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20.12.31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IPC分类号C02F3/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向引流式污水处理组合填料,属于组合填料领域,本发明通过向空心软套中循环进行充气‑吸气过程,通过磁球吸引一对弧板进行顺‑逆时针转动,使一对弧板所形成的水流通道的朝向不断改变,进而改变水流经过挂膜盘时的流向,对生物膜造成各个方向的水流冲击,不仅促进了老化生物膜的脱落,同时也使得脱落的老化生物膜可以快速从挂膜盘内部流出,不易在挂膜盘内部形成堵塞,另外,结合弧板对旋动绳的带动作用,使旋动绳对醛化维纶丝束造成拨动效果,改变醛化维纶丝束的内部间隙,促进污水在醛化维纶丝束内部的流动,进一步使老化生物膜快速从挂膜盘内部流出,为污水处理提供了一种不易堵塞、可持续高效降解的组合填料。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改向引流式污水处理组合填料,包括空心软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软套(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单向挂膜柱,所述单向挂膜柱包括一对弧板(3),一对所述弧板(3)之间设有上阻流盘(4)和多个均匀分布的挂膜盘(2),所述上阻流盘(4)位于挂膜盘(2)的上侧,所述挂膜盘(2)和上阻流盘(4)均固定连接于空心软套(1)的外端,一对所述弧板(3)靠近上阻流盘(4)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主滑块(61)和副滑块(62),所述上阻流盘(4)的侧端开设有环槽(401),所述主滑块(61)和副滑块(62)均滑动连接于环槽(401)的内部,所述主滑块(61)和副滑块(62)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对连弧杆(5),所述连弧杆(5)位于环槽(401)的内部,所述环槽(401)的内部还设有环管(7),所述环管(7)位于连弧杆(5)的内侧,所述主滑块(61)上开设有弧形通孔,所述环管(7)滑动连接于弧形通孔的内部,所述弧形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磁环(10),所述环管(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磁球(9),所述磁球(9)的直径和环管(7)的内圈直径相同,所述环管(7)远离连弧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气管(8),所述导气管(8)贯穿弧板(3)的内部并与空心软套(1)内部相通,所述导气管(8)与空心软套(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向引流式污水处理组合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弧板(3)的内圈直径和环管(7)的外圈直径之差大于副滑块(62)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向引流式污水处理组合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8)和环管(7)的连接部位靠近环管(7)的缺口处,所述环管(7)远离导气管(8)的缺口端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气孔(7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向引流式污水处理组合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膜盘(2)包括与空心软套(1)外端固定连接的PE环片(21),所述PE环片(21)的下端系有醛化维纶丝束(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向引流式污水处理组合填料,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弧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旋动绳(11),多个所述旋动绳(11)均匀分布于空心软套(1)的两侧,且多个旋动绳(11)分别位于多个醛化维纶丝束(22)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向引流式污水处理组合填料,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弧板(3)之间还固定连接有下阻流盘(12),所述下阻流盘(12)位于挂膜盘(2)的下侧,所述下阻流盘(12)上开设有圆孔,所述空心软套(1)转动连接于圆孔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向引流式污水处理组合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弧板(3)所对应的圆心角为40°-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向引流式污水处理组合填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挂膜架,所述挂膜架包括下空心挂架(13)和上空心挂架(14),所述上空心挂架(14)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内接管(16),所述上空心挂架(1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进气软管(15),所述进气软管(15)、内接管(16)和上空心挂架(14)三者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改向引流式污水处理组合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软套(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空心软套(1)内部相通的外接管(17),所述外接管(17)的内端与内接管(16)的外端螺纹连接,所述空心软套(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挂绳,所述挂绳系接于下空心挂架(13)的外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改向引流式污水处理组合填料,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方法为:
S1、依次将多个空心软套(1)安装在挂膜架上,随后在菌液中进行挂膜;
S2、将挂膜架和挂膜后的空心软套(1)安装在污水处理池内部,使下空心挂架(13)位于池底;
S3、向处理池内通入污水,污水流经组合填料被其进行氧化降解,挂膜盘(2)上生物膜厚度不断增加;
S4、向进气软管(15)循环进行充气和吸气过程,催动弧板(3)在挂膜盘(2)外侧来回转动,不断改变污水在挂膜盘(2)上的流向,同时醛化维纶丝束(22)被旋动绳(11)带动,共同促进老化生物膜的脱落。
说明书
一种改向引流式污水处理组合填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合填料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改向引流式污水处理组合填料。
背景技术
水处理过程的填料,通常是为生物膜提供附着生长、固定的表面材料(或滤料、载体)。填料是生物膜法水处理工艺的技术核心,是生物池中微生物量、微生物种类、微生物活性以及微生物新陈代谢过程所需物质的传递介质,填料关系着微生物栖息、生长和繁殖。填料对生物膜法的性能特征以及工艺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填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生物膜法水处理工艺的效能。
生物膜的更新与脱落过程:随着对有机物的分解,生物膜厚度不断增加,含氧气体不能透入的内部深处将转变为厌氧状态,厌氧的代谢产物增多,导致厌氧膜与好氧膜之间的平衡被破坏,气态产物的不断逸出,减弱了生物膜在填料上的附着能力,成为老化生物膜,老化生物膜净化功能较差,且易于脱落,脱落后,新生生物膜又会生长起来,持续对污水进行净化。
污水处理填料种类有多种:软性纤维填料(PE中心绳+醛化维纶丝花束)、半软性填料(PE中心绳+PE环片)、组合纤维填料(PE中心绳+PE环片+醛化维纶丝花束)、弹性立体填料(PE中心绳+PP弹性丝)、悬浮填料(PE球壳+醛化维纶丝花束或者PP宽扁丝带)、斜悬式多孔悬浮填料(PP)、梅花环(PP)、纤维球填料(涤纶纤维)、蜂窝斜/直管填料(PP或PVC)等等。
但现有污水处理组合填料在使用时,随着生物膜的不断增厚,所形成的老化生物膜的脱落速率较慢,一般只依靠其较弱的附着能力和污水的流动性进行脱落,这影响了新生物膜的产生,也使得填料的降解能力逐渐减弱,影响了污水净化效率。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向引流式污水处理组合填料,它通过向空心软套中循环进行充气-吸气过程,使气体在环管中反复进行正-反向移动,通过气压变化带动磁球在环管中进行顺-逆时针转动,从而吸引一对弧板进行同步转动,使一对弧板所形成的水流通道的朝向不断改变,进而改变水流经过挂膜盘时的流向,对挂膜盘上生物膜造成各个方向的水流冲击,不仅促进了老化生物膜的脱落,同时也使得脱落的老化生物膜可以快速从挂膜盘内部流出,不易在挂膜盘内部形成堵塞,另外,结合弧板在转动过程中对旋动绳的带动作用,使旋动绳对醛化维纶丝束造成拨动效果,改变醛化维纶丝束的内部间隙,促进污水在醛化维纶丝束内部的流动,进一步使老化生物膜快速从挂膜盘内部流出,为污水处理提供了一种不易堵塞、可持续高效降解的组合填料。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改向引流式污水处理组合填料,包括空心软套,所述空心软套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单向挂膜柱,所述单向挂膜柱包括一对弧板,一对所述弧板之间设有上阻流盘和多个均匀分布的挂膜盘,所述上阻流盘位于挂膜盘的上侧,所述挂膜盘和上阻流盘均固定连接于空心软套的外端,一对所述弧板靠近上阻流盘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主滑块和副滑块,所述上阻流盘的侧端开设有环槽,所述主滑块和副滑块均滑动连接于环槽的内部,所述主滑块和副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对连弧杆,所述连弧杆位于环槽的内部,所述环槽的内部还设有环管,所述环管位于连弧杆的内侧,所述主滑块上开设有弧形通孔,所述环管滑动连接于弧形通孔的内部,所述弧形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磁环,所述环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磁球,所述磁球的直径和环管的内圈直径相同,所述环管远离连弧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贯穿弧板的内部并与空心软套内部相通,所述导气管与空心软套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向空心软套中循环进行充气-吸气过程,使气体在环管中反复进行正-反向移动,通过气压变化带动磁球在环管中进行顺-逆时针转动,从而吸引一对弧板进行同步转动,使一对弧板所形成的水流通道的朝向不断改变,进而改变水流经过挂膜盘时的流向,对挂膜盘上生物膜造成各个方向的水流冲击,不仅促进了老化生物膜的脱落,同时也使得脱落的老化生物膜可以快速从挂膜盘内部流出,不易在挂膜盘内部形成堵塞,另外,结合弧板在转动过程中对旋动绳的带动作用,使旋动绳对醛化维纶丝束造成拨动效果,改变醛化维纶丝束的内部间隙,促进污水在醛化维纶丝束内部的流动,进一步使老化生物膜快速从挂膜盘内部流出,为污水处理提供了一种不易堵塞、可持续高效降解的组合填料。
进一步的,所述弧板的内圈直径和环管的外圈直径之差大于副滑块的宽度,即副滑块和环管之间处理不接触状态,副滑块和导气管分别处于环管的外内两侧,使得主滑块带动副滑块和一对弧板进行转动的过程中,副滑块不会与导气管发生碰撞,不易对主滑块的转动造成阻碍。
进一步的,所述导气管和环管的连接部位靠近环管的缺口处,所述环管远离导气管的缺口端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气孔,当气体通过导气管进入环管中时,气体会推动磁球沿着环管内部移动,环管内部多余的气体可以通过气孔排出,从而维持环管内气压平衡,使磁球可以在环管内正常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挂膜盘包括与空心软套外端固定连接的PE环片,所述PE环片的下端系有醛化维纶丝束,醛化维纶丝束为生物膜生长繁殖提供载体,微生物在醛化维纶丝束上形成生物膜。
进一步的,一对所述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旋动绳,多个所述旋动绳均匀分布于空心软套的两侧,且多个旋动绳分别位于多个醛化维纶丝束的内部,当一对弧板发生转动时,会带动彼此之间的旋动绳在挂膜盘的内部移动并旋转,使旋动绳对挂膜盘造成波动,不断改变挂膜盘内部各个位置的间隙,使挂膜盘内部的老化生物膜更加快速地随着污水流出。
进一步的,一对所述弧板之间还固定连接有下阻流盘,所述下阻流盘位于挂膜盘的下侧,所述下阻流盘上开设有圆孔,所述空心软套转动连接于圆孔内部,下阻流盘与上阻流盘相呼应,二者分别对挂膜盘的上下两侧进行阻流,使污水沿着一对弧板之间的水流通道横向经过挂膜盘,当一对弧板同步转动,彼此之间水流通道的方向也随着改变,从而实现改变水流通过挂膜盘时的流向。
进一步的,所述弧板所对应的圆心角为40°-50°,合理设置弧板的尺寸,使一对弧板对挂膜盘的外侧进行合理范围的遮挡,在不妨碍挂膜盘与污水充分接触的同时,形成供污水通过的单向水流通道。
进一步的,还包括挂膜架,所述挂膜架包括下空心挂架和上空心挂架,所述上空心挂架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内接管,所述上空心挂架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进气软管,所述进气软管、内接管和上空心挂架三者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软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空心软套内部相通的外接管,所述外接管的内端与内接管的外端螺纹连接,所述空心软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挂绳,所述挂绳系接于下空心挂架的外端,通过进气软管方便向上空心挂架中通入气体,气体通过上空心挂架分散进入各个内接管中,随后进入空心软套中,实现对多个空心软套同时进行充气和吸气过程。
一种改向引流式污水处理组合填料,其使用方法为:
S1、依次将多个空心软套安装在挂膜架上,随后在菌液中进行挂膜;
S2、将挂膜架和挂膜后的空心软套安装在污水处理池内部,使下空心挂架位于池底;
S3、向处理池内通入污水,污水流经组合填料被其进行氧化降解,挂膜盘上生物膜厚度不断增加;
S4、向进气软管循环进行充气和吸气过程,催动弧板在挂膜盘外侧来回转动,不断改变污水在挂膜盘上的流向,同时醛化维纶丝束被旋动绳带动,共同促进老化生物膜的脱落。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向空心软套中循环进行充气-吸气过程,使气体在环管中反复进行正-反向移动,通过气压变化带动磁球在环管中进行顺-逆时针转动,从而吸引一对弧板进行同步转动,使一对弧板所形成的水流通道的朝向不断改变,进而改变水流经过挂膜盘时的流向,对挂膜盘上生物膜造成各个方向的水流冲击,不仅促进了老化生物膜的脱落,同时也使得脱落的老化生物膜可以快速从挂膜盘内部流出,不易在挂膜盘内部形成堵塞,另外,结合弧板在转动过程中对旋动绳的带动作用,使旋动绳对醛化维纶丝束造成拨动效果,改变醛化维纶丝束的内部间隙,促进污水在醛化维纶丝束内部的流动,进一步使老化生物膜快速从挂膜盘内部流出,为污水处理提供了一种不易堵塞、可持续高效降解的组合填料。
(2)弧板的内圈直径和环管的外圈直径之差大于副滑块的宽度,即副滑块和环管之间处理不接触状态,副滑块和导气管分别处于环管的外内两侧,使得主滑块带动副滑块和一对弧板进行转动的过程中,副滑块不会与导气管发生碰撞,不易对主滑块的转动造成阻碍。
(3)导气管和环管的连接部位靠近环管的缺口处,环管远离导气管的缺口端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气孔,当气体通过导气管进入环管中时,气体会推动磁球沿着环管内部移动,环管内部多余的气体可以通过气孔排出,从而维持环管内气压平衡,使磁球可以在环管内正常移动。
(4)挂膜盘包括与空心软套外端固定连接的PE环片,PE环片的下端系有醛化维纶丝束,醛化维纶丝束为生物膜生长繁殖提供载体,微生物在醛化维纶丝束上形成生物膜。
(5)一对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旋动绳,多个旋动绳均匀分布于空心软套的两侧,且多个旋动绳分别位于多个醛化维纶丝束的内部,当一对弧板发生转动时,会带动彼此之间的旋动绳在挂膜盘的内部移动并旋转,使旋动绳对挂膜盘造成波动,不断改变挂膜盘内部各个位置的间隙,使挂膜盘内部的老化生物膜更加快速地随着污水流出。
(6)一对弧板之间还固定连接有下阻流盘,下阻流盘位于挂膜盘的下侧,下阻流盘上开设有圆孔,空心软套转动连接于圆孔内部,下阻流盘与上阻流盘相呼应,二者分别对挂膜盘的上下两侧进行阻流,使污水沿着一对弧板之间的水流通道横向经过挂膜盘,当一对弧板同步转动,彼此之间水流通道的方向也随着改变,从而实现改变水流通过挂膜盘时的流向。
(7)弧板所对应的圆心角为40°-50°,合理设置弧板的尺寸,使一对弧板对挂膜盘的外侧进行合理范围的遮挡,在不妨碍挂膜盘与污水充分接触的同时,形成供污水通过的单向水流通道。
(8)挂膜架包括下空心挂架和上空心挂架,上空心挂架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内接管,上空心挂架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进气软管,进气软管、内接管和上空心挂架三者相通。
(9)空心软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空心软套内部相通的外接管,外接管的内端与内接管的外端螺纹连接,空心软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挂绳,挂绳系接于下空心挂架的外端,通过进气软管方便向上空心挂架中通入气体,气体通过上空心挂架分散进入各个内接管中,随后进入空心软套中,实现对多个空心软套同时进行充气和吸气过程。
(发明人:卢娟;孙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