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用于污水处理菌体培养技术

发布时间:2019-4-6 14:27:2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7.03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IPC分类号C12M1/38; C12M1/02; C12M1/00; C02F3/3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菌体培养装置,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用于污水处理的菌体培养装置清洗不便等问题。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菌体培养装置,包括有菌种箱和培养箱,菌种箱和培养箱之间具有连通装置,连通装置包括轮盘一和轮盘二,轮盘一和轮盘二均设置有多个开口,当菌种箱中含有菌种的培养基进入培养箱时,轮盘一上的开口和轮盘二上的开口吻合,当菌种箱和培养箱各自独立工作时,轮盘一上的开口和轮盘二上的开口错位,菌种箱设置有转轴一,培养箱设置有转轴二,转轴一和轮盘一连接,转轴一带动轮盘一旋转,转轴二和轮盘二连接,转轴二带动轮盘二旋转,转轴一和转轴二上均设置有多个叶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菌体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菌种箱(1)和培养箱(2),所述的菌种箱(1)设置有进液口(3),所述的培养箱(2)设置有进水口(4)和排出口(5),所述的进水口(4)和排出口(5)均设置有阀门(6),所述的菌种箱(1)和培养箱(2)之间具有连通装置(7),所述的连通装置(7)包括轮盘一(8)和轮盘二(9),所述的轮盘一(8)和轮盘二(9)均设置有多个开口(10),当菌种箱(1)中含有菌种的培养基进入培养箱(2)时,轮盘一上的开口(10)和轮盘二上的开口(10)吻合,当菌种箱(1)和培养箱(2)各自独立工作时,轮盘一上的开口(10)和轮盘二上的开口(10)错位,所述的菌种箱(1)设置有转轴一(11),所述的培养箱(2)设置有转轴二(12),所述的转轴一(11)和轮盘一(8)连接,转轴一(11)带动轮盘一(8)旋转,所述的转轴二(12)和轮盘二(9)连接,转轴二(12)带动轮盘二(9)旋转,所述的转轴一(11)和转轴二(12)上均设置有多个叶轮(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菌体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一(11)和转轴二(12)能同向旋转或反向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菌体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一(11)和转轴二(12)均连接有电机(14),所述的电机(14)上设置有接收装置(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菌体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装置(15)可通过红外线遥控控制,所述的接收装置(15)用于接收信息并控制转轴一(11)和转轴二(12)同向旋转或反向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菌体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盘一(8)上的开口(10)通过圆心对称,所述轮盘一(8)上的开口(10)数量为2,所述的轮盘二(9)上的开口(10)通过圆心对称,所述轮盘二(9)上的开口(10)数量为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菌体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箱(2)和菌种箱(1)均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菌体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箱(2)和菌种箱(1)外部均设置有保温层(17)。

  说明书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菌体培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菌体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污染物主要有:⑴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⑵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⑶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⑷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⑸水土流失;⑹矿山污水。

  任何高效的生物处理方法都需要足够数量的正确选型的微生物。专利申请号为201610747400.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污水处理的菌种培养装置,用于污水处理的菌种培养装置方便人们及时的根据污水的水质情况培养适于该水质净化的菌落,但同时也存在问题,菌种通过添菌管从菌种箱移动到培养箱,当一个菌种箱培养完成后,需要对其清洗后再进行菌种培养,由于添菌管的存在,因而易形成卫生死角,清洗不便,也会清洗不彻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菌体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菌体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菌种箱和培养箱,所述的菌种箱设置有进液口,所述的培养箱设置有进水口和排出口,所述的进水口和排出口设置有阀门,所述的菌种箱和培养箱之间具有连通装置,所述的连通装置包括轮盘一和轮盘二,所述的轮盘一和轮盘二均设置有多个开口,当菌种箱中含有菌种的培养基进入培养箱时,轮盘一上的开口和轮盘二上的开口吻合,当菌种箱和培养箱各自独立工作时,轮盘一上的开口和轮盘二上的开口错位,所述的菌种箱设置有转轴一,所述的培养箱设置有转轴二,所述的转轴一和轮盘一连接,转轴一带动轮盘一旋转,所述的转轴二和轮盘二连接,转轴二带动轮盘二旋转,所述的转轴一和转轴二上均设置有多个叶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培养基从菌种箱的进液口进入,然后菌种也可从进液口添加进入,此时轮盘一和轮盘二上的开口错位,菌种在菌种箱中生长,一段时间后培养完成,转轴一带动轮盘一和转轴二带动轮盘二旋转,使得轮盘一上的开口和轮盘二上的开口吻合,菌种落入培养箱,污水从培养箱的进水口进入,然后转轴一带动轮盘一和转轴二带动轮盘二旋转,轮盘一上的开口和轮盘二上的开口错位,接着再旋转,使得轮盘一上的开口和轮盘二上的开口吻合,叶轮搅拌,菌种和污水混合均匀,菌种以污水中的可溶有机物为营养物质生产最佳的、适用于污水处理的菌落,培养后的菌落应用于污水处理。重复上述步骤,菌体箱和培养箱可同时工作,叶轮搅拌既能使菌种和污水混合均匀,也能使提高培养基的利用率,菌种在培养基中更好的生长。培养箱内的菌种和液体可通过排出口排出,以便后续工序的进行,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菌种箱和培养箱进行清理,一体化的结构使得清理更加方便,清理完后也可以更换菌种,由于清理干净,不易形成交叉污染。

  在上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菌体培养装置中,所述的转轴一和转轴二能同向旋转或反向旋转。

  在上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菌体培养装置中,所述的转轴一和转轴二均连接有电机,所述的电机上设置有接收装置。

  在上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菌体培养装置中,所述的接收装置可通过红外线遥控控制,所述的接收装置用于接收信息并控制转轴一和转轴二同向旋转或反向旋转。

  在上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菌体培养装置中,所述的轮盘一上的开口通过圆心对称,所述轮盘一上的开口数量为2,所述的轮盘二上的开口通过圆心对称,所述轮盘二上的开口数量为2。

  在上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菌体培养装置中,所述的培养箱和菌种箱均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

  在上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菌体培养装置中,所述的培养箱和菌种箱外部均设置有保温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一体化的结构使得清理更加方便,清理完后也可以更换菌种,由于清理干净,不易形成交叉污染。

  2.本实用新型的转轴一和转轴二上均设置有多个叶轮。使得转轴一和转轴二在旋转的时候能够带动叶轮旋转,起到搅拌的作用,使得混合更加均匀。

  3.本实用新型的转轴一和转轴二能同向旋转或反向旋转。通过同向旋转或反向旋转使得轮盘一上的开口和轮盘二上的开口吻合或轮盘一上的开口和轮盘二上的开口错位。

  4.本实用新型转轴一和转轴二均连接有电机。所述的电机上设置有接收装置。接收装置可通过红外线遥控控制。接收装置用于接收信息并控制转轴一和转轴二同向旋转或反向旋转。通过外部的控制可控制转轴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速度,方便调节。

  5.本实用新型培养箱和菌种箱均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培养箱和菌种箱均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菌种培养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温度控制装置可以控制培养箱和菌种箱温度的恒定,也可以满足不同菌种培养温度的需要,保温层减少热能的散失,降低能耗,节约能源。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