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21.03.17
公开日期2021.11.09
IPC分类B01D21/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垃圾焚烧系统的生产废水再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出渣机,还包括沉淀池、降温池和缓冲池,所述出渣机的溢流口通过管道连接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溢流口通过管道连接降温池,所述缓冲池通过补水泵连接降温池,所述降温池的出水口通过循环泵连接冷却水管网。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级沉降,设置沉淀池和降温池,解决了污水中杂质堵塞问题,降低循环系统故障率,同时设计了补水和应急排水等措施,实现了垃圾焚烧系统的生产废水再循环利用,减少了垃圾焚烧系统的用水损耗,经济效益明显。
权利要求
1.一种适用于垃圾焚烧系统的生产废水再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出渣机(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沉淀池(2)、降温池(3)和缓冲池(5),所述出渣机(1)的溢流口通过管道连接沉淀池(2),所述沉淀池(2)的溢流口通过管道连接降温池(3),所述缓冲池(5)通过补水泵(4)连接降温池(3),所述降温池(3)的出水口通过循环泵(6)连接冷却水管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垃圾焚烧系统的生产废水再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渣机(1)的溢流口至沉淀池(2)的管道上设置有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垃圾焚烧系统的生产废水再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6)至冷却水管网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排水阀(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垃圾焚烧系统的生产废水再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池(3)的液位与补水泵(4)的出口阀、循环泵(6)的进口阀组成联锁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垃圾焚烧系统的生产废水再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6)的出口管道通过第二排水阀(8)连接卸料平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垃圾焚烧系统的生产废水再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6)的出口管道通过第三排水阀(9)连接污水管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垃圾焚烧系统的生产废水再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池(3)的液位与补水泵(4)的出口阀、循环泵(6)的进口阀、第三排水阀(9)组成联锁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垃圾焚烧系统的生产废水再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6)的出口管道通过紧急排水阀(10)连接垃圾库。
说明书
一种适用于垃圾焚烧系统的生产废水再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垃圾焚烧系统的生产废水再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系统运行过程中,出渣机需要工艺水进行冷却,而冷却后的废水排入零米排水沟后直接进入污水管网排放,这样会造成部分生产用水浪费。另外,由于事故状态下液压系统及推料器渗沥液也进入零米排水沟,这样将污染出渣机排入零米排水沟的溢流水和锅炉排水,这部分水排放至污水管网后将导致总排口污水排放指标超标,不符合环保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垃圾焚烧系统的生产废水再循环利用系统,实现了垃圾焚烧系统的生产废水再循环利用,减少了垃圾焚烧系统的用水损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垃圾焚烧系统的生产废水再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出渣机,还包括沉淀池、降温池和缓冲池,所述出渣机的溢流口通过管道连接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溢流口通过管道连接降温池,所述缓冲池通过补水泵连接降温池,所述降温池的出水口通过循环泵连接冷却水管网。
在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渣机的溢流口至沉淀池的管道上设置有滤网。
在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循环泵至冷却水管网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排水阀。
在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降温池的液位与补水泵的出口阀、循环泵的进口阀组成联锁控制。
在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循环泵的出口管道通过第二排水阀连接卸料平台。
在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循环泵的出口管道通过第三排水阀连接污水管网。
在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降温池的液位与补水泵的出口阀、循环泵的进口阀、第三排水阀组成联锁控制。
在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循环泵的出口管道通过紧急排水阀连接垃圾库。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级沉降,设置沉淀池和降温池,解决了污水中杂质堵塞问题,降低循环系统故障率,同时设计了补水和应急排水等措施,实现了垃圾焚烧系统的生产废水再循环利用,减少了垃圾焚烧系统的用水损耗,经济效益明显;采用自动化技术,将降温池的液位与补水泵的出口阀、循环泵的进口阀、第三排水阀组成联锁控制,实现设备自动启停、自动补水等功能,减少人力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