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气田废水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23-6-21 9:25:50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2.11.11

申请日:2022.06.18

分类号:C02F9/14(2006.01)I;C02F1/44(2006.01)N;C02F1/461(2006.01)N;C02F1/467(2006.01)N;C02F1/52(2006.01)N;C02F1/56(2006.01)N;

C02F1/62(2006.01)N;C02F3/30(2006.01)N;C02F103/10(2006.01)N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田废水处理方法,该方法采用铁碳微电解工艺降低COD值,提高废水可生化性,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反应、电化学富集、物理吸附、混凝沉淀等一系列反应作用使水体中的有机物断链开环、碳化,从而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CODcr去除率可达90%以上,采用混凝沉降、铁碳微电解、生化处理系统、电催化氧化装置的四级处理单元可确保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充分去除,可保障废水CODcr稳定达标,采用厌氧好氧工艺法,A/O法是改进的活性污泥法达到消化目的,采用一级二段式超高压反渗透膜处理工艺可以去除污水中盐、重金属,用以上方法代替原本的污水回注处理方式。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气田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步骤一、初步处理,调节水质水量,废水注入调节池,并进行取样分析,出具CODcr(化学需氧量)、氨氮、pH值、氯化物、悬浮物、油含量等污染因子监测结果;一级沉淀,均质均量调节后的废水提升进入一级沉淀池,加入絮凝剂,通过搅拌机缓慢搅拌后静置8小时;溢流缓冲,废水经过静置后,采用重力自流方式进入中间水池;步骤二、铁碳微电解,初步处理后的废水提升进入铁碳微电解池中,调节废水pH值至3.5-4.5,搅拌后静置2小时;二级沉淀,铁碳微电解池处理后废水自流进入到二级沉淀池内,调节废水pH值至7.5-8.5之间,加入絮凝剂并搅拌,搅拌完成后静置8小时;步骤三、微生物处理,二级沉淀池出水自流进入到厌氧池内部,并且在厌氧池内部停留8小时;厌氧池出水自流进入到接触氧化池,进行曝气处理,废水停留时间8小时;步骤四、电催化氧化,厌氧池出水自流进入到电催化氧化装置内部,厌氧池内部具备若干电极板,电极板正反两面具备电压差8-12V;步骤五、膜处理,经电催化氧化处理后废液经过高压水泵冲送注入到,膜处理设备中进行过滤;步骤六、排放检查,经过膜处理过滤后废液流至标准化排口,通过明渠流量计、COD在线监测仪、NH3-N在线监测仪、pH在线监测仪,对排出水进行检测;处理达标的废水排出,未达标准废液被注入到中间水池缓存,然后再次进行上述二至六五个步骤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田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皆具备投料平台,废水进入一级沉淀池需经过投加盐酸和烧碱调节废水pH值为7.5-8.5,然后投入PAC、PAM和碳酸钠,污水池于投料平台安装有搅拌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田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厌氧池配备2台潜水搅拌器,回流比为200%,有效容积为400m3,且厌氧池顶部具备盖板结构,厌氧池产生气体经引风结构引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田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膜处理设备采用微滤+超滤+反渗透RO组合工艺,废水通过进水泵进入反渗透RO系统,在进入RO膜组件前,先顺次经过微滤、超滤预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气田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反渗透(RO)采用一级二段式超高压反渗透膜处理工艺,第一段SWRO系统设计参数:进水TDS:3%-4%操作压力:8Mpa脱盐率:99%回收率:50%(浓水TDS6%-8%)。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一种气田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反渗透(RO),第二段UHPRO系统设计参数:进水TDS:6%-8%操作压力:12Mpa脱盐率:99%回收率:50%(浓水TDS12%-16%)综合回收率为:50%+(1-50%)*50%=75%综合脱盐率为:98.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田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池、一级沉淀池、中间水池、二级沉淀池、厌氧池以及接触氧化池在污泥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污泥,污泥经过污泥泵输送到污泥池暂存,然后经过板式污泥压滤机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田废水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一种气田废水处理方法,该方法是以下步骤:步骤一、初步处理,调节水质水量,废水注入调节池,并进行取样分析,出具CODcr(化学需氧量)、氨氮、pH值、氯化物、悬浮物、油含量等污染因子监测结果,调节池有效容积1125m3,内部配备提升泵和撇油器,提升泵具体型号为GW350-1300-12-75,撇油器选取堰式撇油器,污水先注入撇油器围堰中,利用油水比重不同,将上层的油个底层的水进行分流;一级沉淀,均质均量调节后的废水提升进入一级沉淀池,加入絮凝剂,通过搅拌机缓慢搅拌后静置8小时,一级沉淀池有效容积486m3,内部配置污泥泵和搅拌机,污泥泵型号为WQK20-60,搅拌机采用折叶式搅拌器,向一级沉淀池内部添加药剂后,采用搅拌器将药剂和污水进行混合,一级沉淀池底部的沉淀污物通过污泥泵输送至污泥池待处理,该步骤中向污水中添加PAC、PAM、碳酸钠、硫酸钠、DTCR重捕剂;溢流缓冲,废水经过静置后,采用重力自流方式进入中间水池,中间水池容积为270m3,内设有污泥泵,一级沉淀池与中间水池顶部之间具备连通管道,一级沉淀池中上层污水经过自流的方式进入到中间水池进行再次沉淀,沉淀污物由污泥泵输送至污泥池待处理;步骤二、铁碳微电解,初步处理后的废水提升进入铁碳微电解池中,调节废水pH值至3.5-4.5,搅拌后静置2小时,铁碳微电解池为四个撬装桶,尺寸为直径3m高3.5m,内部装填有铁碳烧结填料,同时铁碳微电解池底部设有曝气装置,该过程中向污水内部添加盐酸;二级沉淀,铁碳微电解池处理后废水自流进入到二级沉淀池内,调节废水pH值至7.5-8.5之间,加入絮凝剂并搅拌,搅拌完成后静置8小时,二级沉淀池有效容积为486m3,配置有污泥泵和搅拌机,经过铁碳微电解后的污水经过管道自流进入大二级沉淀池再次沉淀,通过搅拌设备对二级沉淀池内添加的药剂进行搅拌混合,沉淀污物由污泥泵输送至污泥池待处理,该步骤中需要向污水中天机氢氧化钠、PAC、PAM;步骤三、微生物处理,二级沉淀池出水自流进入到厌氧池内部,并且在厌氧池内部停留8小时,厌氧池有效容积540m3,内部设置有潜水推流机,同时装填有悬浮式生物填料,潜水推流机型号为QDT22-4-1600-2-36P,使污水中悬浮式生物填料与污水混合、搅拌和环流,厌氧池顶部配备顶盖结构,顶盖部分具备引风管道,可以将厌氧池内部产生的气体进行引导收集至指定区域排放;厌氧池出水自流进入到接触氧化池,进行曝气处理,废水停留时间8小时,好氧池有效容积540m3,内部设置有潜水推流机,内部呈栅格式安装有生物填料,池底配备曝气装置,曝气装置的风机部分采用罗茨风机,动力效率为4.5kg/kw.h,要利用率为20%,曝气器采用旋混曝气器;步骤四、电催化氧化,厌氧池出水自流进入到电催化氧化装置内部,厌氧池内部具备若干电极板,电极板正反两面具备电压差8-12V,电催化池有效容积为72m3,其内部呈栅格布置电极,电极部分选用掺杂金属氧化物钛基电极,基板间距控制在5-10侧面,运行电压为10-15V;步骤五、膜处理,经电催化氧化处理后废液经过高压水泵冲送注入到,膜处理设备中进行过滤,膜处理设备采用微滤+超滤+反渗透组合工艺,膜处理设备搭配有一清水池和一浓缩水暂存池,经过膜处理后产生的清水和浓缩污水分别排放至清水池和浓缩水暂存池,清水池容积为607.5m3,浓缩水暂存池容积为540m3;步骤六、排放检查,经过膜处理过滤后废液流至标准化排口,通过明渠流量计、COD在线监测仪、NH3-N在线监测仪、pH在线监测仪,对排出水进行检测;处理达标的废水排出,未达标准废液被注入到中间水池缓存,然后再次进行上述二至六五个步骤处理。

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皆具备投料平台,废水进入一级沉淀池需经过投加盐酸和烧碱调节废水pH值大于7,然后投入PAC、PAM和碳酸钠,污水池于投料平台安装有搅拌设备。

厌氧池配备2台潜水搅拌器,回流比为200%,有效容积为400m3,且厌氧池顶部具备盖板结构,厌氧池产生气体经引风结构引出。

膜处理设备采用微滤+超滤+反渗透RO组合工艺,废水通过进水泵进入反渗透RO系统,在进入RO膜组件前,先顺次经过微滤、超滤预处理。

反渗透(RO)采用一级二段式超高压反渗透膜处理工艺,第一段SWRO系统设计参数:进水TDS:3%-4%操作压力:8Mpa脱盐率:99%回收率:50%(浓水TDS6%-8%)。

反渗透(RO)一级二段式超高压反渗透膜处理工艺,第二段UHPRO系统设计参数:进水TDS:6%-8%操作压力:12Mpa脱盐率:99%回收率:50%(浓水TDS12%-16%)综合回收率为:50%+(1-50%)*50%=75%综合脱盐率为:98.5%。

调节池、一级沉淀池、中间水池、二级沉淀池、厌氧池以及接触氧化池在污泥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污泥,污泥经过污泥泵输送到污泥池暂存,然后经过板式污泥压滤机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污泥池,有效容积500m3,各单元产生的污泥经污泥泵输送到污泥池暂存,污泥由板框压滤机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后的泥饼在污泥暂存间暂时存放,外运至市政填埋场处理,污泥脱出污水回流进入一级沉淀池处理。

有益效果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是:气田废水进行收集后,废水通过该污水处理方法对气田废水处理,采用铁碳微电解工艺降低COD值,提高废水可生化性,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反应、电化学富集、物理吸附、混凝沉淀等一系列反应作用使水体中的有机物断链开环、碳化,从而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CODcr去除率可达90%以上,采用混凝沉降、铁碳微电解、生化处理系统、电催化氧化装置的四级处理单元可确保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充分去除,可保障废水CODcr稳定达标,采用厌氧好氧工艺法,A/O法是改进的活性污泥法达到消化目的,采用一级二段式超高压反渗透膜处理工艺可以去除污水中盐、重金属,用以上方法代替原本的污水回注处理方式,使气田污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GB8978-1996)三级标准。

(发明人:李阳;王建庆)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