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23-6-26 16:35:3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2.09.30

申请日:2022.07.20

分类号:C02F9/14(2006.01)I;C02F1/24(2006.01)N;C02F1/40(2006.01)N;C02F1/44(2006.01)N;C02F1/467(2006.01)N;C02F1/52(2006.01)N;

C02F1/56(2006.01)N;C02F3/30(2006.01)N;C02F101/16(2006.01)N;C02F101/30(2006.01)N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工艺,涉及环保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隔油池、气浮系统、生化系统以及电催化氧化系统,所述隔油池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着第一提升泵,所述第一提升泵另一侧通过管道连接着气浮系统,所述气浮系统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生化系统,且生化系统另一侧通过管道连接着第二提升泵,所述第二提升泵另一侧通过管道连接着电催化氧化系统。本发明与现有的相比该装置操作简便、高效快速的处理含油废水;可根据出水水质要求,灵活地与其他水处理工艺相结合;生化系统采用TWC生物蜡联合活性污泥处理废水,保证系统运行稳定,出水稳定达标,从而更具有实用性。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油池(1)、气浮系统(3)、生化系统(4)以及电催化氧化系统(6),所述隔油池(1)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着第一提升泵(2),所述第一提升泵(2)另一侧通过管道连接着气浮系统(3),所述气浮系统(3)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生化系统(4),且生化系统(4)另一侧通过管道连接着第二提升泵(5),所述第二提升泵(5)另一侧通过管道连接着电催化氧化系统(6),所述电催化氧化系统(6)远离第二提升泵(5)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用于导出液体的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系统(4)包括水解酸化池(401)、AO池(402)、二沉池(403)和MBR池(404),所述气浮系统(3)远离第一提升泵(2)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着水解酸化池(401),所述水解酸化池(401)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着AO池(402),所述AO池(402)另一侧通过管道连接着二沉池(403),所述二沉池(403)另一侧通过管道连接着MBR池(404),所述MBR池(404)远离二沉池(403)的一侧通过管道固定连接着第二提升泵(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401)内设置有厌氧污泥,且有机废水在水解酸化池(401)内的有效停留时间不小于八个小时,所述AO池(402)内设置有活性污泥,且有机废水在AO池(402)内的有效停留时间不小于十二个小时,所述二沉池(403)内存蓄有机废水的有效时间不小于四个小时,所述MBR池(404)内部设置有用以拦截悬浮物的中空纤维膜,且有机废水在MBR池(404)内的有效停留时间不小于三个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系统(4)的各个部分中设置有排泥管,且所述气浮系统(3)与生化系统(4)的排泥管均固定连接有同一污泥压滤机(8),所述污泥压滤机(8)另一端压滤液出口通过管道固定连接着隔油池(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AO池(402)和MBR池(404)固定连通有鼓风机(7),使得AO池(402)和MBR池(404)能通过鼓风机(7)提供曝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系统(4)内部设置有可在恶劣的水污染环境下促进活性污泥繁殖生长并修复水生态系统健康的TWC生物蜡,通过TWC生物蜡联合活性污泥处理废水,提升生化系统(4)污泥活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池(1)和气浮系统(3)主体部分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系统(4)的各个部分采用碳钢材质,且内衬环氧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系统(3)内部采用絮凝剂PAC、PAM以及破乳剂,使得气浮系统(3)能够去除水体中COD、悬浮物、油等污染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催化氧化系统(6)利用外框架、反应器、铜排、导电排、电极板、挡水板和配套管路排配合作用,采用催化氧化惰性电极,且电极横截面为马蹄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工艺。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包括隔油池、气浮系统、生化系统以及电催化氧化系统,所述隔油池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着第一提升泵,所述第一提升泵另一侧通过管道连接着气浮系统,所述气浮系统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生化系统,且生化系统另一侧通过管道连接着第二提升泵,所述第二提升泵另一侧通过管道连接着电催化氧化系统,所述电催化氧化系统远离第二提升泵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用于导出液体的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生化系统包括水解酸化池、AO池、二沉池和MBR池,所述气浮系统远离第一提升泵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着水解酸化池,所述水解酸化池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着AO池,所述AO池另一侧通过管道连接着二沉池,所述二沉池另一侧通过管道连接着MBR池,所述MBR池远离二沉池的一侧通过管道固定连接着第二提升泵。

进一步地,所述生化系统中有机废水在水解酸化池内的有效停留时间不小于八个小时,在AO池内的有效停留时间不小于十二个小时,在二沉池内的有效停留时间不小于四个小时,在MBR池内的有效停留时间不小于三个小时。

进一步地,所述生化系统中设置有排泥管,且所述气浮系统与生化系统的排泥管均固定连接有同一污泥压滤机,所述污泥压滤机另一端压滤液出口通过管道固定连接着隔油池。

进一步地,所述AO池和MBR池固定连通有鼓风机,使得AO池和MBR池能通过鼓风机提供曝气。

进一步地,所述生化系统内部设置有可在恶劣的水污染环境下促进活性污泥繁殖生长并修复水生态系统健康的TWC生物蜡,通过TWC生物蜡联合活性污泥处理废水,提升生化系统污泥活性。

进一步地,所述隔油池和气浮系统主体部分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生化系统的各个部分采用碳钢材质,且内衬环氧树脂。

进一步地,所述气浮系统内部采用絮凝剂PAC、PAM以及破乳剂,使得气浮系统能够去除水体中COD、悬浮物、油等污染物。

进一步地,所述电催化氧化系统利用外框架、反应器、铜排、导电排、电极板、挡水板和配套管路排配合作用,采用催化氧化惰性电极,且电极横截面为马蹄状。

本发明为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工艺,本水处理工艺进行废水处理的步骤包括:

步骤1)含油废水首先进入隔油池,实现浮油与废水分离,同时隔油池可调节水量,保证后续工艺稳定运行,分离出来的浮油由污水厂运营人员定时处理;

步骤2)含油废水在隔油池通过提升泵进入气浮系统,同时投加PAC、PAM阳离子和破乳剂,完成含油废水的絮凝、脱色以及油水分离。经过处理的废水进入生化系统,同时气浮系统产生悬浮物通过刮渣器收集后排出,由污泥压滤机处理;

步骤3)处理后的含油废水进入水解酸化池,含油废水在生化系统水解酸化池与厌氧污泥充分接触,去除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提高废水可生化性;

步骤4)处理后的含油废水进入AO池,通过曝气与活性污泥发生生化反应,去除水体中大部分的COD、氨氮、总氮以及总磷;

步骤5)含油废水经过AO池处理后进入二沉池,实现泥水分离,废水进入MBR池,而活性污泥沉淀通过污泥回流泵回流到AO池前端;

步骤6)含油废水在MBR池通过中空纤维膜拦截水体中的悬浮物,处理后的废水进入电催化氧化系统,而MBR拦截的悬浮物通过污泥泵回流到AO池前端;

步骤7)含油废水经过生化系统处理进入电催化氧化系统,水体中主要污染物被进一步去除,出水水质可达到北京市污水排放B级标准;

步骤8)气浮系统、水解酸化池和AO池产生的排放污泥由污泥压滤机处理,压滤液回流至隔油池进行重新处理。

步骤9)AO池和MBR池由鼓风机提供曝气。

步骤10)如果出水水质需达到净水标准,电催化氧化系统出水需进入反渗透膜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水处理工艺与传统工艺的不同之处在于:操作简便、高效快速的处理含油废水;可根据出水水质要求,灵活地与其他水处理工艺相结合;生化系统采用TWC生物蜡联合活性污泥处理废水,保证系统运行稳定,出水稳定达标,从而更具有实用性。

(发明人:任海飞;谢添)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