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2.10.14
申请日:2022.08.17
分类号:C02F9/14(2006.01)I;C02F1/52(2006.01)N;C02F3/12(2006.01)N;C02F3/34(2006.01)N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堵塞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逐级过滤池、微生物池、沉淀池及MBR膜处理池,逐级过滤池包括至少三个过滤池,三个过滤池内设置滤网且滤网的目数沿进水方向依次变大;MBR膜处理池的底部设有两个搅拌器,两个搅拌器分别为中速搅拌器与低速搅拌器,中速搅拌器、低速搅拌器及MBR膜处理池内底部设置的曝气机构均与控制器电连接;MBR膜处理池的池底设有与沉淀池或微生物池相连通的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管上设置回流泵。本发明在停止曝气时仍然可以避免污泥附着在膜组件上,避免MBR膜的堵塞;在微生物处理池的前面设置预处理用的过滤池,先将大粒径的杂质过滤掉,减少MBR膜处理池的压力,减少后续处理产生堵塞的可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堵塞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逐级过滤池、微生物池、沉淀池及MBR膜处理池,逐级过滤池包括至少三个过滤池,三个过滤池内设置滤网且滤网的目数沿进水方向依次变大;MBR膜处理池的底部设有两个搅拌器,两个搅拌器分别为中速搅拌器与低速搅拌器,中速搅拌器、低速搅拌器及MBR膜处理池内底部设置的曝气机构均与控制器电连接;MBR膜处理池的池底设有与沉淀池或微生物池相连通的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管上设置回流泵;逐级过滤池之间通过过滤池管道相连,逐级过滤池的末级过滤池通过第一管道与微生物池相连,微生物池通过第二管道与沉淀池相连,沉淀池通过第三管道与MBR膜处理池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过滤池内固定设置若干层滤网且所有滤网与水平面倾斜设置;过滤池内每层滤网的底端上方设有第二中速搅拌器,第二中速搅拌器也与控制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逐级过滤池的每个过滤池的池底均通过污泥回流管与前一过滤池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沿进水方向逐级过滤池的各过滤池的高度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沉淀池的排水管作为MBR膜处理池的进水管,沉淀池的排水管上设置流速计,流速计与控制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过滤池之间的过滤池管道的高处端连接在前一过滤池的中部或中上部位置处,此过滤池管道的低处端连接在后一过滤池的上部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池内固定设有附着有微生物的生物床;微生物池内底部处也设有曝气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防堵塞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在停止曝气时仍然可以避免污泥附着在膜组件上,避免MBR膜的堵塞;在微生物处理池的前面设置预处理用的过滤池,先将大粒径的杂质过滤掉,减少MBR膜处理池的压力,减少后续处理产生堵塞的可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防堵塞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逐级过滤池、微生物池、沉淀池及MBR膜处理池,逐级过滤池包括至少三个过滤池,三个过滤池内设置滤网且滤网的目数沿进水方向依次变大;
MBR膜处理池的底部设有两个搅拌器,两个搅拌器分别为中速搅拌器与低速搅拌器,中速搅拌器、低速搅拌器及MBR膜处理池内底部设置的曝气机构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MBR膜处理池的池底设有与沉淀池或微生物池相连通的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管上设置回流泵;逐级过滤池之间通过过滤池管道相连,逐级过滤池的末级过滤池通过第一管道与微生物池相连,微生物池通过第二管道与沉淀池相连,沉淀池通过第三管道与MBR膜处理池相连。曝气机构为现有技术,一般包括曝气片、排气管等,不赘述。中速搅拌器与曝气机构同时启动,曝气机构停机时低速搅拌器被控制器控制而启动;控制器为防堵塞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中的一部分,其位于逐级过滤池、微生物池、沉淀池及MBR膜处理池的池外。由于中速搅拌器与曝气机构同时启动,因此可以在MBR膜处理池工作时实现污泥不粘连在膜组件上,减少堵塞;而曝气机构停机时低速搅拌器被控制器控制而启动可以在MBR膜处理池停机不工作(也即曝气机构停止动作)时搅动MBR膜处理池内的污泥杂质,避免由于停机而造成污泥附着在膜组件上,而停机时低速搅拌也便于实现MBR膜处理池池底的污泥回流管的污泥吸取、回流,避免由于MBR膜处理池停机后,污泥沉着(甚至板结)而不易从污泥回流管被吸取或需要回流泵较大的功率才能实现污泥的回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每个过滤池内固定设置若干层滤网且所有滤网与水平面倾斜设置;过滤池内每层滤网的底端上方设有第二中速搅拌器,第二中速搅拌器也与控制器电连接。滤网倾斜设置,可以使得在滤网上有沉积物时倾向于聚集在滤网低处端较小的区域,减少滤网堵塞的可能,延缓滤网堵塞的时点,第二中速搅拌器的设置则可以在过滤池出现滤网堵塞(由于长时运行会出现滤网上过滤物附着沉积的情况)时通过第二中速搅拌器运转以临时解决滤网堵塞而影响整个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运行的问题。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逐级过滤池的每个过滤池的池底均通过污泥回流管与前一过滤池相连通。由于滤网的目数越来越大,也即逐级过滤池的三个过滤池的过滤能力是越来越大(或者说过滤池先粗滤再精滤),当出现后面精滤的过滤池堵塞时通过污泥回流管将堵塞在滤网上的沉积物(污泥)回流至前一粗滤的过滤池,能更好实现逐级过滤池的过滤作用。为更好实现本方案,污泥回流管上连通有分支管,每根分支管连接在过滤池的滤网上方的过滤池池体壁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沿进水方向逐级过滤池的各过滤池的高度逐渐减小。这样设置,便于粗滤的过滤池向后一相对精滤的过滤池移转其池内的已过滤后的滤液,利用自重向后一过滤池移转,节约能耗,减少水泵的使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沉淀池的排水管作为MBR膜处理池的进水管,沉淀池的排水管上设置流速计,流速计与控制器电连接。为更精确,也可以将流速计设置在第一管道上,这样直观反映通过逐级过滤池后的滤液的流速。流速计的设置可以监控流速,如果流速减小,小于设定值,说明过滤池的滤网上堵塞,这时控制器控制过滤池内的第二中速搅拌器搅动,实现临时解决过滤网堵塞的问题,也起到提示在下次停机时需要清理过滤网的作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相邻过滤池之间的过滤池管道的高处端连接在前一过滤池的中部或中上部位置处,此过滤池管道的低处端连接在后一过滤池的上部位置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微生物池内固定设有附着有微生物的生物床;微生物池内底部处也设有曝气机构。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在停止曝气时仍然可以避免污泥附着在膜组件上,避免MBR膜的堵塞;在微生物处理池的前面设置预处理用的过滤池,先将大粒径的杂质过滤掉,减少MBR膜处理池的压力,减少后续处理产生堵塞的可能。
由于中速搅拌器与曝气机构同时启动,因此可以在MBR膜处理池工作时实现污泥不粘连在膜组件上,减少堵塞;而曝气机构停机时低速搅拌器被控制器控制而启动可以在MBR膜处理池停机不工作(也即曝气机构停止动作)时搅动MBR膜处理池内的污泥杂质,避免由于停机而造成污泥附着在膜组件上,而停机时低速搅拌也便于实现MBR膜处理池池底的污泥回流管的污泥吸取、回流,避免由于MBR膜处理池停机后,污泥沉着(甚至板结)而不易从污泥回流管被吸取或需要回流泵较大的功率才能实现污泥的回流。
滤网倾斜设置,可以使得在滤网上有沉积物时倾向于聚集在滤网低处端较小的区域,减少滤网堵塞的可能,延缓滤网堵塞的时点,第二中速搅拌器的设置则可以在过滤池出现滤网堵塞(由于长时运行会出现滤网上过滤物附着沉积的情况)时通过第二中速搅拌器运转以临时解决滤网堵塞而影响整个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运行的问题。
由于滤网的目数越来越大,也即逐级过滤池的三个过滤池的过滤能力是越来越大(或者说过滤池先粗滤再精滤),当出现后面精滤的过滤池堵塞时通过污泥回流管将堵塞在滤网上的沉积物(污泥)回流至前一粗滤的过滤池,能更好实现逐级过滤池的过滤作用。
流速计的设置可以监控流速,如果流速减小,小于设定值,说明过滤池的滤网上堵塞,这时控制器控制过滤池内的第二中速搅拌器搅动,实现临时解决过滤网堵塞的问题,也起到提示在下次停机时需要清理过滤网的作用。
沿进水方向逐级过滤池的各过滤池的高度逐渐减小。这样设置,便于粗滤的过滤池向后一相对精滤的过滤池移转其池内的已过滤后的滤液,利用自重向后一过滤池移转,节约能耗,减少水泵的使用。
(发明人:陈茂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