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8.01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IPC分类号E03F1/00; E03F3/02; E03B11/0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的管路结构,包括倒U形管及设在倒U形管顶部的排气阀,倒U形管的进水管分别与第一分管的和第二分管的连通,第一分管上依次设有第一阀门、流量计和第二阀门,第二分管上设有第三阀门,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另一端均连接在水泵出水端,水泵进水端与吸水管一端连接,吸水管另一端设在调节池中的污水中;倒U形管的出水管与罐体底部的进水口连接,且在靠近进水口的出水管上设有第四阀门,倒U形管顶部的高度高于罐体顶部的高度,罐体内气压同大气压相同。不仅能在维修更换零件,尤其是在罐体进水管的阀门老化漏水时,防止罐体内污水回流;在开启水泵时,不会受到管路内空气的影响,启动效率高,节约资源。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的管路结构,包括依次通过水管连通的调节池(1)、水泵(2)及罐体(3),其特征在于,水泵(2)及罐体(3)之间的水管为倒U形结构,所述倒U形结构包括由进水管(51)和出水管(52)连通组成的倒U形管(5)和设在倒U形管(5)顶部的排气阀(8),进水管(51)分别与第一分管(6)的一端和第二分管(7)的一端连通,第一分管(6)上依次设有第一阀门(61)、流量计(62)和第二阀门(63),第二分管(7)上设有第三阀门(71),第一分管(6)的另一端和第二分管(7)的另一端均与水泵(2)出水端连通,水泵(2)进水端与吸水管(4)一端连通,吸水管(4)另一端设在调节池(1)中,倒U形管(5)的出水管(52)与罐体(3)底部的进水口(10)连通,且在靠近进水口(10)的出水管(52)上设有第四阀门(9),倒U形管(5)顶部的高度高于罐体(3)顶部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 处理设备的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3)设有排气口和排水口,罐体(3)内气压同大气压相同。
说明书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的管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的管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很多机器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现有的污水处理过程中有众多的设备,有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消毒池等,其中不少设备为罐体下进水结构,虽然能够使污水更为充分有效的被处理,但在长时间大负荷的运作下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更换零件,现有的进罐体的管路结构尤其是在罐体进水管的阀门老化漏水时,容易造成罐体内的污水回流,且因为罐体内储水量大且水位高,回流水压很高,给维修造成了不小的困难,另一方面在开启水泵后,现有的进罐体的管路结构内的空气会影响水量的大小,导致启动效率较低,浪费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的管路结构,不仅能在维修更换零件,尤其是在罐体进水管的阀门老化而不能有效隔断水流时,能防止罐体内的污水回流;在开启水泵时,不会受到管路结构内的空气的影响,启动效率高,节约资源,低碳环保。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解决手段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的管路结构,包括倒U形管及设在倒U形管顶部的排气阀,倒U形管的进水管分别与第一分管的一端和第二分管的一端连通,第一分管上依次设有第一阀门、流量计和第二阀门,第二分管上设有第三阀门,第一分管另一端和第二分管另一端均连接在水泵出水端,水泵进水端与吸水管一端连接,吸水管另一端设在调节池中的污水中;倒U形管的出水管与罐体底部的进水口连接,且在靠近进水口的出水管上设有第四阀门,倒U形管顶部的高度高于罐体顶部的高度。
所述罐体设有排气口和排水口,罐体内气压同大气压相同。
工作时,打开水泵,打开第一阀门、第二阀门、排气阀和第四阀门,关闭第三阀门,调节池内的污水在水泵的作用下从吸水管进入到第一分管经过流量计进入到进水管中,管路中的空气透过排气阀排出,避免了对水泵抽水量的影响,当污水进入到进水管顶部时关闭排气阀,污水沿着出水管进入到罐体中,能通过读取流量计的数值知晓污水的流量。
维修时,当第一分管上的流量计损坏时,只需关闭第二阀门,打开第三阀门,使污水经由第二分管至倒U形管进入罐体,可以在不停止工作的情况下,方便的更换流量计;当水泵损坏时,只需关停水泵,打开排气阀,出水管内的水和罐体内的水受到的气压相同,且出水管高度比罐体高,罐体的水不会回流到进水管。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不仅能在维修更换零件,尤其是在罐体进水管的阀门老化而不能有效隔断水流时,能防止罐体内的污水回流;在开启水泵时,不会受到管路结构内的空气的影响,启动效率高,节约资源,低碳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