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2.03.11
申请日:2021.11.18
分类号:C02F9/14(2006.01)I;C02F101/16(2006.01)N;C02F101/30(2006.01)N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AO+MBBR一体化、模块化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该装置包括厌氧池、第一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缺氧池、第二好氧池、沉降池和过滤池,第一好氧池与第二好氧池内设有MBBR悬浮填料;还设有分别与厌氧池及第二缺氧池连接的污水输送管;第一缺氧池与厌氧池之间通过第一回流管连通、第一好氧池与第一缺氧池之间通过第二回流管连通;污水依序在厌氧池、第一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缺氧池、第二好氧池、沉降池、过滤池之间自流,沉降池内设有与第一缺氧池、第二缺氧池分别连接的第三回流管。本发明处理污水时可以根据总氮的进水浓度分段进水,还能自动调节进水水量,成本低、能耗低、故障率低且处理效果佳。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多级AO+MBBR一体化、模块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序设置的厌氧池(3)、第一缺氧池(4)、第一好氧池(5)、第二缺氧池(6)、第二好氧池(7)、沉降池(8)和过滤池(9),第一好氧池(5)与第二好氧池(7)内设有MBBR悬浮填料,沉降池(8)底部设有排泥管道,过滤池(9)上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紫外灯(11),厌氧池(3)上连接有碳源(14),第二好氧池(7)上连接有PAC加药罐(15);还包括污水输送管(16),污水输送管(16)与厌氧池(3)及第二缺氧池(6)分别连接;污水在厌氧池(3)、第一缺氧池(4)、第一好氧池(5)内依序自流且第一缺氧池(4)与厌氧池(3)之间通过第一回流管(17)连通、第一好氧池(5)与第一缺氧池(4)之间通过第二回流管(18)连通;污水依序在第一好氧池(5)、第二缺氧池(6)、第二好氧池(7)、沉降池(8)、过滤池(9)之间自流,沉降池(8)内设有与第一缺氧池(4)、第二缺氧池(6)分别连接的第三回流管(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AO+MBBR一体化、模块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水输送管(16)上设有自动进水量调节机构和污水输送回流管(161),所述自动进水量调节机构包括:进水流量计(24)、第一进水控制阀(A)、第二进水控制阀(B)和第三进水控制阀(C),按照污水的输送方向来说,污水输送管(16)上先设有三条并列且与污水输送回流管(161)连接的污水输送回流支管、再设有进水流量计(24),第一进水控制阀(A)、第二进水控制阀(B)和第三进水控制阀(C)分别设于三条所述污水输送回流支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AO+MBBR一体化、模块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水输送管(16)的输入端设有并列的、分别与污水输送管(16)连通的两条污水提升管,两条所述污水提升管分别连接有第一给水泵(22)和第二给水泵(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AO+MBBR一体化、模块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向第一好氧池(5)、第二好氧池(7)、过滤池(9)、第一回流管(17)、第二回流管(18)及第三回流管(19)提供气流的风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级AO+MBBR一体化、模块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源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风机(12)和第二风机(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AO+MBBR一体化、模块化污水处理装置,碳源(14)通过碳源加药泵(141)与厌氧池(3)连接,PAC加药罐(15)通过PAC加药泵(151)与第二好氧池(7)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多级AO+MBBR一体化、模块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AO+MBBR一体化、模块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污水的处理流程为:污水经过初步处理后根据水质情况由污水输送管(16)输送给厌氧池(3)或第二缺氧池(6),输送给厌氧池(3)的污水依序自流通过厌氧池(3)、第一缺氧池(4)、第一好氧池(5)、第二缺氧池(6)、第二好氧池(7)后进入沉降池(8),输送给第二缺氧池(6)的污水依序自流通过第二缺氧池(6)、第二好氧池(7)后进入沉降池(8),经由沉降池(8)沉降后固体排放、液体自流至过滤池(9)并由紫外灯(11)处理后达标排放。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级AO+MBBR一体化、模块化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一种多级AO+MBBR一体化、模块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序设置的厌氧池、第一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缺氧池、第二好氧池、沉降池和过滤池,第一好氧池与第二好氧池内设有MBBR悬浮填料,沉降池底部设有排泥管道,过滤池上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紫外灯,厌氧池上连接有碳源,第二好氧池上连接有PAC加药罐;
还包括污水输送管,污水输送管与厌氧池及第二缺氧池分别连接;
污水在厌氧池、第一缺氧池、第一好氧池内依序自流且第一缺氧池与厌氧池之间通过第一回流管连通、第一好氧池与第一缺氧池之间通过第二回流管连通;
污水依序在第一好氧池、第二缺氧池、第二好氧池、沉降池、过滤池之间自流,沉降池内设有与第一缺氧池、第二缺氧池分别连接的第三回流管。
优选的,污水输送管上设有自动进水量调节机构和污水输送回流管,自动进水量调节机构包括:进水流量计、第一进水控制阀、第二进水控制阀和第三进水控制阀,按照污水的输送方向来说,污水输送管上先设有三条并列且与污水输送回流管连接的污水输送回流支管、再设有进水流量计,第一进水控制阀、第二进水控制阀和第三进水控制阀分别设于三条污水输送回流支管上。
进一步优选的,污水输送管的输入端设有并列的、分别与污水输送管连通的两条污水提升管,两条污水提升管分别连接有第一给水泵和第二给水泵。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向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过滤池、第一回流管、第二回流管及第三回流管提供气流的风源。
进一步优选的,风源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
更为优选的,碳源通过碳源加药泵与厌氧池连接,PAC加药罐通过PAC加药泵与第二好氧池连接。
最为优选的,还包括控制装置。
上述装置处理污水的处理工艺具体为:污水经过初步处理后根据水质情况由污水输送管输送给厌氧池或第二缺氧池,输送给厌氧池的污水依序自流通过厌氧池、第一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缺氧池、第二好氧池后进入沉降池,输送给第二缺氧池的污水依序自流通过第二缺氧池、第二好氧池后进入沉降池,经由沉降池沉降后固体排放、液体自流至过滤池并由紫外灯处理后达标排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根据总氮含量分段进水,有助于充分利用碳源,减少药剂投加;
2.多点气提回流,既可以提高处理效果,又能降低设备运行能耗,并减少设备故障点;
3.可以自动调节进水水量,避免出现设备长时间停机现象;
4.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有序组合,达到最优处理效果并节省成本。
(发明人:陈素宁;赵玉安;邓文海;马永学;王德刚;吴明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