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8.10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IPC分类号B01F7/16; B01F15/02; C02F1/52
摘要
一种具有局部扰动混合功能的污水处理用设备,包括池体,池体顶部为敞口状,所述池体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曲轴,曲轴右端与第一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池体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竖直柱,竖直柱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部均设置有移动板,移动板上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柱,移动柱顶端穿过竖直柱向上延伸,且移动柱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所述曲轴共分为两段,两段上均套设有套筒。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左侧的移动板向下运动,右侧的移动板向上运动,对空腔内部的污水和絮凝剂进行挤压喷射处理,污水和絮凝剂的混合物通过出液管喷出;部分通过进液孔进入到混合腔内,被混合腔内部设置的内部扰动装置扰动混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具有局部扰动混合功能的污水处理用设备,包括池体,池体顶部为敞口状,所述池体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曲轴,曲轴右端与第一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池体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竖直柱,竖直柱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部均设置有移动板,移动板上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柱,移动柱顶端穿过竖直柱向上延伸,且移动柱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共分为两段,两段上均套设有套筒,套筒通过连接柱与转动装置相连接;左侧所述的竖直柱底部连接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右侧所述的竖直柱顶部连接有进液管和出液管,且进液管和出液管上分别设置有进液单向阀和出液单向阀;所述池体内底部中间处设置有转轴,转轴底端与第二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转轴顶端固定连接有局部扰动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局部扰动混合功能的污水处理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直径等于空腔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局部扰动混合功能的污水处理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两侧的曲轴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局部扰动混合功能的污水处理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连接块,连接块下侧与移动柱顶端固定连接,连接块上开设有U型通槽,连接柱底端位于U型通槽内,且连接柱通过销轴与连接块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局部扰动混合功能的污水处理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扰动体包括转动柱,转动柱内部开设有混合腔,所述转动柱顶部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进液孔,混合腔内侧壁上均匀布置有若干个内部扰动装置;所述转动柱外侧壁上布置有倾斜板,倾斜板上侧布置有若干第一扰动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局部扰动混合功能的污水处理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扰动装置包括铰链,铰链设置在混合腔内侧壁上,且铰链上转动连接有扰动杆,扰动杆与混合腔内侧壁通过弹簧相连接,所述扰动杆上侧均匀布置有若干第二扰动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局部扰动混合功能的污水处理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正对进液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一种具有局部扰动混合功能的污水处理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板底部开设有排液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局部扰动混合功能的污水处理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底部开设有出水通道,出水通道内设置有塞体。
说明书
一种具有局部扰动混合功能的污水处理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局部扰动混合功能的污水处理用设备。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包括:①漂浮和悬浮的大小固体颗粒;②胶状和凝胶状扩散物;③纯溶液。
在进行污水处理时,常常会采用一些制剂来对污水进行物理沉降,如絮凝剂的使用,絮凝剂可以使污水中的杂质沉淀下来,从而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在现有技术中,絮凝剂与污水之间的混合效果较差,导致污水的絮凝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局部扰动混合功能的污水处理用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局部扰动混合功能的污水处理用设备,包括池体,池体顶部为敞口状,所述池体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曲轴,曲轴右端与第一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池体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竖直柱,竖直柱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部均设置有移动板,移动板上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柱,移动柱顶端穿过竖直柱向上延伸,且移动柱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所述曲轴共分为两段,两段上均套设有套筒,套筒通过连接柱与转动装置相连接;左侧所述的竖直柱底部连接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右侧所述的竖直柱顶部连接有进液管和出液管,且进液管和出液管上分别设置有进液单向阀和出液单向阀;所述池体内底部中间处设置有转轴,转轴底端与第二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转轴顶端固定连接有局部扰动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移动板直径等于空腔内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套筒两侧的曲轴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连接块,连接块下侧与移动柱顶端固定连接,连接块上开设有U型通槽,连接柱底端位于U型通槽内,且连接柱通过销轴与连接块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局部扰动体包括转动柱,转动柱内部开设有混合腔,所述转动柱顶部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进液孔,混合腔内侧壁上均匀布置有若干个内部扰动装置;所述转动柱外侧壁上布置有倾斜板,倾斜板上侧布置有若干第一扰动凸起。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内部扰动装置包括铰链,铰链设置在混合腔内侧壁上,且铰链上转动连接有扰动杆,扰动杆与混合腔内侧壁通过弹簧相连接,所述扰动杆上侧均匀布置有若干第二扰动凸起。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出液管正对进液孔设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倾斜板底部开设有排液孔。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池体底部开设有出水通道,出水通道内设置有塞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左侧的移动板向下运动,右侧的移动板向上运动,对空腔内部的污水和絮凝剂进行挤压喷射处理,污水和絮凝剂的混合物通过出液管喷出;部分通过进液孔进入到混合腔内,被混合腔内部设置的内部扰动装置扰动混合,然后通过底部开设的通孔排出;其余混合液体落到倾斜板上,被倾斜板上布置的第一扰动凸起进行扰动混合处理;扰动杆受到离心力后会绕铰链转动,从而改变了第二扰动凸起的角度,继而提高了混合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