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20.07.06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IPC分类号C02F9/14; B01D53/84; B01D53/38; A01G25/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式生态污水净化装置,包括:地面设备间,地面设备间内安装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生态景观层,生态景观层设置于地面设备间上方,包括设置于地面设备间屋顶上的生物脱臭层和位于生物脱臭层上部的生态植被层;生物脱臭层内埋设有废气排出装置和出水喷灌装置;地下污水处理系统,地下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装置和废气净化装置,污水经污水处理装置后通过出水喷灌装置输送至生态植被层用于浇灌植被,处理污水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废气净化装置后通过废气排出装置至生物脱臭层被吸收净化。本实用新型采用MBR生化处理系统结合生物除臭的污水处理技术,实现了生态环境与污水处理设施的有机结合和优势互补。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立体式生态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面设备间(1),所述地面设备间(1)内安装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
生态景观层(2),所述生态景观层(2)设置于地面设备间(1)上方,包括设置于地面设备间(1)屋顶上的生物脱臭层(2.1)和位于生物脱臭层(2.1)上部的生态植被层(2.2);所述生物脱臭层(2.1)内埋设有废气排出装置和出水喷灌装置(2.1.1);
地下污水处理系统(3),所述地下污水处理系统(3)包括污水处理装置和废气净化装置,污水经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后通过所述出水喷灌装置(2.1.1)输送至所述生态植被层(2.2)用于浇灌植被,处理污水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所述废气净化装置后通过所述废气排出装置至所述生物脱臭层(2.1)被吸收净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生态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污水进水口(3.1)、带有格栅的集水井(3.2)、调节池(3.3)、兼氧池(3.4)、MBR膜池(3.5)、离子交换设备、紫外线消毒设备和清水池(3.6),所述清水池(3.6)通过污水出口与生物脱臭层(2.1)内的出水喷灌装置(2.1.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式生态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3.3)、兼氧池(3.4)、MBR膜池(3.5)连接有风机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式生态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净化装置包括与污水处理装置相连的废气收集管、通过废气收集管连接的喷淋设备,所述喷淋设备与生物脱臭层(2.1)内的废气排出装置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式生态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设备、风机系统、离子交换设备、紫外线消毒设备安装在地面设备间(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生态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排出装置包括废气布气廊道和布气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生态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脱臭层(2.1)采用铁剂改性的玻璃轻石复合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生态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景观层(2)设置有集水堰。
说明书
一种立体式生态污水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立体式生态污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和生活用水的使用量在不断增长,污水的排放量也随之逐年加大,为了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对污水的处理尤为重要,污水处理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使污水净化,以达到复用水标准或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的水标准。
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生态社区、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是国家政策导向,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不断贯彻,现代城市农村建设急需将水资源循环利用与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构建生态环境与污水处理设施有机结合的综合性设施。
特别是针对农村、自然风景区或生态保护区的污水处理,现有专利申请号为:201721862182.9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景观生态污水处理装置,通过把生活污水收集池的污水经由污水导入管导入进污水初处理池进行沉淀和有害物质中和,最后流入蓄水池,在蓄水池内经由浮游植物吸收残余矿物和有机物后通过底部的净水导管导出,得到净化后的水,在净水的同时种植了大量的植被,净化了空气的同时还收获了果实,装饰了景区的荒废区域。但是,此种处理方式还存在废弃物难处理、臭味严重等问题。
虽然,现有技术也存在很多污水处理设备,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或多或少会存在问题,比如废水处理过程中存在景观效果差、设备运行噪音大、废弃物处理难、污水处理设施与周围生态环境不协调等问题。同时,一些自然净化设施,如稳定塘等,存在容易滋生藻类,出水水质不稳定,有臭味产生,运行受季节环境影响大等缺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注重人、环境、社会三大因素的和谐相处,更加注重构建绿色家园,推崇绿色生活。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兼具污水处理和景观生态功能的生态污水处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立体式生态污水净化装置,其采用MBR生化处理系统结合生物除臭的污水处理技术,实现了生态环境与污水处理设施的有机结合和优势互补。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立体式生态污水净化装置,包括:
地面设备间,所述地面设备间内安装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
生态景观层,所述生态景观层设置于地面设备间上方,包括设置于地面设备间屋顶上的生物脱臭层和位于生物脱臭层上部的生态植被层;所述生物脱臭层内埋设有废气排出装置和出水喷灌装置;
地下污水处理系统,所述地下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装置和废气净化装置,污水经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后通过所述出水喷灌装置输送至所述生态植被层用于浇灌植被,处理污水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所述废气净化装置后通过所述废气排出装置至所述生物脱臭层被吸收净化。
相较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该系统结合污水生化处理技术,开发了“MBR-消毒-景观生态除臭”技术,包括一体化MBR污水处理系统和生态除臭两部分。通过立体式生态生物处理技术,实现了生态环境与污水处理设施的有机结合和优势互补,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同时有效地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对周围环境的二次污染。
具体的,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污水进水口、带有格栅的集水井、调节池、兼氧池、MBR膜池、离子交换设备、紫外线消毒设备和清水池,所述清水池通过污水出水口与生物脱臭层内的出水喷灌装置相连。污水经污水处理装置后通过出水喷灌装置输送至生态景观层用于浇灌植被。
优选的,所述调节池、兼氧池、MBR膜池连接有风机系统。
具体的,所述废气净化装置包括与污水处理装置相连的废气收集管、通过废气收集管连接的喷淋设备,所述喷淋设备与生物脱臭层内的废气排出管道相连。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臭气和有机废气经过喷淋处理后排入生态植被层底部,被土壤和植被根系所净化吸收。
其中,所述喷淋设备、风机系统、离子交换设备、紫外线消毒设备安装在地面设备间,便于检修等设备维护。
优选的,所述废气排出装置包括废气布气廊道和布气头。
优选的,所述生物脱臭层采用铁剂改性的玻璃轻石复合材料制成,兼具吸附和处理臭气的效果,同时具有足够的强度可以起到支撑管道和植被土壤的作用。
还有,所述生态景观层设置有集水堰,用于排水,将喷灌水出水排入周围自然界中。
(发明人:胡叶亮;华泓达;殷恺;徐巧燕;张盛;龚辉;黄苠恺;励梁栋;汤哲人;徐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