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11.26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IPC分类号C02F11/00; C02F11/12; C02F11/02; C02F11/0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填料墙分区阻截的污泥浓缩消纳方法及装置,其主要特征在于在平流的泥水流程截立面设置至少一道填料墙将封闭容器空间分隔为不同空间,填料墙将污泥阻截在污泥浓缩消化空间,输入的污泥和回流的污泥集中在污泥浓缩消化空间浓缩和消化,填料墙中设有内置式疏通冲洗管对填料墙的截污工作维护,累积增量的稳定化污泥从沉渣污泥清掏井中清掏排出。该方法和装置在平流工艺进行污泥浓缩和消化,增大单位容器中的污泥量和消化能力,有助于污泥的减量化和稳定化。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填料墙分区阻截的污泥浓缩消纳方法及装置,其主要特征在于是在一个封闭的容器内,容器的一端设有进泥管或进泥口,另一端设出水管,沿着进泥到出水的平流流程,依次在截立面设置至少一道拦截泥水过流截面的填料墙,呈截立面的填料墙把容器的内部空间分隔,填料墙内充满填料,并在内部设有内置式疏通冲洗管,污泥浓缩消纳装置的末端空间设有排放污水的出水管,单个封闭空间设排放消化气的排气管或集气装置,容器外部设用来清掏泥砂沉渣的沉渣污泥清掏井和管理工艺运行的观测检查井,空间底部设用来排泥或回流污泥的排泥管,装置工作时,泥水从进泥管进入容器前端的污泥浓缩消化空间,一部分污泥在污泥浓缩消化空间中沉积,一部分泥水穿过填料墙流入后续空间,在填料墙堵塞或填料墙过水能力下降时,启动内置式疏通冲洗管冲刷填料墙,使填料墙内积累的生物膜及污泥脱落并在污泥浓缩消化空间内沉积,根据平流流程后续空间中污泥累积情况,将后端空间中的泥水回流或抽排到前端污泥浓缩消化空间,使回流的污泥与从外部输入的污泥自前向后在污泥浓缩消化空间中累积,增大前端污泥浓缩消化空间的污泥量及浓度,沿平流流程当填料墙上游一格污泥浓缩消化空间中污泥累积并造成填料墙淤堵时,输入的泥水从填料墙顶面上的溢流槽进入后续空间,容器出水端一格的空间是污水处理空间,符合出水要求的污水从出水管排出,污泥浓缩消化空间的侧壁外设有沉渣污泥清掏井,污泥浓缩消化空间中沉积的泥渣向低位处的泥渣沉积洞口汇集,并进入沉渣污泥清掏井,批次性从沉渣污泥清掏井中清掏沉积的泥砂、沉渣类污泥,容器中产生的消化气,通过容器上方的排气管或集气装置排出,稳定化处理的浓缩污泥通过排泥管或抽泥设备排出容器,污泥在污泥浓缩消化空间和填料墙内进行常温的厌氧消化,或者附加污泥处理措施提升效率进行污泥消化;这种填料墙分区阻截的污泥浓缩消纳方法及装置的技术方案是由封闭容器构成 的一个或一组污泥浓缩消纳装置,一个容器空间至少由平流流程中截立面的一道填料墙分隔,容器的一端有进泥管或进泥口,容器的另一端有出水管,平流流程上游的一格或多格空间是污泥浓缩消化空间,有出水管的末端一格空间是污水处理空间,在填料墙内充满填料,填料墙的上顶面高出容器内的液面或泥面,填料墙分布在整个空间过水截立面,或者在空间过水截立面的下半部设半截式隔墙,在半截式隔墙以上设填料墙,填料墙内分布并安装内置式疏通冲洗管,内置式疏通冲洗管的管道由外部引入,沿水流流程方向,在上游一侧的填料墙上部侧面有浮渣挡板,在填料墙的上顶面低于浮渣挡板的高度设泥水溢流槽,泥水溢流槽高于容器内的液面或泥面,进泥管或进泥口高于容器的液面或泥面,进泥管直接引入上游一格污泥浓缩消化空间,或者由带水封的管道引入污泥浓缩消化空间,进泥管或进泥口直接设置在泥面之上的侧壁,或者在泥面之上、进泥管或进泥口之下的部位设置配泥布泥板,在至少一格污泥浓缩消化空间的侧壁外部设沉渣污泥清掏井,在污泥浓缩消化空间底部与沉渣污泥清掏井之间的侧壁设有泥渣沉积洞口,污泥浓缩消化空间的底板坡向泥渣沉积洞口,每格空间顶板设有检查口及/或在容器空间侧壁外部设观测检查井,每个封闭的空间都设有至少一道通向外部的排气管或者与其他空间相通的通气管,装置出水管是一端淹没在污水处理空间的液面之下,另一端引向装置外部的弯管或直管,单格容器空间的底部是有集泥坡度的底板,或者底部有泥斗,观测检查井的侧壁开有侧壁检查口,与容器空间相通的侧壁检查口淹没在液面或泥面之下,在沉渣污泥清掏井与观测检查井的顶板设井盖或盖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料墙分区阻截的污泥浓缩消纳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组污泥浓缩消纳装置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污泥浓缩消纳装置串联或并联构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污泥浓缩消纳装置串联时,装置之间由管道连 接,末端向外排水的出水管一个空间是污水处理空间,前端其他的各个空间是污泥浓缩消化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料墙分区阻截的污泥浓缩消纳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空间是平流沉淀处理空间,或者双层沉淀处理空间,或者是有填料墙及中部水平填料层围成的污水处理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料墙分区阻截的污泥浓缩消纳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管设在容器空间的底部,并排向前端的污泥浓缩消化空间,或者排向污泥浓缩消纳装置外部的污泥设施或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料墙分区阻截的污泥浓缩消纳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污泥处理措施是在污泥浓缩消纳装置内的部分或整个处理流程中采用中、高温厌氧消化,或者投加微生物菌种,或者投加生物酶,或者使用臭氧,或者使用微波,或者使用超声波的辅助处理措施。
说明书
一种填料墙分区阻截的污泥浓缩消纳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与污泥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产生的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含水率大,不宜浓缩。污泥的有机物有降解性,在一定条件下,污泥量越大,单位时间内被降解的污泥就越多,提高污泥浓度能够提高单位容积中的污泥量,提高单位容积中的污泥量,也能够提高容器的容积利用效率。自然条件下,重力浓缩的效果有限,提高容器中污泥浓度的方法是提高容器截留污泥的能力,使污泥在容器中积累,低浓度的污泥具有流动性,部分悬浮态污泥呈胶体状,一般截留污泥的方法有沉淀、吸附、过滤。根据国家政策规定以及污泥行业要求,污泥应进行稳定化处理,避免不稳定的有机污泥转移到其他场所,避免污泥污染问题。综合上述情况,污泥处理可通过污泥浓缩和消化,使污泥稳定化和减量化。可行的方法是在泥水流动过程中,通过附加截留污泥的条件,实现污泥的浓缩和稳定化处理。污泥中包含了有机物和无机物,其中的难解决物质属于稳定态的污泥成分,根据污泥衡敛消纳的特点,难降解的稳定化污泥是线性累积的污泥,可降解污泥是衡敛态的污泥,可建立输入-输出平衡状态,难降解污泥的累积会降低容器中的可降解污泥容纳能力,泥砂沉渣等难降解污泥需排出容器。填料具有吸附悬浮物及胶体的能力,随着填料中生物膜及截留物质的增多,孔隙率逐步减小,并具备一定的过滤能力,因此,设计一种在泥水流动过程中截留污泥的填料墙,能够吸附、截留杂物,填料墙的过水截面大,吸附纳污量大,透水能力随着孔隙率的变化而变化,在水流过程中随着填料墙对泥水的阻截作用,以及填料墙中 生物膜的沉积,能够改善和提高容器中污泥沉积和浓缩,起到截留污泥和增大容器中污泥量的浓缩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在泥水平流流程中,设置分区阻截污泥的填料墙,进行污泥浓缩及消化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填料墙分区阻截的污泥浓缩消纳方法是在一个封闭的容器内,容器的一端设有进泥管或进泥口,另一端设出水管,沿着进泥到出水的平流流程,依次在截立面设置至少一道拦截泥水过流截面的填料墙,呈截立面的填料墙把容器的内部空间分隔,填料墙内充满填料,并在内部设有内置式疏通冲洗管,污泥浓缩消纳装置的末端空间设有排放污水的出水管,单个封闭空间设排放消化气的排气管或集气装置,容器外部设用来清掏泥砂沉渣的沉渣污泥清掏井和管理工艺运行的观测检查井,空间底部设用来排泥或回流污泥的排泥管,装置工作时,泥水从进泥管进入容器前端的污泥浓缩消化空间,一部分污泥在污泥浓缩消化空间中沉积,一部分泥水穿过填料墙流入后续空间,在填料墙堵塞或填料墙过水能力下降时,启动内置式疏通冲洗管冲刷填料墙,使填料墙内积累的生物膜及污泥脱落并在污泥浓缩消化空间内沉积,根据平流流程后续空间中污泥累积情况,将后端空间中的泥水回流或抽排到前端污泥浓缩消化空间,增大前端污泥浓缩消化空间的污泥量及浓度,沿平流流程当填料墙上游一格污泥浓缩消化空间中污泥累积并造成填料墙淤堵时,输入的泥水从填料墙顶面上的溢流槽进入后续空间,容器出水端一格的空间是污水处理空间,符合出水要求的污水从出水管排出,污泥浓缩消化空间的侧壁外设有沉渣污泥清掏井,污泥浓缩消化空间中沉积的泥渣向低位处的泥渣沉积洞口汇集,并进入沉渣污泥清掏井,批次性从沉渣污泥清掏井中清掏沉积的泥砂、沉渣类污泥,容器中产生 的消化气,通过容器上方的排气管或集气装置排出,稳定化处理的浓缩污泥通过排泥管或抽泥设备排出容器,污泥在污泥浓缩消化空间和填料墙内进行常温的厌氧消化,或者附加污泥处理措施提升效率进行污泥消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由封闭容器构成的一个或一组污泥浓缩消纳装置,一个容器空间至少由平流流程中截立面的一道填料墙分隔,容器的一端有进泥管或进泥口,容器的另一端有出水管,平流流程上游的一格或多格空间是污泥浓缩消化空间,有出水管的末端一格空间是污水处理空间,在填料墙内充满填料,填料墙的上顶面高出容器内的液面或泥面,填料墙分布在整个空间过水截立面,或者在空间过水截立面的下半部设半截式隔墙,在半截式隔墙以上设填料墙,填料墙内分布并安装内置式疏通冲洗管,内置式疏通冲洗管的管道由外部引入,沿水流流程方向,在上游一侧的填料墙上部侧面有浮渣挡板,在填料墙的上顶面低于浮渣挡板的高度设泥水溢流槽,泥水溢流槽高于容器内的液面或泥面,进泥管或进泥口高于容器的液面或泥面,进泥管直接引入上游一格污泥浓缩消化空间,或者由带水封的管道引入污泥浓缩消化空间,进泥管或进泥口直接设置在泥面之上的侧壁,或者在泥面之上、进泥管或进泥口之下的部位设置配泥布泥板,在至少一格污泥浓缩消化空间的侧壁外部设沉渣污泥清掏井,在污泥浓缩消化空间底部与沉渣污泥清掏井之间的侧壁设有泥渣沉积洞口,污泥浓缩消化空间的底板坡向泥渣沉积洞口,每格空间顶板设有检查口及/或在容器空间侧壁外部设观测检查井,每个封闭的空间都设有至少一道通向外部的排气管或者与其他空间相通的通气管,装置出水管是一端淹没在污水处理空间的液面之下,另一端引向装置外部的弯管或直管,单格容器空间的底部是有集泥坡度的底板,或者底部有泥斗,观测检查井的侧壁开有侧壁检查口,与容器空间相通的侧壁检查口淹没在液面或泥面之下,在沉渣污泥清掏井与观测检查井的顶板 设井盖或盖板。
所述污泥浓缩消纳装置的池体主体部分的俯视形状是矩形或圆形。
所述一组污泥浓缩消纳装置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污泥浓缩消纳装置串联或并联构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污泥浓缩消纳装置串联时,装置之间用管道连接,只有末端设出水管的空间是污水处理空间,其他空间是污泥浓缩消化空间。
所述污水处理空间是平流沉淀处理空间,或者双层沉淀处理空间,或者是由填料墙及水平填料层围成的污水处理空间。
所述排泥管设在容器空间的底部,排泥管通过排泥设备排向前端的污泥浓缩消化空间,或者排向污泥浓缩消纳装置外部的污泥设施或装置。
所述附加污泥处理措施是在污泥浓缩消纳装置内的部分或全程处理流程中采用中、高温厌氧消化,或者投加微生物菌种,或者投加生物酶,或者使用臭氧,或者使用微波,或者使用超声波的辅助处理措施。
所述污泥浓缩消纳装置的进泥管之前连接沉砂池或沉淀池或调节池。
本发明适用于对生活污水产生的污泥进行浓缩和消化,有益之处在于提高浓缩池的容纳污泥能力及污泥浓度,促进污泥的减量化和稳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