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3.22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IPC分类号E02D29/16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缝的渗漏水处理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较低的施工缝的渗漏水处理结构,以有效地解决不同步施工的两个地下工程相交处施工缝的渗漏水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施工缝的渗漏水处理结构,用于不同步施工的两个地下工程之间的施工缝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缝下方设置不锈钢接水盒,不锈钢接水盒沿施工缝(顶板和侧墙处)倒U型布置,该不锈钢接水盒下端接入底板排水沟。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轨道交通、民用建筑地下工程防水。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施工缝的渗漏水处理结构,用于不同步施工的两个地下工程(1)、(2)之间的施工缝(3)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缝(3)下方设置不锈钢接水盒(4),不锈钢接水盒(4)沿施工缝(3)倒U型布置,该不锈钢接水盒下端接入底板排水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缝的渗漏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缝(3)下方、在施工缝两侧的地下工程(1)、(2)上预留有可供所述不锈钢接水盒(4)置入的凹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施工缝的渗漏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接水盒(4)两侧经螺钉(5)分别固定于施工缝(3)两侧的地下工程(1)、(2)上,不锈钢接水盒(4)与地下工程(1)、(2)相连处经聚氨酯密封胶(6)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缝的渗漏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接水盒(4)宽150mm~200mm,不锈钢接水盒钢板厚度为1.0mm。
说明书
施工缝的渗漏水处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缝的渗漏水处理结构。适用于轨道交通、民用建筑地下工程防水。
背景技术
当前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迅猛,在地下车站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主体与附属出入口、风亭不同期施工,在两者交接处不可避免地形成一道施工缝的情况。该接头施工缝处通常采取了预埋注浆管、设置遇水膨胀止水胶等防水措施,但因施工原因或者后期差异沉降的影响,往往出现渗漏水的现象。一般的处理方法采用灌浆法注浆堵漏,该方法的缺陷是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治理成本高,且效果不理想,容易反复。上诉情况同样存在于民用建筑不同期实施的两个地下工程接合部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较低的施工缝的渗漏水处理结构,以有效地解决不同步施工的两个地下工程相交处施工缝的渗漏水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施工缝的渗漏水处理结构,用于不同步施工的两个地下工程之间的施工缝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缝下方设置不锈钢接水盒,不锈钢接水盒沿施工缝(顶板和侧墙处)倒U型布置,该不锈钢接水盒下端接入底板排水沟。
所述施工缝下方、在施工缝两侧的地下工程上预留有可供所述不锈钢接水盒置入的凹槽。
所述不锈钢接水盒两侧经螺钉分别固定于施工缝两侧的地下工程上,不锈钢接水盒与地下工程相连处经聚氨酯密封胶密封。
所述不锈钢接水盒宽150mm~200mm,不锈钢接水盒钢板厚度为1.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导”的思路,补充完善了传统施工缝“堵”的渗漏水处理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不同步施工的两个地下工程相交处施工缝的渗漏水问题,且方便替换,降低了治理成本。本实用新型简单易行、构造轻巧、造价低、效果显著,能同时满足可行性、经济性和防水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