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改良型A2O生化反应设备

发布时间:2023-8-1 11:21:0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2.06.10

申请日:2022.05.11

分类号:C02F3/30(2006.01)I;C02F101/16(2006.01)N;C02F101/38(2006.01)N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水生化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改良型A2O生化反应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改良型A2O生化反应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厌氧区、至少一个缺氧区、至少一个好氧区和至少一个三相分离器,三相分离器设置在好氧区内且与好氧区的底部密封连接,三相分离器适于将好氧区分隔形成第一好氧区和第二好氧区。采用一体化池型结构,节省了占地,方便了高效回流装置的使用,有利于降低回流能耗,可以明显提升全流程的脱氮除磷功效。三相分离器能够将其分离的硝化污泥自动回落到第二好氧区的末端,硝化污泥随着硝化污泥混合液一同回流到缺氧区,可将污泥回流和硝化污泥混合液内回流合二为一,节省了一套回流系统,减少了一个控制点,操作更简单,方便运维管理。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改良型A2O生化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厌氧区,所述厌氧区的首端设置有适于连通污水的进水管路;至少一个缺氧区,所述缺氧区的首端通过第一过流通道连通于所述厌氧区的末端,所述缺氧区的末端通过第二过流通道连通于所述厌氧区的首端,所述第二过流通道的进水端设置有回流装置,所述缺氧区的末端的底部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流出过水孔;至少一个好氧区,所述好氧区的首端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三过流通道,所述第三过流通道的进水端连通于所述第一流出过水孔,所述第三过流通道内设置有气提装置;至少一个三相分离器,所述三相分离器设置在所述好氧区内,且与所述好氧区的底部密封连接,所述三相分离器适于将所述好氧区分隔形成第一好氧区和第二好氧区,所述第一好氧区的首端连通于所述第三过流通道的出水端,所述第一好氧区的末端连通于所述第二好氧区的首端,所述第二好氧区的末端通过第二流出过水孔连通于所述缺氧区的首端;所述三相分离器包括:泥水分离仓,所述泥水分离仓的顶部形成有清水出口,底部形成有泥水进口,所述清水出口设置有集水槽以及连通于所述集水槽的出水管路;第一挡板,设置于所述泥水分离仓靠近所述第二好氧区的一侧,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泥水分离仓之间形成有第四过流通道,所述第四过流通道的进水端连通于所述第二好氧区;第二挡板,设置于所述泥水分离仓的底部,所述第二挡板倾斜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部,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形成有泥水出口,所述第四过流通道的出水端连通于所述泥水进口和所述泥水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A2O生化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区内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适于调整所述缺氧区内流体的流动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A2O生化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区内设置有搅拌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A2O生化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分离仓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泥水分离的组合填料以及用于清洗所述组合填料的清洗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改良型A2O生化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分离器还包括连通于所述泥水分离仓的底部的排泥管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改良型A2O生化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好氧区的末端设置有DO在线监测元件和/或ORP在线监测元件。

7.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改良型A2O生化反应系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污水通入厌氧区,所述污水中的优质碳源与所述厌氧区内的反硝化污泥混合液充分混合后发生厌氧释磷反应;厌氧释磷反应之后的混合液进入缺氧区的首端,并与来自第二好氧区的末端的硝化污泥混合液混合后发生反硝化脱氮除磷反应和反硝化脱氮除碳反应,得到反硝化污泥混合液;一部分所述反硝化污泥混合液进入所述厌氧区进行循环,另一部分所述反硝化污泥混合液进入好氧区发生好氧吸磷反应、好氧除碳和硝化反应,得到硝化污泥混合液;一部分所述硝化污泥混合液沿着所述第二好氧区的末端进入所述缺氧区的首端进行循环,另一部分所述硝化污泥混合液进入三相分离器进行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分离,经分离的清水流出,经分离的部分硝化污泥排出,经分离的另一部分硝化污泥进入所述第二好氧区,并随着所述硝化污泥混合液进入所述缺氧区的首端进行循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改良型A2O生化反应系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好氧区的末端的污泥浓度控制在3g/L至10g/L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改良型A2O生化反应系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好氧区的末端的DO≤2.0mg/L和/或ORP≤+150.0mV。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改良型A2O生化反应系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区回流至所述厌氧区的回流比小于等于200%,所述缺氧区流入所述好氧区的循环比大于等于300%。

(发明人:迟金宝;陈凯华;潘建通;张雷;黄文涛;杨平;赵嫱;刘思岐;刘宇;杨岗)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