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2.11.01
申请日:2022.09.28
分类号:B01D33/073(2006.01)I;B01D33/50(2006.01)I;B01D33/64(2006.01)I;B01D33/76(2006.01)I;C02F9/02(2006.01)I
摘要
本发明涉及过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油污水的分离装置,包括外壳、滤筒、集渣组件,外壳侧壁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第一进水口的口径大于第二进水口;滤筒竖直且可转动地安装于外壳内,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位于滤筒的轴线的两侧,使得滤筒在第一进水口的水流冲击下转动,第二进水口的水流对滤筒的外圆周进行反冲,促使滤筒外圆周附着的滤渣掉落;集渣组件包括传动轴和叶轮,传动轴竖直且随滤筒同步转动;叶轮可上下滑动且与传动轴同步转动地安装于传动轴,叶轮与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叶轮转动时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将滤渣挤压至叶轮与外壳的底部之间,减少滤渣占用的空间,且防止滤渣在外壳内漂浮导致的滤筒再次堵塞。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油污水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滤筒和集渣组件,外壳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和排水口,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从第一进水口进入的水流冲力大于从第二进水口处进入的水流冲力,排水口位于第一进水口上方;滤筒竖直且可转动地安装于外壳内,滤筒的上端位于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的上方且位于排水口的下方,滤筒的上端外圈与外壳内壁贴合,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均位于滤筒的左侧,并分别位于滤筒的轴线的前后两侧,使得滤筒在第一进水口的水流冲击下转动,第二进水口的水流对滤筒的外圆周进行反冲;集渣组件包括传动轴和叶轮,传动轴竖直且可转动地安装于外壳内,传动轴与滤筒同轴且随滤筒同步转动;叶轮可上下滑动且与传动轴同步转动地安装于传动轴,叶轮与传动轴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促使叶轮向下与外壳的底部贴合;叶轮随传动轴转动时将滤渣挤压至叶轮与外壳的底部之间;叶轮由套环和绕套环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叶片组成,套环可上下滑动且与传动轴同步转动地安装于传动轴;叶片一端与套环连接,另一端与外壳的内壁贴合,沿传动轴的转动方向,叶片的前端位于叶片的后端的上方,且任意相邻两个叶片中,位于前侧的叶片的后端位于后侧的叶片的前端的下方,使得相邻两个叶片之间在竖直方向上预留有间隙;叶片在转动过程中,滤渣从相邻两个叶片的间隙进入叶片与外壳的底部之间,且叶片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将滤渣挤压在外壳底部;叶片上设置有滤孔,进入叶片与外壳的底部之间的滤渣经叶片挤压出的水分和油脂从叶片上的滤孔排出;一种含油污水的分离装置,还包括排油组件,排油组件包括浮板、伸缩管和外接油管,浮板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大于油脂的密度,使得浮板漂浮于水和油脂的分界处;外接油管固定于外壳外;伸缩管竖直安装于外壳内,且伸缩管下端与浮板上表面连接,伸缩管上端与外接油管连通;伸缩管圆周面下端设置有抽油口;外壳内且排水口处设置有引导板和滤油布,引导板倾斜设置,引导板下端与排水口的下端固定连接,引导板的上端与外壳的内壁留有间距;滤油布固定于引导板上端与外壳之间,过滤后的水经滤油布过滤后从排水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水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渣组件还包括滤板、导料件和集料槽,滤板水平且固定安装于外壳内,滤板位于滤筒下方且叶轮上方;导料件安装于传动轴并随传动轴同步转动,导料件位于滤板上端面;集料槽固定于滤板和外壳的内壁之间,导料件随传动轴转动时将滤板上的滤渣引导至集料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水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料槽的底部为斜面,外壳侧壁还设置有第一排渣口,第一排渣口与集料槽底部斜面的最低位置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水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滤筒可上下滑动地安装于外壳内,滤筒与外壳通过第二弹性件连接,外壳内还设置有挡板,挡板与滤筒转动连接且随滤筒同步上下移动;初始状态下第二弹性件使滤筒的上端位于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的上方且位于排水口的下方,且挡板随滤筒位于第一进水口的上部;随着滤筒外周壁上附着的滤渣增多滤筒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挡板随滤筒向下移动封堵部分第一进水口,使第一进水口进水量减少,进而使滤筒转速降低,从而提高第二进水口的水流对滤筒的反冲效果;滤筒向下移动过程中滤筒的上端始终位于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水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滤筒的侧面呈上端大,下端小的锥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水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滤筒有由个侧板、一个底板和一个固定环组成,且多个侧板和一个底板均为滤网结构;固定环位于底板上方,多个侧板绕固定环周向均匀分布并依次连接围合出滤筒的侧面,侧板下端与底板连接,侧板上端与固定环连接;每个侧板的上端位于其下端的远离滤筒轴线的方向,每个侧板的中部向靠近滤筒轴线方向凹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油污水的分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在解决滤网堵塞时易造成滤网磨损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含油污水的分离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油污水的分离装置,包括外壳、滤筒和集渣组件,外壳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和排水口,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从第一进水口进入的水流冲力大于从第二进水口处进入的水流冲力,排水口位于第一进水口上方;滤筒竖直且可转动地安装于外壳内,滤筒的上端位于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的上方且位于排水口的下方,滤筒的上端外圈与外壳内壁贴合,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均位于滤筒的左侧,并分别位于滤筒的轴线的前后两侧,使得滤筒在第一进水口的水流冲击下转动,第二进水口的水流对滤筒的外圆周进行反冲;集渣组件包括传动轴和叶轮,传动轴竖直且可转动地安装于外壳内,传动轴与滤筒同轴且随滤筒同步转动;叶轮可上下滑动且与传动轴同步转动地安装于传动轴,叶轮与外壳之间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第一弹性件促使叶轮向下与外壳的底部贴合;叶轮随传动轴转动时将滤渣挤压至叶轮与外壳的底部之间。
进一步地,叶轮由套环和绕套环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叶片组成,套环可上下滑动且与传动轴同步转动地安装于传动轴;叶片一端与套环连接,另一端与外壳的内壁贴合,沿传动轴的转动方向,叶片的前端位于叶片的后端的上方,且任意相邻两个叶片中,位于前侧的叶片的后端位于后侧的叶片的前端的下方,使得相邻两个叶片之间在竖直方向上预留有间隙;叶片在转动过程中,滤渣从相邻两个叶片的间隙进入叶片与外壳的底部之间,且叶片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将滤渣挤压在外壳底部。
进一步地,叶片上设置有滤孔,进入叶片与外壳的底部之间的滤渣经叶片挤压出的水分和油脂从叶片上的滤孔排出。
进一步地,集渣组件还包括滤板、导料件和集料槽,滤板水平且固定安装于外壳内,滤板位于滤筒下方且叶轮上方;导料件安装于传动轴并随传动轴同步转动,导料件位于滤板上端面;集料槽固定于滤板和外壳的内壁之间,导料件随传动轴转动时将滤板上的滤渣引导至集料槽。
进一步地,集料槽的底部为斜面,外壳侧壁还设置有第一排渣口,第一排渣口与集料槽底部斜面的最低位置连通。
进一步地,滤筒可上下滑动地安装于外壳内,滤筒与外壳通过第二弹性件连接,外壳内还设置有挡板,挡板与滤筒转动连接且滤筒同步上下移动;初始状态下第二弹性件使滤筒的上端位于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的上方且位于排水口的下方,且挡板随滤筒位于第一进水口的上部;随着滤筒外周壁上附着的滤渣增多滤筒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挡板随滤筒向下移动封堵部分第一进水口,使第一进水口进水量减少,进而使滤筒转速降低,从而提高第二进水口的水流对滤筒的反冲效果;滤筒向下移动过程中滤筒的上端始终位于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的上方。
进一步地,滤筒的侧面呈上端大,下端小的锥形。
进一步地,一种含油污水的分离装置还包括排油组件,排油组件包括浮板、伸缩管和外接油管,浮板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大于油脂的密度,使得浮板漂浮于水和油脂的分界处;外接油管固定于外壳外;伸缩管竖直安装于外壳内,且伸缩管下端与浮板上表面连接,伸缩管上端与外接油管连通;伸缩管圆周面下端设置有抽油口。
进一步地,外壳内且排水口处设置有引导板和滤油布,引导板倾斜设置,引导板下端与排水口的下端固定连接,引导板的上端与外壳的内壁留有间距;滤油布固定于引导板上端与外壳之间,过滤后的水经滤油布过滤后从排水口排出。
进一步地,滤筒由多个侧板、一个底板和一个固定环组成,且多个侧板和一个底板均为滤网结构;固定环位于底板上方,多个侧板绕固定环周向均匀分布并依次连接围合出滤筒的侧面,侧板下端与底板连接,侧板上端与固定环连接;每个侧板的上端位于其下端的远离滤筒轴线的方向,每个侧板的中部向靠近滤筒轴线方向凹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含油污水的分离装置通过设置大小不同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且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分别位于滤筒的轴线的两侧,使得滤筒在第一进水口处和第二进水口处水流的冲击下均有转动的趋势,且转动方向相反,但由于第一进水口处的水流大于第二进水口处的水流,使得滤筒在第一进水口的水流冲击下转动,第二进水口的水流对滤筒的外圆周进行反冲,促使滤筒外圆周附着的滤渣掉落;采用非接触式的方式冲洗滤筒上粘附的滤渣,避免对滤筒的外表面产生磨损。
进一步地,叶轮在传动轴的传动下随滤筒转动时,在第一弹性件的顶推下将滤渣挤压至叶轮与外壳的底部之间,减少滤渣占用的空间,且防止滤渣在外壳内漂浮导致的滤筒再次堵塞。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排油组件抽出漂浮于水面的油污,抽出的油脂可用于加工肥皂或堆肥。
进一步地,随着滤筒外周壁上附着的滤渣增多滤筒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挡板随滤筒向下移动封堵部分第一进水口,使第一进水口进水量减少,进而使滤筒转速降低,从而提高第二进水口的水流对滤筒的反冲效果,进一步减少滤筒上滤渣的附着。
(发明人:张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