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处理低浓度污水外加碳源的制备方法

发布时间:2018-4-25 16:20:4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01.18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IPC分类号C12P39/00; C02F3/00; C12P7/52; C12P7/5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低浓度污水外加碳源的制备方法,以稻壳、麦秆、稻草、玉米秆等富含纤维素的农作物秸秆为原料,采用酸性发酵工艺,获得的发酵产物中乙酸含量16-42%、丙酸含量5-16%,上清液可直接作为低浓度污水的碳源使用,也可以浓缩制得乙酸含量40-70%、丙酸含量15-26%等不同规格的碳源。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处理低浓度污水外加碳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稻壳、麦秆、稻草、玉米秆等富含纤维素的粉碎的农作物秸秆为原料,采用酸性发酵工艺,获得的发酵产物中乙酸含量16-42%、丙酸含量5-16%,上清液可直接作为低COD浓度污水的碳源使用,也可以浓缩制得乙酸含量40-70%、丙酸含量15-26%等不同规格的碳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低浓度污水外加碳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性发酵工艺,菌种的培养是将酒精厂发酵废渣及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接种到酸性发酵池,通入空气,控制pH值为5.5-6.5,以抑制甲烷菌的增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低浓度污水外加碳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酸性发酵池中是菌种为酵母菌及乙酸菌群,其适宜温度在30度,温度控制在26-32度,夏秋季节发酵池会保持在适宜温度,冬春季节需采取保温或升温措施,以保证良好的发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低浓度污水外加碳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粉碎的农作物秸秆投入酸性发酵池,采用耙式搅拌器,搅拌速度2r/min,间隔时间30min,搅拌时间10min,发酵时间在3-10天,期间测定溶液中乙酸、丙酸的含量,达到要求后转入沉淀池,上清液可作为碳源直接使用。

  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处理低浓度污水外加碳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的碳源在低COD浓度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说明书

  一种处理低浓度污水外加碳源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低浓度污水外加碳源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处理低COD浓度污水外加碳源的制备方法,以及该碳源在污水处理上的应用,属于生物化工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污水处理厂多采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碳源一直是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控制因素,碳源是微生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主要消耗于释磷、反硝化和异养菌代谢。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污水处理厂的进水都存在碳源含量低,造成出水脱氮除磷效果较差,因此有效解决城市污水处理厂碳源不足问题,是提高污水脱氮除磷效率从而实现达标排放的有效途径。

  目前已发现的可利用碳源的数量繁多,但是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中,究竟选取何种碳源才能做到经济性、实用性和高效性的协调统一,这成为目前的研究焦点。目前使用碳源的安全性和昂贵价格给应用带了困难,因此寻找新型的廉价的碳源成为迫切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种处理低浓度污水外加碳源的制备方法,农作物秸秆在酸性发酵池中通过酵母菌、乙酸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获得一定浓度的乙酸、丙酸混合液。公开了一种利用该溶液作为碳源处理低COD浓度污水的技术方案。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