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便于清淤的沉泥井

发布时间:2021-10-6 8:28:1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20.05.23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IPC分类号E03F1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清淤的沉泥井,包括:井本体、井盖、升降装置、沉泥兜、拉绳和污水管;所述井本体上端呈开口状,所述井盖设于所述开口处,所述升降装置设于所述井本体内,所述沉泥兜与所述升降装置下端可拆式装配,所述升降装置能够带动所述沉泥兜在所述井本体内进行升降,所述井本体底部设有井底板,所述井本体的内周壁和所述井底板的上表面之间设有填充区,所述填充区成锥形凹槽,所述沉泥兜位于所述锥形凹槽内,所述污水管设置有两段,两段所述污水管分别设于所述井本体相对两外侧壁处且与所述井本体相连通,所述拉绳一端与所述沉泥兜底部中心连接,所述拉绳另一端与所述井盖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更换沉泥兜的效果。

1631672267.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便于清淤的沉泥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本体(1)、井盖(2)、升降装置(3)、沉泥兜(4)、拉绳(5)和污水管(6);

所述井本体(1)上端呈开口状,所述井盖(2)设于所述开口处,所述升降装置(3)设于所述井本体(1)内,所述沉泥兜(4)与所述升降装置(3)下端可拆式装配,所述升降装置(3)能够带动所述沉泥兜(4)在所述井本体(1)内进行升降,所述井本体(1)底部设有井底板(11),所述井本体(1)的内周壁和所述井底板(11)的上表面之间设有填充区(12),所述填充区(12)成锥形凹槽,所述沉泥兜(4)位于所述锥形凹槽内,所述污水管(6)设置有两段,两段所述污水管(6)分别设于所述井本体(1)相对两外侧壁处且与所述井本体(1)相连通,所述拉绳(5)一端与所述沉泥兜(4)底部中心连接,所述拉绳(5)另一端与所述井盖(2)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清淤的沉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拉杆(31)、固定环(32)和扣合组件(33);

所述井本体(1)相对两内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拉杆(3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拉杆(31)插入所述凹槽内,所述拉杆(31)的上端与所述井本体(1)插接固定,所述固定环(32)设于所述拉杆(31)的下端,所述固定环(32)的外侧壁与所述井本体(1)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沉泥兜(4)通过所述扣合组件(33)可拆式安装于所述固定环(3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清淤的沉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组件(33)包括:第一夹板(331)、第二夹板(332)、和锁紧件(333);

所述第一夹板(331)呈圆环状,所述第一夹板(331)竖直设于所述固定环(32)的下端,所述第二夹板(332)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夹板(332)间隔布设于所述第一夹板(331)远离所述井本体(1)的一侧且与所述固定环(32)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锁紧件(333)设置有多个,所述沉泥兜(4)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夹板(331)和所述第二夹板(332)之间且通过多个所述锁紧件(333)夹紧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清淤的沉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333)包括:挡片(3331)、螺杆(3332)和螺母(3333),所述挡片(3331)设于所述螺杆(3332)靠近所述井本体(1)的一端,所述第一夹板(331)和所述第二夹板(332)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杆(3332)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通孔和所述沉泥兜(4)并通过螺母(3333)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清淤的沉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3332)靠近所述井本体(1)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环(32)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绳(321),所述螺母(3333)和所述第二夹板(332)之间设有第二连接绳(332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清淤的沉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331)靠近所述第二夹板(332)的一侧间隔布设有多个挂杆(3311),所述挂杆(3311)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夹板(332)之间,所述沉泥兜(4)的上端开设有多个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挂杆(3311)相吻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清淤的沉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31)由多根拼接杆(311)拼接而成,所述拼接杆(311)下端的外侧壁设有内螺纹,所述拼接杆(311)的上端套设有套筒( 312),所述套筒( 312)的直径大于所述拼接杆(311)的直径且与所述拼接杆(311)固定连接,所述套筒( 312)上端凸出于所述拼接杆(311)的上端,所述套筒( 312)的内侧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清淤的沉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31)的顶部设有固定杆(313),所述固定杆(313)呈L形状,所述固定杆(313)的水平部分与所述拉杆(31)固定连接,所述井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13),所述固定杆(313)的竖直部分插入所述固定槽(13)内。

说明书

便于清淤的沉泥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排水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清淤的沉泥井。

背景技术

沉泥井就是带沉泥槽的检查井。该井可以把污水中泥土等杂质聚集起来,适用于市政排污工程,主要目的接一部分沿途居民的生活污水,为保证沉泥井沉泥的效果,需定期对井底沉积的淤泥进行清淤处理,机械清淤通常利用高压水枪对准与沉泥井连接的污水管,对井中的沉泥进行冲击式清洗。

一篇公告号为CN21014089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淤的沉泥井结构,包括沉泥井的井本体以及分别与井本体两侧连通的污水管,井本体的井口处设有井盖,所述井本体底部设置有井底板,在井本体内所述井底板上设有填充区,所述填充区成锥形凹槽,沿凹槽的上表面设有沉泥兜,所述沉泥兜的上端边缘一周通过螺栓与井本体的内壁固定,沉泥兜底部中心连接拉绳的一端,拉绳的另一端固定于井本体侧壁或井盖底部。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沉泥兜发生破损,需要更换时,工作人员需要下到井内进行更换,因此更换沉泥兜不够方便,故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清淤的沉泥井,具有便于更换沉泥兜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清淤的沉泥井,包括:井本体、井盖、升降装置、沉泥兜、拉绳和污水管;

所述井本体上端呈开口状,所述井盖设于所述开口处,所述升降装置设于所述井本体内,所述沉泥兜与所述升降装置下端可拆式装配,所述升降装置能够带动所述沉泥兜在所述井本体内进行升降,所述井本体底部设有井底板,所述井本体的内周壁和所述井底板的上表面之间设有填充区,所述填充区成锥形凹槽,所述沉泥兜位于所述锥形凹槽内,所述污水管设置有两段,两段所述污水管分别设于所述井本体相对两外侧壁处且与所述井本体相连通,所述拉绳一端与所述沉泥兜底部中心连接,所述拉绳另一端与所述井盖活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沉泥兜破损时,工作人员通过升降装置将沉泥兜升至井本体外进行更换,方便操作,更换完成后,通过升降装置将沉泥兜降至锥形凹槽内,工作人员无需下至井本体内就能完成沉泥兜的更换,当用高压水枪向污水管中发射高压水射流,高压水射流将淤泥向下游沉泥井的污水管中依次进行冲击式清洗,拉绳便于工作人员逐渐将沉泥兜内沉积的淤泥向上提起,使淤泥高于污水管的最低端,便于高压水射流将淤泥彻底清洗。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升降装置包括:拉杆、固定环和扣合组件;

所述井本体相对两内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拉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拉杆插入所述凹槽内,所述拉杆的上端与所述井本体插接固定,所述固定环设于所述拉杆的下端,所述固定环的外侧壁与所述井本体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沉泥兜通过所述扣合组件可拆式安装于所述固定环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环使沉泥兜上端不易发生形变且能够更好的被固定,将沉泥兜放入井本体内时,先通过扣合组件将沉泥兜与固定环连接,再将两个拉杆分别与凹槽相对齐,向下推动拉杆,以将沉泥兜降至锥形凹槽内,将沉泥兜拉出井本体时,向上提拉杆,以将沉泥兜拉出至井本体外,凹槽便于对拉杆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拉杆左右晃动,因此使沉泥兜的安装更加稳固,拉杆的上端与井本体插接固定,既能防止拉杆下滑,又便于工作人员向上或向下推动拉杆。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扣合组件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锁紧件;

所述第一夹板呈圆环状,所述第一夹板竖直设于所述固定环的下端,所述第二夹板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夹板间隔布设于所述第一夹板远离所述井本体的一侧且与所述固定环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锁紧件设置有多个,所述沉泥兜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之间且通过多个所述锁紧件夹紧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设置的第二夹板方便工作人员将沉泥兜放入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通过锁紧件、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将沉泥兜加紧固定,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配合增大与沉泥兜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沉泥兜的固定面积,使沉泥兜的安装更加牢固,不易脱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锁紧件包括:挡片、螺杆和螺母,所述挡片设于所述螺杆靠近所述井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通孔和所述沉泥兜并通过螺母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螺杆贯穿通孔和沉泥兜,使挡片与第一夹板相贴合,再拧紧螺母,螺母、螺杆与挡片相配合以将沉泥兜夹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螺杆靠近所述井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环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绳,所述螺母和所述第二夹板之间设有第二连接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绳和第二连接绳能够防止工作人员拆卸沉泥兜时螺杆和螺母丢失,使沉泥兜的安装更加顺利。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夹板靠近所述第二夹板的一侧间隔布设有多个挂杆,所述挂杆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夹板之间,所述沉泥兜的上端开设有多个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挂杆相吻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挂杆穿过穿孔便于对沉泥兜进行预固定,方便工作人员对沉泥兜进行夹紧固定操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拉杆由多根拼接杆拼接而成,所述拼接杆下端的外侧壁设有内螺纹,所述拼接杆的上端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直径大于所述拼接杆的直径且与所述拼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套筒上端凸出于所述拼接杆的上端,所述套筒的内侧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将拉杆伸入凹槽内时,拉杆由多根拼接杆拼接而成,方便逐渐增加拉杆长度,通过拧动上方拼接杆,使上方拼接杆与下方拼接杆之间通过套筒螺纹装配固定连接,节省操作空间。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拉杆的顶部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呈L形状,所述固定杆的水平部分与所述拉杆固定连接,所述井本体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杆的竖直部分插入所述固定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竖直部分插入固定槽内,既方便工作人员使拉杆与井本体脱离进行操作,又能够防止拉杆下落,使拉杆与井本体的连接方便快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沉泥兜破损时,工作人员通过升降装置将沉泥兜升至井本体外进行更换,方便操作,更换完成后,通过升降装置将沉泥兜降至锥形凹槽内,工作人员无需下至井本体内就能完成沉泥兜的更换;

2.当工作人员将拉杆伸入凹槽内时,拉杆由多根拼接杆拼接而成,方便逐渐增加拉杆长度,通过拧动上方拼接杆,使上方拼接杆与下方拼接杆之间通过套筒螺纹装配固定连接,节省操作空间;

3.固定杆竖直部分插入固定槽内,既方便工作人员使拉杆与井本体脱离进行操作,又能够防止拉杆下落,使拉杆与井本体的连接方便快捷。

(发明人:黄刚;吴振祥)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