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餐饮废水预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21-5-13 9:27:0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 20201121 

公开(公告)日 20210209 

IPC分类号 C02F1/78; B01J23/89 

摘要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餐饮废水预处理方法,采用废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所述废水处理设备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内的处理罐,所述处理罐的底部设有进水管和微纳米臭氧气泡发生器,所述处理罐的中部设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中的填料颗粒为臭氧催化处理剂;所述处理罐的上部设有排水管;所述处理罐的外侧套设有电磁发生器,所述电磁发生器和填料层正对。该方法能够使餐饮排放污水排放达标。 

1.pn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餐饮废水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废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所述废水处理设备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内的处理罐,所述处理罐的底部设有进水管和微纳米臭氧气泡发生器,所述处理罐的中部设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中的填料颗粒为臭氧催化处理剂;所述处理罐的上部设有排水管;所述处理罐的外侧套设有电磁发生器,所述电磁发生器和填料层正对; 

填料层的体积和每分钟的处理量的关系是8-12:1; 

每立方米的废水中所用的臭氧的流量大于40g/m3; 

电磁发生器的磁场强度为0.1-0.5T; 

所述臭氧催化处理剂包括硅藻土基多孔填料和负载在多孔填料中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稀土氧化物;所述过渡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钛、氧化镍中的一种;所述稀土氧化物为氧化镧或氧化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饮废水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的COD值为1000-18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餐饮废水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的位置设有用于检测废水的COD值的传感器,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和传感器、电磁发生器电连接; 

当废水的COD值低于1000时,所述电磁发生器不工作; 

当废水的COD值高于1000时,所述电磁发生器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饮废水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颗粒的粒径为1-1.5cm;所述废水在处理之前调节至pH值为7.5-8.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餐饮废水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藻土基多孔填料中含有1‰-3‰的纳米银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饮废水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颗粒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得到: 

步骤1:制备硅藻土基多孔填料:将硅藻土、碳粉、粘合剂、水混合后,球磨制粒; 

步骤2:将颗粒送入高温电阻炉中进行煅烧,煅烧分为三个阶段:升温至300-350℃,保温1-2h,再升温至700-750℃,保温1-2h,最后缓慢降温至常温得到填料颗粒; 

所述硅藻土、碳粉、粘合剂的重量比例分别为:100:3-5:5-10; 

步骤3:将填料颗粒浸入含有过渡金属盐和稀土盐的溶液中,浸渍一段时间后取出并送入高温电阻炉中进行二次煅烧,煅烧温度为550-6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餐饮废水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还添加有相当于硅藻土、粘合剂总重的1‰-3‰的纳米银粉;所述步骤1中的碳粉为碳纳米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餐饮废水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的比表面积为200-400m2/g。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餐饮废水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藻土筛分到10μm以下后再与其他原料混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餐饮废水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为:将碳粉、纳米银粉先进行混合,然后再将混合物与硅藻土进行混合,最后加入粘合剂,待所有粉剂混合均匀后加入水搅拌均匀成为泥状:所述碳粉和纳米银粉进行混合的方法为:将纳米银粉缓慢的加入到碳粉中,在磁力搅拌器的作用下进行搅拌。 


说明书  

一种餐饮废水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餐饮废水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各种污水处理工艺中,有机物的去除现有技术中有采用臭氧进行处理,臭氧会产生活性羟基,会使有机物分解,降低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 

CN201910280822.2公开了一种臭氧-负载型催化剂协同反应的污水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待处理污水中投入混凝剂和助凝剂并搅拌,形成含微絮团的水体;(2)向经步骤(1)处理后的含微絮团的水体中通入高密度纳米气泡,用刮泥机除去微絮团,与水体分离;(3)将步骤(2)中分离得到的水体输送入催化氧化塔,利用射流器将臭氧与催化氧化塔的高压回水混合,进入催化氧化塔,循环投加臭氧,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催化氧化反应;催化氧化塔中装填的催化剂为活性组分为过渡金属氧化物,载体为氧化铝和/或陶粒的负载型催化剂。 

餐饮行业中,非高峰时间的餐饮废水中COD值为400-1000;高峰时段废水的COD值为1000以上。 

一般来说,排至管网的废水的COD值要低于500,1类水排放标准为100。 

针对餐饮行业来说,需要开发出一种适用于餐饮业的废水处理方法,以使排放废水达标。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饮废水预处理方法,该方法能够使餐饮排放污水排放达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餐饮废水预处理方法,采用废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所述废水处理设备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内的处理罐,所述处理罐的底部设有进水管和微纳米臭氧气泡发生器,所述处理罐的中部设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中的填料颗粒为臭氧催化处理剂;所述处理罐的上部设有排水管;所述处理罐的外侧套设有电磁发生器,所述电磁发生器和填料层正对; 

填料层的体积和每分钟的处理量的关系是8-12:1; 

每立方米的废水中所用的臭氧的流量大于40g/m3; 

电磁发生器的磁场强度为0.1-0.5T; 

所述臭氧催化处理剂包括硅藻土基多孔填料和负载在多孔填料中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稀土氧化物;所述过渡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钛、氧化镍中的一种;所述稀土氧化物为氧化镧或氧化钇。 

在上述的餐饮废水预处理方法中,所述废水的COD值为1000-1800。 

在上述的餐饮废水预处理方法中,所述进水管的位置设有用于检测废水的COD值的传感器,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和传感器、电磁发生器电连接; 

当废水的COD值低于1000时,所述电磁发生器不工作; 

当废水的COD值高于1000时,所述电磁发生器工作。 

在上述的餐饮废水预处理方法中,所述填料颗粒的粒径为1-1.5cm;所述废水在处理之前调节至pH值为7.5-8.5。 

在上述的餐饮废水预处理方法中,所述硅藻土基多孔填料中含有1‰-3‰的纳米银粉。 

在上述的餐饮废水预处理方法中,所述填料颗粒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得到: 

步骤1:制备硅藻土基多孔填料:将硅藻土、碳粉、粘合剂、水混合后,球磨制粒; 

步骤2:将颗粒送入高温电阻炉中进行煅烧,煅烧分为三个阶段:升温至300-350℃,保温1-2h,再升温至700-750℃,保温1-2h,最后缓慢降温至常温得到填料颗粒; 

所述硅藻土、碳粉、粘合剂的重量比例分别为:100:3-5:5-10; 

步骤3:将填料颗粒浸入含有过渡金属盐和稀土盐的溶液中,浸渍一段时间后取出并送入高温电阻炉中进行二次煅烧,煅烧温度为550-600℃。 

在上述的餐饮废水预处理方法中,所述步骤1中还添加有相当于硅藻土、粘合剂总重的1‰-3‰的纳米银粉;所述步骤1中的碳粉为碳纳米管。 

在上述的餐饮废水预处理方法中,所述碳纳米管的比表面积为200-400m2/g。 

在上述的餐饮废水预处理方法中,所述硅藻土筛分到10μm以下后再与其他原料混合。 

在上述的餐饮废水预处理方法中,所述步骤1具体为:将碳粉、纳米银粉先进行混合,然后再将混合物与硅藻土进行混合,最后加入粘合剂,待所有粉剂混合均匀后加入水搅拌均匀成为泥状:所述碳粉和纳米银粉进行混合的方法为:将纳米银粉缓慢的加入到碳粉中,在磁力搅拌器的作用下进行搅拌。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 

(1).本发明的方法采用带电磁发生器的处理设备进行污水处理,电磁场可提高水体极性,对于臭氧羟基化更为有利,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对于COD值超过1000时,可有效的将废水中的COD控制在500以下。 

(2).本发明采用微纳米气泡和臭氧催化剂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高废水中COD的分解效率。 

(3).本发明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稀土氧化物搭载在硅藻土基填料中,可活化臭氧,形成羟基自由基,提高对于废水中COD的分解效率。 

(4).本发明在填料制备过程中,采用碳粉作为成孔剂,其成孔率高,特别是采用纳米碳管作为成孔剂,能够将纳米银粉均匀的吸附在纳米碳管周围,在和硅藻土混合后,纳米银粉能够均布在空隙表面,其能够和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稀土氧化物协同,进一步提高COD的分解效率。 

(发明人:宁小飞;简陈生;任国庆;刘静;张武建;邬顺心;袁炳发;龙其芬 )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