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8.01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IPC分类号C02F3/34; 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废水处理生物增效装置,包括有机架、控制单元、进水单元、废水单元、酸碱调节单元、菌种单元、营养液单元、培养液单元、投放单元、曝气单元、循环单元;所述培养液单元的培养桶桶壁通过各自的电磁阀与酸碱调节单元、菌种单元、营养液单元的管路对接,所述进水单元的管路、废水单元的管路直接连接在培养桶桶壁上,所述投放单元的管路、所述循环单元的管路分别通过三通管的两侧管口与培养液单元的输出口相连接,所述曝气单元的射流曝气器接在循环管路的返回培养桶的管段上。本发明集中了处理废水生物增效中的所有环节:现场激活、培养、驯化的工艺步骤,再通过双培养桶的设置实现了持续投加微生物的步骤,多个步骤能连贯一气呵成,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全自动废水处理生物增效装置,包括有机架、控制单元、进水单元、废水单元,其特征在于,还有酸碱调节单元、菌种单元、营养液单元、培养液单元、投放单元、曝气单元、循环单元,其中:
所述酸碱调节单元含碱液调节管路、酸液调节管路、pH传感器、酸碱控制模块,所述碱液调节管路由碱贮罐、及与其连接的碱液计量泵、碱液输出口组成,酸液调节管路由酸贮罐、及与其连接的酸液计量泵、酸液输出口组成,酸碱控制模块由碱液计量泵的控制信号端口、安装在培养桶桶壁上的碱液电磁阀的信号端口、酸液计量泵控制信号端口、安装在培养桶桶壁上的酸液电磁阀的信号端口、pH传感器信号输出端口组成;
所述菌种单元含菌种投加管路、菌种投加控制模块,所述菌种投加管路由菌种贮罐、及与其连接的菌种计量泵、菌种投加输出口组成,菌种投加控制模块由安装在培养桶桶壁上的菌种电磁阀的信号端口、菌种计量泵的控制信号端口组成;
所述营养液单元含营养液投加管路、营养液投加控制模块,所述营养液投加管路由营养液贮罐、及与其连接的营养液计量泵、营养液输出管口组成,营养液投加控制模块由安装在培养桶桶壁上的营养液电磁阀的信号端口、营养液计量泵的控制信号端口组成;
所述进水单元含进水管路、进水管路控制模块,所述进水管路由串接连接的市供水接口、活性炭过滤器、超滤过滤器、进水电磁阀、流量计、进水管道出口组成,所述进水管路控制模块由流量计的计量信息端口、进水电磁阀的控制信号端口组成;
所述废水单元含废水管路、废水管路控制模块,所述废水管路由串接连接的废水接口、废水电磁阀、废水过滤器、废水计量投加泵组成,所述废水管路控制模块由废水计量投加泵的计量信息端口、废水电磁阀的控制信号端口组成;
所述投放单元含投放管路、投放控制模块,所述投放管路由进、出口侧带有投放电磁阀的投放计量泵组成,所述投放控制模块由培养桶排出电磁阀的控制信号端口、投放计量泵的计量信息端口、投放计量泵的,进、出口侧的投放电磁阀的控制信号端口组成;
所述循环单元含循环管路、循环控制模块,所述循环管路由依次连接的循环电磁阀、循环计量泵、循环返回培养桶的管段组成,所述循环控制模块由循环计量泵的计量信息端口、培养桶排出电磁阀的控制信号端口、循环电磁阀的控制信号端口组成;
所述曝气单元含曝气管路、曝气控制模块,所述曝气管路由溶解氧化传感器和依次连接的进气滤网、空气压缩机、曝气电磁阀和射流曝气器组成,曝气控制模块由溶解氧化传感器的信息输出端口、空气压缩机变频控制端口、曝气电磁阀的控制信号端口组成;
所述培养单元含两个交替运行的培养桶、电磁加热单元、温度控制模块、培养桶选择控制模块,所述培养桶为三层壁结构,内夹层为电磁加热层,外夹层为保温层,培养桶桶壁分别设有与碱液调节管路、酸液调节管路、菌种投加管路、营养液投加管路对接的碱液电磁阀、酸液电磁阀、菌种电磁阀、营养液电磁阀,培养桶的轴中心设有穿孔管,穿孔管外伸出培养桶桶底的出口端安装有培养排出电磁阀,所述电磁加热单元由发热元件、电转换器、温度传感器组成,发热元件沿培养桶内夹层分布,所述温度控制模块由电热转换器开关控制端口、温度传感器信息输出端口组成,培养桶选择控制模块由碱液电磁阀控制信号端口、酸液电磁阀控制信号端口、菌种电磁阀控制信号端口、营养液电磁阀控制信号端口组成;
所述培养桶桶壁通过各自的电磁阀与碱液调节管路、酸液调节管路、菌种投加管路、营养液投加管路对接,所述进水管路、废水管路直接连接在培养桶桶壁上,所述投放计量泵进口侧的投放电磁阀、所述循环管路进口侧的循环电磁阀分别通过三通管的两侧管口与培养桶排出电磁阀输出口相连接,所述曝气管路的射流曝气器接在循环管路的循环返回培养桶的管段上,循环管路与曝气管路共路通过射流曝气器后插入到培养桶的桶壁上;
所述酸碱控制模块、菌种投加控制模块、营养液投加控制模块、进水管路控制模块、废水管路控制模块、投放控制模块、循环控制模块、曝气控制模块、温度控制模块、培养桶选择控制模块的输入输出端口接控制单元的微处理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废水处理生物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H传感器设置在培养液单元的培养筒筒壁1/2的高度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废水处理生物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控制模块的溶解氧化传感器设置在培养桶1/2高度的桶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废水处理生物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桶轴中心穿孔管上的小孔沿螺旋线向上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废水处理生物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返回培养桶管段的水平管段在培养桶2/3高度处沿切线方向进入培养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废水处理生物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路进气滤网的网目为0.1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废水处理生物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路直接连接在培养桶桶壁3/4的高度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废水处理生物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计量投加泵的出口直接连接在培养桶桶壁上2/3高度处。
说明书
一种全自动废水处理生物增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废水、污水或泥浆的处理,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自动废水处理生物增效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水生物处理主要借助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废水中有机物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使废水得到净化。为进一步提高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又引入了生物增效技术,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引入对特定污染物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复合微生物菌群,提高微生物数量,改善微生物种群结构,增强废水系统对特定污染物的降解能力,提高废水处理效果,增强出水稳定性,同时也可以加快系统恢复。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究其原因,现有技术中对微生物的扩繁、强化、培养、驯化等不能统一管理,运行不稳定,造成微生物的失活,培养周期长、处理效果差,阻碍了生物增效的进一步发展。这是本次申请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全自动废水处理生物增效装置。该装置能现场激活、培养、驯化微生物,并能持续投加到废水处理系统中,从而大大提高持续生物增效的效果,降低生物增效的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全自动废水处理生物增效装置,包括有机架、控制单元、进水单元、废水单元,其特征在于,还有酸碱调节单元、菌种单元、营养液单元、培养液单元、投放单元、曝气单元、循环单元,其中:
所述酸碱调节单元含碱液调节管路、酸液调节管路、pH传感器、酸碱控制模块,所述碱液调节管路由碱贮罐、及与其连接的碱液计量泵、碱液输出口组成,酸液调节管路由酸贮罐、及与其连接的酸液计量泵、酸液输出口组成,酸碱控制模块由碱液计量泵的控制信号端口、安装在培养桶桶壁上的碱液电磁阀的信号端口、酸液计量泵控制信号端口、安装在培养桶桶壁上的酸液电磁阀的信号端口、pH传感器信号输出端口组成;
所述菌种单元含菌种投加管路、菌种投加控制模块,所述菌种投加管路由菌种贮罐、及与其连接的菌种计量泵、菌种投加输出口组成,菌种投加控制模块由安装在培养桶桶壁上的菌种电磁阀的信号端口、菌种计量泵的控制信号端口组成;
所述营养液单元含营养液投加管路、营养液投加控制模块,所述营养液投加管路由营养液贮罐、及与其连接的营养液计量泵、营养液输出管口组成,营养液投加控制模块由安装在培养桶桶壁上的营养液电磁阀的信号端口、营养液计量泵的控制信号端口组成;
所述进水单元含进水管路、进水管路控制模块,所述进水管路由串接连接的市供水接口、活性炭过滤器、超滤过滤器、进水电磁阀、流量计、进水管道出口组成,所述进水管路控制模块由流量计的计量信息端口、进水电磁阀的控制信号端口组成;
所述废水单元含废水管路、废水管路控制模块,所述废水管路由串接连接的废水接口、废水电磁阀、废水过滤器、废水计量投加泵组成,所述废水管路控制模块由废水计量投加泵的计量信息端口、废水电磁阀的控制信号端口组成;
所述投放单元含投放管路、投放控制模块,所述投放管路由进、出口侧带有投放电磁阀的投放计量泵组成,所述投放控制模块由培养桶排出电磁阀的控制信号端口、投放计量泵的计量信息端口、投放计量泵的,进、出口侧的投放电磁阀的控制信号端口组成;
所述循环单元含循环管路、循环控制模块,所述循环管路由依次连接的循环电磁阀、循环计量泵、循环返回培养桶的管段组成,所述循环控制模块由循环计量泵的计量信息端口、培养桶排出电磁阀的控制信号端口、循环电磁阀的控制信号端口组成;
所述曝气单元含曝气管路、曝气控制模块,所述曝气管路由溶解氧化传感器和依次连接的进气滤网、空气压缩机、曝气电磁阀和射流曝气器组成,曝气控制模块由溶解氧化传感器的信息输出端口、空气压缩机变频控制端口、曝气电磁阀的控制信号端口组成;
所述培养单元含两个交替运行的培养桶、电磁加热单元、温度控制模块、培养桶选择控制模块,所述培养桶为三层壁结构,内夹层为电磁加热层,外夹层为保温层,培养桶桶壁分别设有与碱液调节管路、酸液调节管路、菌种投加管路、营养液投加管路对接的碱液电磁阀、酸液电磁阀、菌种电磁阀、营养液电磁阀,培养桶的轴中心设有穿孔管,穿孔管外伸出培养桶桶底的出口端安装有培养排出电磁阀,所述电磁加热单元由发热元件、电转换器、温度传感器组成,发热元件沿培养桶内夹层分布,所述温度控制模块由电热转换器开关控制端口、温度传感器信息输出端口组成,培养桶选择控制模块由碱液电磁阀控制信号端口、酸液电磁阀控制信号端口、菌种电磁阀控制信号端口、营养液电磁阀控制信号端口组成;
所述培养桶桶壁通过各自的电磁阀与碱液调节管路、酸液调节管路、菌种投加管路、营养液投加管路对接,所述进水管路、废水管路直接连接在培养桶桶壁上,所述投放计量泵进口侧的投放电磁阀、所述循环管路进口侧的循环电磁阀分别通过三通管的两侧管口与培养桶排出电磁阀输出口相连接,所述曝气管路的射流曝气器接在循环管路的循环返回培养桶的管段上,循环管路与曝气管路共路通过射流曝气器后插入到培养桶的桶壁上;
所述酸碱控制模块、菌种投加控制模块、营养液投加控制模块、进水管路控制模块、废水管路控制模块、投放控制模块、循环控制模块、曝气控制模块、温度控制模块、培养桶选择控制模块的输入输出端口接控制单元的微处理器。
所述pH传感器设置在培养液单元的培养筒筒壁1/2的高度处。
所述曝气控制模块的溶解氧化传感器设置在培养桶1/2高度的桶壁上。
所述培养桶轴中心穿孔管上的小孔沿螺旋线向上设置。
所述循环返回培养桶管段的水平管段在培养桶2/3高度处、沿切线方向进入培养桶。
所述曝气管路进气滤网的网目为0.1μm。
所述进水管路直接连接在培养桶桶壁3/4的高度处。
所述废水管路直接连接在培养桶桶壁上2/3高度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全自动废水处理生物增效装置及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集中了处理废水生物增效中的所有环节:现场激活、培养、驯化的工艺步骤,再通过双培养桶的设置实现了持续投加微生物的步骤,多个步骤能连贯一气呵成,便捷、高效、安装及维修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取得了显著的进步;2)本发明的各个单元可根据现场情况自主调节,如更换不同的菌种、配置不同的营养液、选择不同的投放方式,进行个性的设定,节省了辅助工序的时间,提高了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