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污水分流收集技术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3-14 14:40:20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3.21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IPC分类号E03F1/00; E03F5/04; E03F5/1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的分流收集装置,包括位于厂区地面布置的排水沟、污水池和引水管,引水管一端高、一端低,引水管的高端管口朝上、且与排水沟的排水口衔接布置,引水管的低端管口通向污水池,引水管的管路上设置有支管,支管的进水口与引水管的高位管段相连通、且进水口的开口指向不高于水平方向,支管的出水口通向水资源回收系统。使用时,刚开始产生的污染水可通过排水沟流入引水管内,此时污染水会沿着引水管的高位管口流入污水池内,一段时间后,排水沟内的水相对清洁,且污水池中的水已满,这时引水管内充满的水才会流入支管内,进而进入到水资源回收系统。本实用新型取消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转换的方法,安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的分流收集装置,包括位于厂区地面布置的排水沟(10),其特征在于:收集装置还包括污水池(20)和引水管(30),引水管(30)一端高、一端低,引水管(30)的高端管口(31)朝上、且与排水沟(10)的排水口衔接布置,引水管(30)的低端管口(32)通向污水池(20),引水管(30)的管路上设置有支管(40),支管(40)的进水口(41)与引水管(30)的高位管段(30a)相连通、且进水口(41)的开口指向不高于水平方向,支管(40)的出水口(42)通向水资源回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的分流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管(30)包括高位管段(30a)和低位管段(30b),高位管段(30a)自高端管口(31)竖直向下延伸构成,低位管段(30b)自高位管段(30a)的下段水平延伸至通向污水池(2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污水的分流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40)的管道水平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污水的分流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水池(20)的上部开设有溢流口,引水管(30)的低端管口(32)与污水池(20)的溢流口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污水的分流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抽水管(50),抽水管(50)的一端延伸至靠近污水池(20)的池底,抽水管(50)的另外一端与水泵(60)的进口(61)相连,水泵(60)的出口(62)通向污水处理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污水的分流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管(30)的高端管口(31)或者排水沟(10)的排水口设置有格栅(70)。

  说明书

  污水的分流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厂的污水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污水的分流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冶炼企业等厂区一般包括生产装置区、库区、办公区以及调度等,其中装置区和库区会因运输设备的运行等问题造成地面留有污染物,因此被划分为污染区;而办公区和调度区相对干净而被划分为非污染区。目前,冶炼厂区的地面上都需布置排水沟,这样针对雨水或者清理地面上的污染物产生的污水即可通过排水沟直接排走。

  现有技术中,企业一般是在排水沟的排水口处设置切换阀门,这样针对排水沟中污水的污染情况,通过操作切换阀门可将污水排至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排放,或者直接外排,又或者排出回收系统进行回收利用,也即是说,通过切换阀门的布置实现了污水的分流收集。但是这种排水结构存在的技术缺陷是需要操作人员到达现场操作切换阀门,而下雨天等恶劣天气的视线差,因此操作人员切换阀门时存在一定的作业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的污水分流收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的分流收集装置,包括位于厂区地面布置的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收集装置还包括污水池和引水管,引水管一端高、一端低,引水管的高端管口朝上、且与排水沟的排水口衔接布置,引水管的低端管口通向污水池,引水管的管路上设置有支管,支管的进水口与引水管的高位管段相连通、且进水口的开口指向不高于水平方向,支管的出水口通向水资源回收系统。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时,刚开始产生的污染水可通过排水沟流入引水管内,此时污染水会沿着引水管的高位管口流入污水池内,一段时间后,排水沟内的水相对清洁,且污水池中的水已满,这时引水管内充满的水才会流入支管内,进而进入到水资源回收系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可以对厂区排水沟内的水实现自动分流收集,取消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转换的方法,安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