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生活污水一体化深度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22-12-23 10:21:2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21.06.22

公开日期2021.12.14

IPC分类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深度处理装置。主要解决了现有未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地区排放的分散式生活污水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通过泵连接格栅井,格栅井连通调节池,调节池出口管线通过潜污泵连接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依次连接一级接触氧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出水管线连接混凝沉淀池;混凝沉淀池出水溢流至中间水池;中间水池出水管线通过升压泵连接至砂滤器,砂滤器通过保安过滤器连接到精细过滤器;所述精细过滤器出水管线连接紫外线杀菌器,所述紫外线杀菌器连接出水口。该装置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油、悬浮物、COD、氨氮、重金属等,经处理后的排放水可同时满足外排和回用两种需求。

3.jpg

权利要求

1.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深度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通过泵连接格栅井(1),格栅井(1)连通调节池(2),调节池(2)出口管线通过潜污泵(12)连接水解酸化池(3),水解酸化池(3)依次连接一级接触氧化池(4)、二级接触氧化池(5);二级接触氧化池(5)出水管线连接混凝沉淀池(6);混凝沉淀池(6)出水溢流至中间水池(7);中间水池(7)出水管线通过升压泵(16)连接至砂滤器(8),砂滤器(8)通过保安过滤器(17)连接到精细过滤器(9);所述精细过滤器(9)出水管线连接紫外线杀菌器(10),所述紫外线杀菌器(10)连接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一体化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细过滤器(9)还连接气洗系统(23)及化学清洗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活污水一体化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清洗系统包括化学清洗罐(19)、中和罐(20);所述精细过滤器(9)通过化学清洗管线A连接到化学清洗罐(19),通过化学清洗管线B分别连接化学清洗罐(19)、中和罐(20);化学清洗管线B与化学清洗罐(19)间连接化学清洗泵(18);中和罐(20)出口管线连接中和泵(21),中和泵(21)通过管线连接中间水池(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一体化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沉淀池(6)连接混凝加药器(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一体化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沉淀池(6)内污泥管线通过污泥泵(14)回流至水解酸化池(3),或由污泥泵(14)通过污泥排放管线排出至指定地点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一体化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滤器(8)通过反洗水管线连接至水解酸化池(3);精细过滤器(9)回流水通过管线回流至中间水池(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一体化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安过滤器(17)与精细过滤器(9)间管线上连接电磁流量计(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一体化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整套所述处理装置装在撬装本体(11)内,撬装本体(11)内装有温控加热器(2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一体化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污泵(12)、污泥泵(14)、升压泵(16)、化学清洗泵(18)、中和泵(21)、电磁流量计(22)、温控加热器(24)连接配电控制系统(2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一体化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3)、一级接触氧化池(4)、二级接触氧化池(5)分别连接排泥管道;调节池(2)还连接有溢流口;所述一级接触氧化池(4)、二级接触氧化池(5)分别连接曝气风机。

说明书

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深度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深度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是将人们日常生活中排放的污水进行收集,进而统一运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这极大的缓解了生活污水难处理的问题。然而对于农村及偏远地区来说,由于发展较为落后、地理位置偏僻,统一收集并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方式难以实现,即使可以实现也会花费巨大的费用,因此目前为止没有很好的解决措施。对于这些无法用管网统一收集并处理的生活污水叫做分散式生活污水,分散式生活污水一旦不经处理随意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目前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大致可分为两类:自然处理系统和人工处理系统。自然处理系统是通过土壤—植物系统的生物、化学、物理等固定作用与降解作用,对污水中的污染物实现净化并对污水及N、P等资源加以利用;人工处理系统是引入了更多的机械和自动化设备,能对污水的处理过程进行更加灵活地控制和调节,强化污染物的降解进程。利用复杂的生物和物理过程,以各种池体、水泵等机械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处理,与集中式污水处理采用的工艺形式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分散式污水处理方式更着重于小型和集成装置。自然处理系统,处理生活污水量较小,对周围环境以及水体影响要求高,不得降低周围环境质量,严禁污染地下水,与人工处理系统相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对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所采用人工处理系统的常用处理工艺包括:A/O、A2/O、MBR、曝气生物滤池、SBR处理工艺;形式包括: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厂及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小型污水处理厂,投资大、系统维护管理较为复杂、能耗及运行管理费用高;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投资相对较小,但不利于维修.设备出现故障后,不方便检修与更换,对环境适应性差,如冬天防冻、夏天防洪,北方需要埋入较深,并做保温处理。以上两种形式的处理工艺处理后水质很难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且均一次性投资使用,不可重复利用,灵活性差。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深度处理装置,对分散式生活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可有效缓解了我国水资源浪费的情况,使得水资源可以二次或多次利用,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防止污水未经处理排放到环境中给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未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地区排放的分散式生活污水对环境污染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深度处理装置,该生活污水一体化深度处理装置,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油、悬浮物、COD、氨氮、重金属,经处理后的排放水可同时满足外排和回用两种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达到:该生活污水一体化深度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通过泵连接格栅井,格栅井连通调节池,调节池出口管线通过潜污泵连接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依次连接一级接触氧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出水管线连接混凝沉淀池;混凝沉淀池出水溢流至中间水池;中间水池出水管线通过升压泵连接至砂滤器,砂滤器通过保安过滤器连接到精细过滤器;所述精细过滤器出水管线连接紫外线杀菌器,所述紫外线杀菌器连接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精细过滤器还连接气洗系统及化学清洗系统。

优选的,所述化学清洗系统包括化学清洗罐、中和罐;精细过滤器通过化学清洗管线A连接到化学清洗罐,通过化学清洗管线B分别连接化学清洗罐、中和罐;化学清洗管线B与化学清洗罐间连接化学清洗泵;中和罐出口管线连接中和泵,中和泵通过管线连接中间水池。

优选的,所述混凝沉淀池连接混凝加药器;中间水池连接曝气风机。

优选的,所述混凝沉淀池内污泥管线通过污泥泵回流至水解酸化池,或由污泥泵通过污泥排放管线排出至指定地点处理。

优选的,所述砂滤器通过反洗水管线连接至水解酸化池;精细过滤器回流水通过管线回流至中间水池。

优选的,所述保安过滤器与精细过滤器间管线上连接电磁流量计。

优选的,整套设备装在撬装本体内,撬装本体内装有温控加热器。

优选的,所述潜污泵、污泥泵、升压泵、化学清洗泵、中和泵、电磁流量计、温控器分别连接配电控制系统。

优选的,所述水解酸化池、一级接触氧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分别连接排泥管道;调节池还连接有溢流口;所述一级接触氧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分别连接曝气风机。

所述格栅井,采用人工格栅,缝隙宽度为5mm。

所述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停留时间:≥6h。

所述水解酸化池,停留时间:≥2h;玻璃钢材质;设有弹性组合填料(全部采用耐腐蚀型醛化纤维组成)及玻璃钢型填料框架。

所述接触氧化池,停留时间:≥10h;设有弹性组合填料(全部采用耐腐蚀型醛化纤维组成)、玻璃钢型填料框架、布气管线(UPVC材质)、曝气器采用微孔曝气管(膜片材质为硅橡胶)。

所述混凝沉淀池,停留时间:≥2h;设有高效斜管填料(玻璃钢材质)、玻璃钢带制方格网状架的填料支架、污泥泵,连接沉淀池和水解池、混凝加药器。

所述中间水池,停留时间:≥2h;设有压差液位计及高低液位报警开关。

所述砂滤器,过滤速度:14-20m/h;设有石英砂过滤罐、升压泵、配套多路控制阀。

所述精细过滤器,前端设有保安过滤器,精细过滤器设有抗污染精细过滤膜、精细过滤膜架(材质不锈钢);

气洗系统包括空压机、气洗管路及电磁阀等;

化学清洗系统包括:化学清洗泵、化学清洗罐、中和罐、中和泵。

所述紫外线杀菌器,为过流式管道紫外线杀菌器(全不锈钢外壳)。

所述配电控制系统,采用PLC控制系统,对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深度处理装置的工艺过程进行自动控制、集中管理。PLC控制系统由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及检测仪表组成。

本实用新型与上述背景技术相比较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生活污水一体化深度处理装置采用整体撬装模式,FRP/PU复合板板房,重量轻、防潮好、保温性能优良;整套设备均设置在集装式板房内,拆装灵活、便于运输;板房内设有温控装置,适用于北方寒冷冬季,可有效保持室内设备内生化菌群适宜的温度,有利于污水处理效果以及室内设备长期运行;

2、整套装置采用污泥回流工艺,污泥产生量低,脱水性好;

3、自动化程度高,能耗低,管理方便,不需要专人管理;

4、与普通活性污泥生化工艺对比,基建投资低、占地面积小。

(发明人:徐力明; 李洪武; 蒋立民)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