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效污泥干化用除湿热泵

发布时间:2019-4-30 8:26:5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3.22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IPC分类号C02F11/12; B01D53/26; F24H3/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效的污泥干化用除湿热泵,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并列设有除湿室和加热升温室,所述除湿室的顶端设有湿热空气进管,所述吸风机的出风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加热升温室相连通,所述电加热棒上均安有加热翅片,所述空气出管与外界干化箱连接,所述空气出管和所述湿热空气进管的管道上均安有抽风机。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通过并列设置除湿室和加热升温室,对散热片上的热量进行收集,有效减少了热量的大量浪费,通过设置气体分布板,呈螺旋状的凝水片以及制冷片,使得高温湿热空气均布在凝水片上,增加了凝水量的同时,提高了除湿效率,满足了污泥干化所需的湿度要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效的污泥干化用除湿热泵,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并列设有除湿室(2)和加热升温室(3),所述除湿室(2)的顶端设有湿热空气进管(4),所述湿热空气进管(4)的底部贯穿所述壳体(1)的顶端与所述除湿室(2)的内部连通,所述除湿室(2)的内部设有与所述除湿室(2)的内壁相贴合的气体分布板(6),所述气体分布板(6)位于所述湿热空气进管(4)的一侧并且固定安装在所述除湿室(2)内,所述除湿室(2)的内部设有安装架(17),所述安装架(17)上固定安有制冷片(7),所述制冷片(7)的左右两面均布有若干水平的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固定安装在所述制冷片(7)上,距离所述湿热空气进管(4)较近的所述制冷片(7)的一面设有若干凝水片(8),所述制冷片(7)的另一面设有若干散热片(16),所述凝水片(8)和所述散热片(16)均呈螺旋状套置在所述连接杆(9)上,所述制冷片(7)的下方设有集水斗(10),所述集水斗(10)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架(17)上,所述集水斗(10)的底部连有导水管(11),所述导水管(11)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壳体(1)的侧壁与外界集水装置连接,所述除湿室(2)上与所述气体分布板(6)相对并且距离所述散热片(16)较近的侧壁上连有水平的吸风机(12),所述吸风机(12)的出风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加热升温室(3)相连通,所述加热升温室(3)上与所述吸风机(12)相连的侧壁上设有真空隔热层(13),所述加热升温室(3)内竖直设有若干电加热棒(14),所述电加热棒(14)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设备连接,所述电加热棒(14)上均安有加热翅片(15),所述加热翅片(15)呈螺旋套置在所述电加热棒(14)上,所述加热升温室(3)的底部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连有空气出管(5),所述空气出管(5)与外界干化箱连接,所述空气出管(5)和所述湿热空气进管(4)的管道上均安有抽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污泥干化用除湿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湿热空气进管(4)和所述空气出管(5)的外管壁上均套有石棉隔热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污泥干化用除湿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斗(10)呈上宽下窄的锥台结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污泥干化用除湿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机(12)为轴流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污泥干化用除湿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棒(14)的数量为4。

  说明书

  一种高效的污泥干化用除湿热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污泥干化用除湿热泵。

  背景技术

  热泵是一种将低位热源的热能转移到高位热源的装置,一般的热泵利用制冷剂在系统中不断地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通过发热或冷凝热来向高温传递低温的热源或者向低温传递高温的热源执行冷却和加热或提供热水。

  污泥热泵干化机是对污泥进行干化处理的主要设备,其中热泵作为关键设备,直接影响着物料的干化效果。目前使用的热泵在除湿过程中由吸风机吸到凝水片上除湿的同时散热片上的热量无法收集而造成大量浪费,而且由于高温湿热空气无法均布在凝水片上,将影响凝水量,导致除湿效率低,不能满足污泥干化所需的湿度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效的污泥干化用除湿热泵。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的污泥干化用除湿热泵,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并列设有除湿室和加热升温室,所述除湿室的顶端设有湿热空气进管,所述湿热空气进管的底部贯穿所述壳体的顶端与所述除湿室的内部连通,所述除湿室的内部设有与所述除湿室的内壁相贴合的气体分布板,所述气体分布板位于所述湿热空气进管的一侧并且固定安装在所述除湿室内,所述除湿室的内部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固定安有制冷片,所述制冷片的左右两面均布有若干水平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制冷片上,距离所述湿热空气进管较近的所述制冷片的一面设有若干凝水片,所述制冷片的另一面设有若干散热片,所述凝水片和所述散热片均呈螺旋状套置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制冷片的下方设有集水斗,所述集水斗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集水斗的底部连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壳体的侧壁与外界集水装置连接,所述除湿室上与所述气体分布板相对并且距离所述散热片较近的侧壁上连有水平的吸风机,所述吸风机的出风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加热升温室相连通,所述加热升温室上与所述吸风机相连的侧壁上设有真空隔热层,所述加热升温室内竖直设有若干电加热棒,所述电加热棒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设备连接,所述电加热棒上均安有加热翅片,所述加热翅片呈螺旋套置在所述电加热棒上,所述加热升温室的底部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连有空气出管,所述空气出管与外界干化箱连接,所述空气出管和所述湿热空气进管的管道上均安有抽风机。

  所述湿热空气进管和所述空气出管的外管壁上均套有石棉隔热套。

  所述集水斗呈上宽下窄的锥台结构设置。

  所述吸风机为轴流风机。

  所述电加热棒的数量为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通过并列设置除湿室和加热升温室,对散热片上的热量进行收集,有效减少了热量的大量浪费,通过设置气体分布板,呈螺旋状的凝水片以及制冷片,使得高温湿热空气均布在凝水片上,增加了凝水量的同时,提高了除湿效率,满足了污泥干化所需的湿度要求。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