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2.11.01
申请日:2022.08.18
分类号:C02F9/08(2006.01)I;C02F101/16(2006.01)N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硝酸铵工业废水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硝酸铵工业废水和葡萄糖溶液混合,反应一段时间,过滤后得到脱硝废水;步骤二,将所述脱硝废水进行氨吹脱反应,脱氨后将废水送入污水厂处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硝酸铵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在氨吹脱工艺之前采用葡萄糖溶液和硝酸铵工业废水发生反应,在光照条件下,葡萄糖中的羟基和硝酸根离子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白色带状沉淀物,其可以掺入至有机肥中,做到废物利用。通过控制葡萄糖的用量,硝酸根离子的去除率可以达到70%以上,且去除过程中不产生有害气体,沉淀物废物可再利用,成本低廉且氮素去除率高,绿色环保,适宜于工业化连续生产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硝酸铵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硝酸铵工业废水和葡萄糖溶液混合,反应一段时间,过滤后得到脱硝废水;步骤二,将所述脱硝废水进行氨吹脱反应,脱氨后将废水送入污水厂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硝酸铵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硝酸铵工业废水中的硝酸根离子中氮含量为3-15g/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硝酸铵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硝酸铵工业废水中硝酸根离子和葡萄糖的摩尔比为(2.5-35):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硝酸铵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硝酸铵工业废水中硝酸根离子和葡萄糖的摩尔比为7.5: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硝酸铵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反应的时间为35-55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硝酸铵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反应的时间为48h。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硝酸铵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采用光催化,在光源照射下反应,所述光源为自然光或者日光灯。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硝酸铵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向所述硝酸铵工业废水中加入催化剂乙醇,每升硝酸铵工业废水中加入6-10mL乙醇;优选地,向所述硝酸铵工业废水中加入催化剂KOH,每升硝酸铵工业废水中加入0.3-0.7g的KOH。
9.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硝酸铵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硝酸铵工业废水中加入催化剂乙醇和KOH,每升硝酸铵工业废水中加入8mL乙醇和0.5g的KOH。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硝酸铵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吹脱反应具体为:向所述脱硝废水中加入碱液,在氨吹脱塔中将生成的氨气脱除;所述脱硝废水中的铵根离子和碱液的摩尔比为1:1.0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硝酸铵工业废水处理方法,用于解决目前的硝酸铵废水处理容易对大气造成污染,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硝酸铵工业废水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硝酸铵工业废水和葡萄糖溶液混合,反应一段时间,过滤后得到脱硝废水;
步骤二,将所述脱硝废水进行氨吹脱反应,脱氨后将废水送入污水厂处理。
在如上所述的硝酸铵工业废水处理方法,优选,所述硝酸铵工业废水中的硝酸根离子中氮含量为3-15g/L。
在如上所述的硝酸铵工业废水处理方法,优选,所述硝酸铵工业废水中硝酸根离子和葡萄糖的摩尔比为(2.5-35):1。
在如上所述的硝酸铵工业废水处理方法,优选,所述硝酸铵工业废水中硝酸根离子和葡萄糖的摩尔比为7.5:1。
在如上所述的硝酸铵工业废水处理方法,优选,步骤一中,所述反应的时间为35-55h。
在如上所述的硝酸铵工业废水处理方法,优选,步骤一中,所述反应的时间为48h。
在如上所述的硝酸铵工业废水处理方法,优选,步骤一中,采用光催化,在光源照射下反应,所述光源为自然光或者日光灯。
在如上所述的硝酸铵工业废水处理方法,优选,步骤一中,向所述硝酸铵工业废水中加入催化剂乙醇,每升硝酸铵工业废水中加入6-10mL乙醇;
优选地,向所述硝酸铵工业废水中加入催化剂KOH,每升硝酸铵工业废水中加入0.3-0.7g的KOH。
在如上所述的硝酸铵工业废水处理方法,优选,向所述硝酸铵工业废水中加入催化剂乙醇和KOH,每升硝酸铵工业废水中加入8mL乙醇和0.5g的KOH。
在如上所述的硝酸铵工业废水处理方法,优选,所述氨吹脱反应具体为:向所述脱硝废水中加入碱液,在氨吹脱塔中将生成的氨气脱除;所述脱硝废水中的铵根离子和碱液的摩尔比1:1.05。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硝酸铵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在氨吹脱工艺之前采用葡萄糖溶液和硝酸铵工业废水发生反应,在光照条件下,葡萄糖中的羟基和硝酸根离子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白色带状沉淀,白色带状沉淀物可以掺入至有机肥中,增加了有机质的含量和氮素含量,做到废物利用。
通过控制葡萄糖的用量,可以有效的去除硝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的去除率可以达到70%以上,且去除过程中不产生有害气体,沉淀物废物再利用,成本低廉且氮素去除率高,绿色环保,适宜于工业化连续生产使用。
(发明人:徐玉森;王宏武;蔺洪永;张杰;张晓威;马萌萌;王亚辉;范延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