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2.03.18
申请日:2021.12.17
分类号:C02F9/06(2006.01)I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污水催化还原处理工艺及系统。污水催化还原处理工艺,包括:将污水的前端处理尾水进入调节池,调节水质及PH;将调节池的出水提升至催化还原反应器,进行催化还原反应,对污染物去除;将催化还原反应器的出水引入絮凝沉淀区,在絮凝沉淀区调节PH至中性后,投加絮凝剂,通过絮凝吸附作用完成污染物去除。污水催化还原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调节池用于接收污水的前端处理尾水,并调节水质及PH;催化还原反应器,催化还原反应器与调节池连接,调节池用于接收调节池出水,并进行催化还原反应;絮凝沉淀区,絮凝沉淀区与催化还原反应器连接,絮凝沉淀区用于引入催化还原反应器的出水引入,通过絮凝吸附作用完成污染物去除。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催化还原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污水的前端处理尾水进入调节池,调节水质及PH;将调节池的出水提升至催化还原反应器,进行催化还原反应,对污染物去除;将催化还原反应器的出水引入絮凝沉淀区,在絮凝沉淀区调节PH至中性后,投加絮凝剂,通过絮凝吸附作用完成污染物去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催化还原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催化还原反应的PH为2~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催化还原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还原反应器中设置填料层,所述填料为直径为5mm~10mm的球形高孔隙率复合填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催化还原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絮凝沉淀区调节PH至中性,包括:在絮凝沉淀区加碱性物质调节PH至中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催化还原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絮凝吸附作用完成污染物去除之后,还包括:絮凝沉淀区的上清液进入后续处理工艺或达标后外排。
6.一种污水催化还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所述调节池用于接收污水的前端处理尾水,并调节水质及PH;催化还原反应器,所述催化还原反应器与所述调节池连接,所述调节池用于接收调节池的出水,并进行催化还原反应,对污染物去除;絮凝沉淀区,所述絮凝沉淀区与所述催化还原反应器连接,所述絮凝沉淀区用于引入催化还原反应器的出水引入,并在调节PH至中性后,投加絮凝剂,通过絮凝吸附作用完成污染物去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催化还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催化还原反应的PH为2~4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催化还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还原反应器中设置填料层,所述填料为直径为5mm~10mm的球形高孔隙率复合填料。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催化还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PH至中性,包括:加碱性物质调节PH至中性。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催化还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絮凝吸附作用完成污染物去除之后,还包括:絮凝沉淀区的上清液进入后续处理工艺或达标后外排。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催化还原处理工艺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催化还原处理工艺,包括:
将污水的前端处理尾水进入调节池,调节水质及PH;
将调节池的出水提升至催化还原反应器,进行催化还原反应,对污染物去除;
将催化还原反应器的出水引入絮凝沉淀区,在絮凝沉淀区调节PH至中性后,投加絮凝剂,通过絮凝吸附作用完成污染物去除。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进行催化还原反应的PH为2~4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催化还原反应器中设置填料层,所述填料为直径为5mm~10mm的球形高孔隙率复合填料。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在絮凝沉淀区调节PH至中性,包括:在絮凝沉淀区加碱性物质调节PH至中性。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通过絮凝吸附作用完成污染物去除之后,还包括:絮凝沉淀区的上清液进入后续处理工艺或达标后外排。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污水催化还原处理系统,包括:
调节池,所述调节池用于接收污水的前端处理尾水,并调节水质及PH;
催化还原反应器,所述催化还原反应器与所述调节池连接,所述调节池用于接收调节池的出水,并进行催化还原反应,对污染物去除;
絮凝沉淀区,所述絮凝沉淀区与所述催化还原反应器连接,所述絮凝沉淀区用于引入催化还原反应器的出水引入,并在调节PH至中性后,投加絮凝剂,通过絮凝吸附作用完成污染物去除。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进行催化还原反应的PH为2~4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催化还原反应器中设置填料层,所述填料为直径为5mm~10mm的球形高孔隙率复合填料。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PH至中性,包括:加碱性物质调节PH至中性。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通过絮凝吸附作用完成污染物去除之后,还包括:絮凝沉淀区的上清液进入后续处理工艺或达标后外排。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污水催化还原处理工艺及系统的有益效果:
(1)应用于难降解的有毒污水处理当中,置于污水处理工艺末端对好氧难降解难去除的污染物进行去除,保障出水稳定达标。同时还可置于前端利用催化还原的特性对有毒污染物进行断链解毒,降低污水的毒性,提升其可生化性。
(2)相对于高级氧化氧化工艺如芬顿,相较而言,本发明催化还原的产泥量大约为芬顿的四分之一。
(3)相对于高级氧化氧化工艺如芬顿,相较而言,本发明催化还原工艺的加药量较芬顿少,仅需要酸和少量碱,而能耗方面又比臭氧低。
(4)采用新式填料,调整了填料的物质比例,在特定状态下可以悬浮于水中,解决了填料易板结的特性,同时由于粒径减少,孔隙度增大,增加了填料反应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反应效率,降低了水力损失。
(发明人:谢海松;梁镇;唐尧;陶一通;夏天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