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21.06.30
公开日期2021.12.14
IPC分类C02F3/12;C02F101/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曝气系统,包括:曝气槽、鼓风机、主气管、支气管和曝气器;鼓风机设于曝气槽外,主气管与鼓风机相连且主气管的一部分位于曝气槽上方,主气管上设有排气口;曝气器放置于曝气槽的槽底,每个支气管包括主体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主体部沿上下方向延伸,主体部的上端设有水平的第一连接部,下端设有水平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设于排气口处并与主气管可拆卸相连,第二连接部与曝气器的进气口可拆卸相连。当需检修或更换时,将第一连接部与主气管松开,提升上来即可进行检修或更换操作,不需要排水清池,不需要停止运行,从而可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曝气槽、鼓风机、主气管、支气管和曝气器;
所述曝气槽的上侧敞开;所述鼓风机设于所述曝气槽外,所述主气管与所述鼓风机相连且所述主气管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曝气槽上方,所述主气管的位于所述曝气槽上方的部分上设有多个排气口;
所述支气管和所述曝气器均为多个,多个所述排气口、所述支气管和所述曝气器一一对应,其中,所述曝气器放置于所述曝气槽的槽底,每个所述支气管包括主体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主体部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主体部的上端设有水平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下端设有水平的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排气口处并与所述主气管可拆卸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曝气器的进气口可拆卸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污水处理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处设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第二法兰通过螺栓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污水处理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处设有第三法兰,所述曝气器的进气口处设有第四法兰,所述第三法兰与所述第四法兰通过螺栓相连。
说明书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曝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曝气系统。
背景技术
在污水(例如市政污水、印染废水、化工废水、钢厂废水、电厂废水等)处理过程中,使用一定的方法和设备,向污水中强制通入空气,使池内污水与空气接触充氧,并搅动液体,加速空气中的氧气向液体中的转移,防止池内悬浮物体下沉,加强池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的接触,对污水中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这种向污水中强制增氧的过程就叫做曝气。
污水处理行业尤其是一些污水处理厂几乎都有生化处理工艺,曝气单元是生化处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目前普遍使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曝气方案是在曝气槽的槽底铺设多个管式曝气器,管式曝气器用供气主管与先导气槽同橡胶膜可张孔进行微孔曝气,由于管内气体的浮力作用,曝气器不断上下震动,因此为防止其损坏,必须与槽底固定使用。这种槽底固定式曝气系统在安装时,需要先停止废水流入曝气槽,然后排除槽内的活性污泥,工人再进入曝气槽内进行曝气器的安装和固定,安装完成后,再将废水排入槽内,最后重新接种活性污泥。这个过程耗时耗力,而且长时间使用后,当设备出现老化、损坏,需要停产、清池进行维修更换,污水的正常处理则受到影响,整个更换周期长,维护成本高,存在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曝气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曝气槽、鼓风机、主气管、支气管和曝气器;所述曝气槽的上侧敞开;所述鼓风机设于所述曝气槽外,所述主气管与所述鼓风机相连且所述主气管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曝气槽上方,所述主气管的位于所述曝气槽上方的部分上设有多个排气口;所述支气管和所述曝气器均为多个,多个所述排气口、所述支气管和所述曝气器一一对应,其中,所述曝气器放置于所述曝气槽的槽底,每个所述支气管包括主体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主体部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主体部的上端设有水平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下端设有水平的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排气口处并与所述主气管可拆卸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曝气器的进气口可拆卸相连。
优选地,所述排气口处设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第二法兰通过螺栓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处设有第三法兰,所述曝气器的进气口处设有第四法兰,所述第三法兰与所述第四法兰通过螺栓相连。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系统中的支气管与主气管、支气管与曝气器之间是可拆设计,便于拆装,而且支气管本身并不是一个直管,支气管由中间的主体部和两侧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组成,可根据曝气槽的深度来设计主体部的长度,而主体部又分别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垂直,从而可在主体部的两端形成弯折部,这个弯折部的设计便于绑上绳子与起吊机相连,大大方便了设备的吊装。
当需检修或更换时,将第一连接部与主气管松开,提升上来即可进行检修或更换操作,不需要排水清池,不需要停止运行,从而可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发明人:周伟; 冯之东; 郭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