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2.09.06
申请日:2022.07.01
分类号:C02F9/04(2006.01)I;C02F1/00(2006.01)N;C02F1/52(2006.01)N
摘要
本申请涉及污水净化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蓄水净化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至少两组回收装置,回收装置包括开口朝上的罐体、过滤机构和驱动机构,罐体内设有净水剂盒,过滤机构包括设于罐体开口处且上下贴合的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第二滤板绕罐体轴线铰接于罐体,第二滤板的下表面设有具有透水孔的收集盒;驱动机构包括呈倾斜设置的第一配重杆和第二配重杆、呈水平设置的齿条、设于收集盒上的第一齿轮,第二配重杆上设有第一浮力件;第一配重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罐体和第二配重杆的低端,第二配重杆的高端铰接于齿条,齿条沿自身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罐体并啮合于第一齿轮。本申请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蓄水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组回收装置,回收装置包括开口(11)朝上的罐体(1)、过滤机构(2)和驱动机构(3),罐体(1)内设有净水剂盒(9),过滤机构(2)包括设于罐体(1)开口(11)处且上下贴合的第一滤板(21)和第二滤板(22),第二滤板(22)绕罐体(1)轴线铰接于罐体(1),第二滤板(22)的下表面设有具有透水孔(241)的收集盒(24);驱动机构(3)包括呈倾斜设置的第一配重杆(31)和第二配重杆(32)、呈水平设置的齿条(34)、设于收集盒(24)上的第一齿轮(351),第二配重杆(32)上设有第一浮力件(33);第一配重杆(31)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罐体(1)和第二配重杆(32)的低端,第二配重杆(32)的高端铰接于齿条(34),齿条(34)沿自身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罐体(1)并啮合于第一齿轮(3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蓄水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板(21)和第二滤板(22)的中心处转动穿设有同一根呈竖直设置的转轴(25),转轴(25)上设有抵触于第一滤板(21)上表面的刮板(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蓄水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5)的下端通过传动机构(4)连接于收集盒(24),传动机构(4)包括铰接于罐体(1)的竖轴(43),竖轴(43)上套设有第二齿轮(431)和第三齿轮(432);收集盒(24)上设有与罐体(1)呈同轴线设置的第四齿轮(352),第四齿轮(352)的直径大于第一齿轮(351)和第二齿轮(431)的直径,且第四齿轮(352)啮合于第二齿轮(431);转轴(25)的下端套设有啮合于第三齿轮(432)的第五齿轮(251),第三齿轮(432)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431)和第五齿轮(251)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蓄水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绕罐体(1)的轴线呈周向设置的扇形板(51),所有扇形板(51)共同围成了一个位于第一滤板(21)正上方的锥形壳(5);扇形板(51)呈倾斜设置,扇形板(51)的低端通过水平轴(52)铰接于罐体(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蓄水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板(51)通过拉绳(53)连接于转轴(25)的侧壁,拉绳(53)与扇形板(51)的连接处位于水平轴(52)和扇形板(51)的高端之间;扇形板(51)还通过扭簧(54)连接于罐体(1),当扭簧(54)处于自然状态时,扇形板(51)的高端与罐体(1)轴线之间的水平间距大于罐体(1)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蓄水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板(21)和第二滤板(22)的上表面均为锥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蓄水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水机构(7),出水机构(7)包括具有出水管(72)的水泵(71),水泵(71)通过呈水平设置的进水管(73)连通于罐体(1)的内部,进水管(73)远离于水泵(71)的一端伸入到罐体(1)内并设有水平管(75),水平管(75)的一端绕进水管(73)的轴线铰接于进水管(73),水平管(75)的另一端连接有竖直管(76),罐体(1)内设有用于带动水平管(75)旋转的带动机构(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蓄水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机构(8)包括沿竖直管(76)的延伸方向滑移连接于竖直管(76)的第二浮力件(84);竖直管(76)远离于水平管(75)的一端为进水口(761),进水口(761)的最低点位于第二浮力件(84)的下方。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生活污水多级蓄水净化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先将过滤机构(2)、驱动机构(3)、传动机构(4)、锥形壳(5)、收纳室(6)、出水机构(7)、带动机构(8)和净水剂盒(9)安装在罐体(1)上;S2、再将所需数量的罐体(1)安装在指定位置,并使得罐体(1)排布成所需的方式。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蓄水净化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蓄水净化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蓄水净化结构,包括至少两组回收装置,回收装置包括开口朝上的罐体、过滤机构和驱动机构,罐体内设有净水剂盒,过滤机构包括设于罐体开口处且上下贴合的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第二滤板绕罐体轴线铰接于罐体,第二滤板的下表面设有具有透水孔的收集盒;驱动机构包括呈倾斜设置的第一配重杆和第二配重杆、呈水平设置的齿条、设于收集盒上的第一齿轮,第二配重杆上设有第一浮力件;第一配重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罐体和第二配重杆的低端,第二配重杆的高端铰接于齿条,齿条沿自身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罐体并啮合于第一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将通过排水管排放到其中一组回收装置的第一滤板上表面;当罐体内的污水液面未接触于第一浮力件时,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上的滤孔将相对应,落到第一滤板上的污水将穿过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上的滤孔;大颗粒杂质将被第一滤板阻挡;然后部分穿过滤孔的污水将直接流入到罐体内进行收集并进行静水沉淀,小颗粒杂质将沉降到罐体内底壁上;另一部分污水将流入到收集盒内,收集盒内的污水将穿过透水孔并流入到罐体内;净水剂盒内的净水剂将对污水内的污染物进行处理沉降。
当罐体内的污水液面与第一浮力件接触时,上升的污水液面将托着第一浮力件上升,第一浮力件将带动第一配重杆和第二配重杆向上翻转,第一配重杆和第二配重杆之间的夹角角度将发生改变,第二配重杆将带动齿条沿齿条长度方向滑动,齿条将通过第一齿轮带动收集盒和第二滤板旋转,使得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上的滤孔呈错位设置,此时阳光将无法直接照射到罐体内的污水,减少了污水的蒸发,故本申请能够充分利用污水,且该回收装置内的污水能够逐渐地被净水剂盒内的净水剂净化处理;工人可将污水管移动至另一组回收装置的上方,从而继续进行污水的处理。
当罐体内的污水液面逐渐降低时,第一配重杆和第二配重杆因自身重力将向下翻转,使得齿条滑动复位至初始位置,齿条将通过第一齿轮带动收集盒和第二滤板转动复位,使得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上的滤孔呈对应设置,以便罐体继续对污水进行收集处理。
而且,透水孔的数量较少,且直径较小,使得污水进入收集盒内的速度大于污水从透水孔流出的速度,故随着污水的流入,收集盒内将装满污水,多余的污水将直接溢出到罐体内。当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上的滤孔呈错位设置后,收集盒内的污水将逐渐穿过透水孔流入到罐体内,使得罐体内的污水液面上升。因此,即使罐体内的污水因蒸发而少量流失,罐体内的污水液面仍能够通过第一浮力件使得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上的滤孔呈错位设置,故在长期干燥的天气下,阳光仍无法直接照射到罐体内的污水,从而减少了污水的蒸发。
可选的,所述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的中心处转动穿设有同一根呈竖直设置的转轴,转轴上设有抵触于第一滤板上表面的刮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转轴,转轴将带动刮板旋转刮除堆积在第一滤板上表面的杂质,使得第一滤板不易被杂质堵塞,保证了污水能够正常进入到罐体内。
可选的,所述转轴的下端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于收集盒,传动机构包括铰接于罐体的竖轴,竖轴上套设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收集盒上设有与罐体呈同轴线设置的第四齿轮,第四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直径,且第四齿轮啮合于第二齿轮;转轴的下端套设有啮合于第三齿轮的第五齿轮,第三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和第五齿轮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浮力件升降时,第一浮力件将通过第一配重杆和第二配重杆带动齿条运动,齿条将通过第一齿轮带动收集盒和第四齿轮旋转,第四齿轮将通过第二齿轮带动竖轴旋转,竖轴将通过第三齿轮带动第五齿轮和转轴旋转,转轴将带动刮板旋转刮除堆积在第一滤板上表面的杂质。因此,通过罐体内污水液面的升降,即可实现对第一滤板上的杂质的自动清理,操作方便。
第四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直径,第三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和第五齿轮的直径,故转轴的旋转角度将大于第二滤板的旋转角度,从而便于刮板刮除第一滤板上的杂质。
可选的,还包括若干绕罐体的轴线呈周向设置的扇形板,所有扇形板共同围成了一个位于第一滤板正上方的锥形壳;扇形板呈倾斜设置,扇形板的低端通过水平轴铰接于罐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上的滤孔呈错位设置时,工人可旋转扇形板,使得所有扇形板共同围成了一个位于第一滤板正上方的锥形壳,一方面,锥形壳使得外部空气中漂浮的杂质不易掉落到第一滤板的上表面,减少了第一滤板被堵塞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锥形壳进一步隔绝了阳光的照射,减少了罐体内污水的蒸发。
同时,因水平轴位于扇形板的低端处,故当所有扇形板的高端贴靠在一起时,扇形板的重心将处于水平轴和扇形板的高端之间,使得锥形壳保持稳定。
可选的,所述扇形板通过拉绳连接于转轴的侧壁,拉绳与扇形板的连接处位于水平轴和扇形板的高端之间;扇形板还通过扭簧连接于罐体,当扭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扇形板的高端与罐体轴线之间的水平间距大于罐体的外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浮力件上升时,转轴将旋转收卷拉绳,拉绳将促使扇形板的高端向上翻转,使得扭簧发生形变,所有扇形板将共同组成一个锥形壳,从而实现了对第一滤板的自动遮挡。因此时所有扇形板的高端贴靠在一起,故即使罐体内的污水液面继续上升,转轴也无法继续旋转,从而实现了对转轴旋转角度的限位;即使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上的滤孔较为密集,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上的滤孔也不会因转轴的转动角度过大从而重新对应,从而保证了对罐体开口的封闭效果。
当第一浮力件下降时,转轴将旋转放卷拉绳,扭簧将逐渐回复至自然状态并促使扇形板转动复位至初始位置;此时扇形板的高端与罐体轴线之间的水平间距大于罐体的外径,故部分迸溅到罐体外侧的污水将在扇形板的导引下重新流动至第一滤板上,从而提高了罐体收集污水的效果;且扭簧将使得拉绳处于绷紧状态,故转轴和第二滤板将保持稳定,保证了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上的滤孔能够相对应。
可选的,所述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的上表面均为锥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污水的冲刷下,部分堆积在第一滤板上表面的杂质将逐渐向下滚动脱离第一滤板的上表面,方便了杂质的清理。
可选的,还包括出水机构,出水机构包括具有出水管的水泵,水泵通过呈水平设置的进水管连通于罐体的内部,进水管远离于水泵的一端伸入到罐体内并设有水平管,水平管的一端绕进水管的轴线铰接于进水管,水平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竖直管,罐体内设有用于带动水平管旋转的带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污水进入到罐体内后,污水将静水沉淀,灰尘等小颗粒杂质将沉降到罐体底部内壁上;工人通过带动机构带动水平管旋转,使得竖直管远离于水平管的一端朝上,水泵即可通过进水管、水平管和竖直管将罐体内的净水抽出取用;工人通过带动机构带动水平管旋转,使得竖直管远离于水平管的一端朝下,水泵即可通过进水管、水平管和竖直管将罐体内带有杂质的脏水抽出排放,方便了污水的取用和杂质的清理。
可选的,所述带动机构包括沿竖直管的延伸方向滑移连接于竖直管的第二浮力件;竖直管远离于水平管的一端为进水口,进水口的最低点位于第二浮力件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罐体内的污水液面高于第二浮力件时,第二浮力件将位于竖直管远离于水平管的一侧,第二浮力件因自身浮力将促使竖直管竖直朝上,使得水泵能够通过竖直管将罐体内的净水抽取使用。
当罐体内的污水液面开始低于第二浮力件,且高于或齐平于水平管的轴线时,竖直管因自身重力将向下翻转,竖直管远离于水平管的一端将倾斜朝上,此时第二浮力件仍位于竖直管远离于水平管的一侧,第二浮力件位于进水口最低点的上方,污水液面也将位于进水口最低点的上方,使得罐体内的净水仍能够流入到进水口内。
当罐体内的污水液面开始低于水平管的轴线时,竖直管因自身重力将继续向下翻转,竖直管远离于水平管的一端将倾斜朝下,此时第二浮力件将上浮至竖直管的两端之间,第二浮力件仍位于进水口最低点的上方,污水液面也将位于进水口最低点的上方,使得水泵能够通过进水管、水平管和竖直管将罐体底部的脏水抽出排放。
因此,通过第二浮力件自身的浮力和滑动,即可实现竖直管的自动翻转,以便净水的取用和脏水的排放。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蓄水净化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蓄水净化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先将过滤机构、驱动机构、传动机构、锥形壳、收纳室、出水机构、带动机构和净水剂盒安装在罐体上;S2、再将所需数量的罐体安装在指定位置,并使得罐体排布成所需的方式。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当罐体内的污水液面与第一浮力件接触时,上升的污水液面将托着第一浮力件上升,第一浮力件将带动第一配重杆和第二配重杆向上翻转,第二配重杆将带动齿条沿齿条长度方向滑动,齿条将通过第一齿轮带动收集盒和第二滤板旋转,使得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上的滤孔呈错位设置,此时阳光将无法直接照射到罐体内的污水,减少了污水的蒸发,故本申请能够充分利用污水;
2.当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上的滤孔呈错位设置后,收集盒内的污水将逐渐穿过透水孔流入到罐体内,使得罐体内的污水液面上升,即使罐体内的污水因蒸发而少量流失,罐体内的污水液面仍能够通过第一浮力件使得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上的滤孔呈错位设置,故在长期干燥的天气下,阳光仍无法直接照射到罐体内的污水,从而减少了污水的蒸发;
3.当第一浮力件上升时,转轴将旋转收卷拉绳,拉绳将促使扇形板的高端向上翻转,使得扭簧发生形变,所有扇形板将共同组成一个锥形壳,从而实现了对第一滤板的自动遮挡;
4.当第一浮力件下降时,转轴将旋转放卷拉绳,扭簧将促使扇形板转动复位至初始位置;此时扇形板的高端与罐体轴线之间的水平间距大于罐体的外径,故部分迸溅到罐体外侧的污水将在扇形板的导引下重新流动至第一滤板上,从而提高了罐体收集污水的效率;
5.当罐体内的污水液面高于第二浮力件时,第二浮力件将促使竖直管竖直朝上,使得水泵能够通过竖直管将罐体内的净水抽取使用;当罐体内的污水液面开始低于第二浮力件,且高于或齐平于水平管的轴线时,竖直管因自身重力将向下翻转,竖直管远离于水平管的一端将倾斜朝上,污水液面位于进水口最低点的上方,使得罐体内的净水仍能够流入到进水口内;当罐体内的污水液面开始低于水平管的轴线时,竖直管因自身重力将继续向下翻转,竖直管远离于水平管的一端将倾斜朝下,此时第二浮力件将上浮至竖直管的两端之间,污水液面位于进水口最低点的上方,使得水泵能够通过进水管、水平管和竖直管将罐体底部的脏水抽出排放。
(发明人:周勇峰;周玉华;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