题,BOM生产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进水处理,将生活污水、生产废水通过管网汇集进入化粪池,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粪便、纸屑、病原虫、悬浮物固体浓度为100-350mg/L,有机物浓度CODCr在100-400mg/L之间,其中悬浮性的有机物浓度BOD5为50-200mg/L;污水进入化粪池合理范围内时间的沉淀,可去除50%-60%的悬浮物;沉淀下来的污泥经过3个月以上的厌氧发酵分解,使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稳定的无机物,易腐败的生污泥转化为稳定的熟污泥;

  步骤二:进行污水引入格栅井处理,通过格栅去除水中的20mm以上的杂物后进入集水池;通过格栅挡住的杂物被自动刮起送入格栅栏内,定期清理;

  步骤三:通过提升泵进行引水处理,通过提升泵将格栅井内部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提升,准备进行生化处理,通过提升泵按照合理范围内部的速度进行提升操作;

  步骤四:引水至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由格栅渠进入接触氧化池的污水中氨氮及有机物含量较高,特别是有机氮,在生物降解有机物时,有机氮会以氨氮形式表现出来,氨氮也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控制指标,需进行水解作用微生物处于缺氧状态,此时微生物为兼性微生物,它们将污水中有机氮转化为氨氮,同时利用有机碳源作为电子供体,将NO2--N、NO3--N转化为N2,而且还利用部分有机碳源和氨氮合成新的细胞物质;

  第二步:经过接触氧化池的生化作用,污水中仍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和较高的氮氨存在,为使有机物进一步氧化分解,同时在碳化作用趋于完全的情况下,需BOM池内污水进行回流,完成反硝化过程;依靠自养型细菌(硝化菌)完成,它们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碳源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营养源,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NO2--N、NO3--N;在接触氧化生化池中安装有填料,整个生化处理过程依赖于附着在填料上的多种微生物来完成的;

  步骤五:将氧化后的水引入高聚生物膜池处理,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通过活性污泥来去除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第二步:采用生物膜将净化后的水和活性污泥进行固液分离;生物膜能够截留住活性污泥以及绝大多数的悬浮物,取得清澈的出水;

  第三步:在生物膜的下方以合理范围内强度的空气不断对膜进行抖动,并可通过硝化回流至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二次处理,并排出污泥;

  步骤六:将处理后的水引入清水池处理,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向清水池内注入消毒液,并进行搅拌,准备引入处理后的清水;

  第二步:引入处理后的清理与消毒液进行混合,可通过搅拌杆进行混合搅拌,以使得消毒液与清水混合,进行杀毒处理;

  第三步:沉淀合理范围内时间准备外排处理;

  步骤七:排水出水处理,储存由BOM池处理后的清水,然后经过消毒处理,直接外排;同时为膜的反冲储存清水。

  优选地,在步骤一中,所述的沉淀时间设置为12-24h。

  优选地,在步骤三中,所述的提升速度设置为1-1.5m/min。

  优选地,在步骤四中,所述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内部设置缺氧段。

  优选地,在步骤五中,所述的第二步中的生物膜采用中空丝膜。

  优选地,在步骤五中,所述的第三步中的生物膜采用中空丝膜,所述的空气强度通过曝气泵进行控制。

  优选地,在步骤六中,所述的第一步中的消毒液采用氯液。

  优选地,在步骤六中,所述的第三步中沉淀时间设置为30-45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的BOM生产工艺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BOM生产工艺有利于增殖缓慢的硝化细菌的截留、生长和繁殖,系统硝化效率得以提高;膜分离使污水中的大分子难降解成分,在体积有限的生物反应器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大大提高了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效率;反应器在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长泥零下运行,可以实现基本无剩余污泥排放;并且为了使得膜能够连续长期稳定的使用,在中空丝膜的下方以一定强度的空气不断对膜进行抖动,既起到为生物氧化供氧作用,又防止活性污泥附着在膜的表面造成膜的污染;通过接触氧化池内部分属于缺氧段,不仅具有一定的有机物去除功能,减轻后续接触氧化池的有机负荷,以利于硝化作用进行,而且依靠污水中的高浓度有机物,完成反硝化作用,最终消除氮的富营养化污染,以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发明人鹿学元;苏斌;魏广亮;王教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