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湖北省“十二五”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

发布时间:2013-8-27 10:43:0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十二五”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时期,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时期。为建立农村清洁生产生活方式,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生产生活废弃物造成的脏、乱、差局面,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促进我省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成效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各地按照《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十一五”计划》的要求,共同努力,扎实工作,在农业环保立法上、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督监测和分类管理、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农业外来入侵生物防治、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清洁工程示范建设的等一系列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实现湖北省农业与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农业资源环境管理逐渐步入法制化轨道

  随着国家《农业法》、《草原法》、《渔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尤其是2006年出台了新修订的《湖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各级政府对农业环保的认识提高,广大群众的农业环保意识增强,依法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的氛围逐步形成。全省有38个县市出台了农业环保规范性文件,部分县市还制定了重点区域环境管理办法。全省农业环境管理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已达601人。2005—2010年,共调处农业污染事故556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300多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法制化管理。

  (二)农产品及其产地环境管理得到强化

  几年来,为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我省组织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与产品、绿色食品产地、优势农产品区域、大中城市郊区、污灌区等农业环境质量调查和监测,获得了大量数据。开展了农产品产地环境控制与安全技术标准研究,编制了《水稻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847-2005)和《油菜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846-2005)两项国家农业行业技术标准。参与制定了《全国农产品产地安全质量等级划分指南》等相关技术规程和标准。尤其是自2009年起,在大冶市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与分类管理试点工作,为全国农产品产地实行分级管理提供了经验。同时,为保障农产品质量,保障“米袋子”、“菜篮子”安全,重点开展了省内中等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和无公害农产品检测,全国主要大中城市蔬菜、水果、茶叶和食用菌中农药残留及重金属例行检测,全省大中城市郊区、工矿企业区、污水灌区产地安全普查和转基因农产品成分检测等五大类监测工作,几年来年完成了近万个农产品及产地样品的监测,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农村清洁工程示范建设进展顺利

  2005年以来,在农业部的统一部署下,启动了农村清洁工程建设试点。农村清洁工程列入2006、2007、2008年湖北省委1号文件。《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立法形式明确要加强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在一些地方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已经成为“一把手”工程,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各地针对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的技术“瓶颈”,积极组织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进行联合攻关,开发出了一系列较为成熟的生活垃圾、污水、人畜粪便处理工艺与配套设备,为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围绕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内容,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水平,各地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涌现了一批成熟的技术模式。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实现了家园清洁、田园清洁和水源清洁,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农村生活方式和农村社会服务方式的转变,带动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和乡村旅游发展,改变了农村脏乱差面貌,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经过5年建设,湖北省已建成了125个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

  (四)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和外来入侵生物防治取得初步成效

  不断建设完善全省农业野生植物保护体系,在三峡库区、大别山区、神农架林区、武陵山区、幕阜山区等五大资源富集区,重点针对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172个农业野生植物物种进行了全面普查,获得了极有价值的资料。在全省已建成13个农业野生植物保护点,居全国第二。其中,原生境保护点12个,保护物种涉及莼菜、野大豆、野莲、金荞麦、野菱、粗梗水蕨、兰花、中华猕猴桃等8种农业野生植物,保护面积约为5000多亩。并承担了全国农业环保系统第一个农业野生植物异位保存圃建设工作,收录了130多种各类农业野生植物入圃保护,初步形成了以原位保护和异地保护为核心的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机制。

  以实施农业部“十省百县”行动计划为契机,组织全省构建管理体系,针对豚草、紫茎泽兰、水花生、水葫芦、福寿螺等10多种危险性农业入侵生物进行了普查,初步掌握了其分布区域、危害面积等情况,建立农业外来入侵物种信息数据库建设,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开展了外来入侵物种集中灭除,举办各类宣传和培训活动58次,培训3000多人次,广泛发动群众,动员了100万余人次,铲除、治理面积达20多万亩,在三峡库区建立紫茎泽兰监控点15个,在重点区域建立外来入侵生物综合防治示范区30个。并配合大专院校,以水花生、豚草、紫茎泽兰为重点防治物种,开展了外来入侵物种的综合防治、资源化利用等研究工作。

  (五)圆满完成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

  据统计,2007年以来,全省农业部门组织普查人员9300多人,开展技术培训与宣传1600多场次,填报表格38万套,759名工作人员录入数据近2个月。对19.5万个农业源普查所得1200多万条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整理,编写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31万字,基本摸清了全省农业源污染物包括COD、总氮、总磷、农药残留等产生及排放情况,区域分布状况,对指导我们今后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省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省农业厅等12个农业部门单位获国务院授予的先进集体称号,120多人获国务院授予的先进工作者称号。省环保站等21个农业部门单位获省里授予的先进集体称号,200多人获省里授予的先进工作者称号

  (六)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稳步推进

  依托农业环境管理监测网络,针对危害较重、影响面较大的农业环境问题,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先后开展了“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以及三峡库区等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与监测,初步掌握了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状况和变化趋势。形成了《长江三峡工程农业生态与环境监测子系统》和《长江三峡工程农药、化肥污染源监测子系统》两个技术报告,建立了三峡工程蓄水前库区农业生态环境、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数据库。2007年,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组织实施了湖北省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对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和重点区域农村生活源进行全面普查,建立了一批定位监测点,摸清了农业污染源底数。在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等重点流域建立了综合防治示范区,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应用等方面探索出了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另外,《全国新增1000亿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已经把农业环保工程纳入其中,重点建设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实施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工程。

  二、湖北省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条件分析

  (一)基础资源与环境现状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地跨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16′47″,东邻安徽,南界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北与河南毗邻。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4%,居全国第十六位。耕地面积3926.64千公顷,居全国第十三位。全省地势大致为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在全省总面积中,山地占56%,丘陵占24%,平原湖区占20%。境内除长江外,另有中小河流1193条,河流总长3.5万公里,其中河长在100公里以上的河流41条。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称,现存面积3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约320个,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洪湖、长湖、梁子湖、斧头湖。湖北地处亚热带,全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全省大部分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为85-114千卡/厘米2,多年平均实际日照时数为1100-2150小时,年平均气温15-17℃,无霜期在230-300天之间,平均降水量在800--1600毫米之间。虽然雨量充沛,但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易出现南涝北旱,形成鄂北岗地的“旱包子”和江汉平原的“水袋子”。湖北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12种、野生植物131种。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三峡库区、神农架林区、大别山脉、鄂西北山区等地。三峡库区天然分布有珍稀濒危植物40种。

  (二)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面临的新挑战

  ——农业环境保护形势不容乐观。“十一五”期间,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业科技得到广泛应用,农业稳步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农户经济状况普遍改善,农村社会事业明显改观。但是,农业在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的同时,也存在着发展模式粗放、结构不尽合理、资源消耗大、浪费严重、污染加剧等突出问题,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工业“三废”排放造成的农业环境污染正在由局部向整体蔓延。污水灌溉面积逐年增加,达到500多万亩。遭受不同程度大气污染的农田面积达400万亩,全省基本农田土壤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其次,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随意堆弃和排放造成农村环境恶化。在农村地区,产生的生活垃圾基本没有收集和处理,随意堆弃,成为蚊蝇孳生的污染源。农村生活污水多数随意排放,在一些地区成为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第三,农业面源污染加剧。据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数据,农业污染源指标从全省来看,COD排放量占全省排放总量的35.7%,总氮排放占全省排放总量的58.25%,总磷排放占到全省排放总量的67.7%;每年我省仅猪、牛、鸡三大类畜禽粪便年总排放量2亿吨左右,70%没有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每年产生4000多万吨左右的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不到40%,废弃的秸秆堆放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有的甚至在田间付之一炬,既浪费了资源,又造成了环境污染;2010年化肥年用量已经达到327万多吨,氮肥当季利用率仅35%左右。农药年使用量5.05万多吨,利用率仅30%左右。

  ——农业野生生物资源破坏和流失严重。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环境污染加剧,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破坏相当严重,分布范围和面积萎缩。我省野生植物有50多个物种处于濒危状态,与1980年相比,我省宜昌橙、野大豆、中华猕猴桃等物种破坏程度均已超过50%,尤其是宜昌橙,70%以上的分布点和分布面积遭到破坏。在最近一次长江豚类资源调查中,未能发现我省特有的水生哺乳白鳍豚,长江江豚数量也比1991年下降50%以上;其他许多我省特有水生生物,如鼋、白鲟、鲥鱼等鱼种类生存状况堪忧。世界各国都已认识到野生植物资源在国际农业贸易竞争中的战略地位,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凭借雄厚的经济和科技实力,采取各种手段大肆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对农业基因资源进行分子评价并对其中的优异基因实施专利保护,不仅可以使窃取别国生物资源合法化,而且使生物资源拥有国在利用本国的资源时变成非法,使资源拥有国丧失参与世界“基因大战”的能力。加强农业野生生物资源保护是应对日趋激烈生物资源争夺战、保护国家战略性资源的必然选择。

  ——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十分突出。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全球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外来有害生物导致的生物入侵问题日趋严重。据统计,入侵我省的外来物种有56种,其中动物16种,植物40种。近10年新入侵的外来入侵物种至少有5种。大部分外来物种入侵后,生长难以控制,排挤其他生物的生存,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导致原有生物群落的衰退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外来物种的入侵直接危害农田、园艺、畜牧和水产业,给农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外来物种常常引起国与国之间的贸易磨擦,成为贸易制裁的重要借口或手段,影响农产品的出口。外来入侵物种还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如:豚草花粉造成的“枯草热”对人类健康带来了危害。

  ——农业湿地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破坏严重。由于人们对千万年来自然形成湿地的重大生态与经济、社会价值认识不足,随意开垦、侵占,农业湿地不断减少。全省稻田面积近40年减少40多万公顷,50年来湖北省的湖泊锐减了2/3,目前100亩以上的湖泊只剩下574个。小型水库、池塘等农田排灌系统严重淤积,农田生态系统质量下降,抗御旱涝灾害和净化水质的生态能力显著降低。农业湿地生物资源因过度开发利用,造成生物多样性破坏严重,水生生物资源的衰退现象十分严重,湿地生态系统失衡,处于濒危状态的珍稀水生野生动植物持续增加。白暨豚、白鲟、中华鲟已是濒危物种,长江鲟鱼、银鱼等经济鱼种种群数量十分稀少。大量的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与1980年相比无论分布点数量还是分布面积都显著减少,尤以粗梗水蕨、莼菜消失情况最为严重。利川市原有的26个莼菜原生分布点目前仅剩2个。

  (三)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新机遇

  ——现代农业建设战略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带来了发展新机遇。“十二五”期间,我省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重点,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农业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社会基础产业,农业的产业特性决定了,农业是一个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依赖性很强的产业。一方面,农业生产活动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很大;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投入品生产需要消耗大量资源能源。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障农产品产地质量安全,就是在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注重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有机结合,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受能力,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然要求。

  ——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为农村资源与环境保护突破性发展带来了机遇。农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领域,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是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与手段之一。我省已被确定为编制发展低碳经济试点实施方案的5个试点省市之一和温室气体排施清单编制的7个试点省份之一。在“十二五”碳减排的压力下,以生态农业、循化农业和低碳农业技术为主的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新农村建设持续深入推进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带来了机遇。“十二五”将是实现我省新农村建设提出的“3年实现明显变化、5年至7年实现大变化”目标的关键时期。新农村建设要求村容村貌整洁、卫生、文明等。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提出: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开展垃圾集中处理,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改变村容村貌,建设新农村”。中央连续下发的1号文件都把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整治农村环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明确提出“加快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推进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的综合治理和转化利用”。以农村清洁工程为重点项目的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措施。“十二五”时期将是我省农村产业结构、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届时,种植业比重将会有所下降,但会向“无公害、有机农业、绿色经济”等模式转变。然而工业和城市“三废”对农业的污染正在由局部向整体蔓延,严重威胁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直接影响着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管理,严格控制外源污染,强化监测预警,对农产品产地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开展农产品产地污染修复治理,从源头控制农产品污染,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措施。

  ——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利于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快速发展。“十二五”时期是农村加快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以及农民文明程度与意识的提高,农民迫切需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对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将快速提高,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必将倍受重视,这将有力地促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为核心的农业环保产业的发展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切实把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业竞争力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的重要措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坚持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和防治,强化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督监测和分类管理。加强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原位保护、异地保存和鉴定评价,对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实行专利保护。加大外来入侵物种应急灭除力度,建立监测预警体系,防控外来入侵物种扩散和蔓延,切实保护好农业资源环境,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的原则。按照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现状和特点,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坚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优先安排在重点区域,选择重点对象,实施重点工程,尽快见效。

  ——坚持科技先导,科研、生产、管理密切结合。依靠科技创新,强化技术支撑。实行生产、生态、生活相结合,寓生态建设于富民之中。

  ——坚持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的原则。根据我省省情,按照轻重缓急,有计划、分步组织实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项目。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推广各类低碳农业技术,使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创建生态农业示范县10个,各类示范村、基地(园区)100个,推广应用生态农业技术200万亩;在全省建成农村清洁工程200处,实施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工程,逐步建立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产品产地安全定点监测网络,建设生态拦截沟100万米,建设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中心1个,农田定点监测小区110个;实施农业湿地保护工程,建设各级湿地监测中心8个,40个湿地野外观测站,实施湿地保护、恢复与治理工程20个;抢救性收集农业野生植物资源1000份,建立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20个;摸清外来入侵物种底数,对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进行综合治理,建设1个区域性外来物种风险评估监测中心,1个综合防治技术试验基地和46个综合防治示范区,构建科学完善的预防与防治体系。

  四、重点任务与布局

  (一)发展生态农业

  结合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工作,开展全省生态农业“两圈两带”的宏观布局建设,组织生态农业示范县、示范村、示范基地的创建工作,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全省蔬菜标准园、水果标准园和茶叶标准园的建设工作,大力推广各类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从量比关系、控配方式、品种衔接、技术整合等方面,促进生态农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布局:在武汉两型社会城市圈,主抓都市生态农业模式建设。以武汉市东西湖区红石榴村、鄂州市三山村为示范,在1+8城市圈,组织建设2个生态农业示范县、10个生态农业示范村,促进城郊型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

  在鄂西生态旅游圈,主抓山区立体生态农业模式建设,以利川市、恩施市为重点,推广节能减排型生态农业技术模式,促进生态旅游观光型农业发展。

  在长江生态经济带,三峡库区侧重“猪沼果(菜)”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推广和创建;江汉平原侧重立体种养生态农业模式推广,主推以“稻-草-菇”为重点的秸秆综合利用生态农业模式;工矿污染区主推污染土壤生态修复和治理的生态农业示范,重点抓好大冶市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和修复。

  在汉江生态经济带,配合南水北调工程,主抓库区生态移民和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重点推广“脱氮沟”、“果草鸡”等生态农业技术模式,扩大规模,提高效益。

  (二)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开展垃圾集中处理,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大力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以自然村为单元,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田园清洁设施、家园清洁设施等,对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等生产生活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配套推广节肥、节药、节水等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建立农村物业服务站,构建农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通过实施农村清洁工程,项目村实现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利用率达到80%以上,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人畜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90%以上。村内实现垃圾定点存放、畜禽圈养,无柴草乱垛、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村容整洁、道路硬化、庭院美化;普及化肥、农药合理使用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无害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布局:以武汉城市圈、省脱贫致富县市、库区及西部山区为建设重点,在200个自然村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示范建设。

  (三)强化农产品产地安全监督监测和分类管理

  加大农产品产地安全监测力度,采用大尺度网格布点方式进行产地安全状况调查监测,摸清底数,建立农产品产地安全档案,对农产品产地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同时,通过在全省不同地区常规定点监测点,逐步建立定位监测网络,开展农产品产地安全动态监测,及时掌握产地安全变化动态,建立农产品产地安全动态监管机制。

  布局:集中力量对优势农产品区域、大中城市郊区“菜篮子”基地等重要农产品产地,以及工矿企业区周边、污水灌区、大中城市郊区等重点区域进行详查,

  (四)着力抓好农业面源污染监督监测与防治

  在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农业面源污染定位监测点,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定点监测,掌握农业面源污染变化趋势。实施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工程。根据《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围绕全省水稻增产任务,加强县级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站建设,建设和完善农业污染防治基础设施,以水稻田为突破口,对农田排水沟渠进行生态改造,改善净化稻田退水水质,对农田损失的养分进行有效拦截,促其循环再利用,建设农田面源污染定位监测点,全面提升我省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监控和治理能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研制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参照发达国家的做法,将补贴与农民采取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措施挂钩,对采用配方施肥、化肥深施、施用有机肥等肥料合理使用技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的农户,以及对畜禽粪便进行资源化处理利用的养殖场进行适当补贴,鼓励农户采用清洁生产方式,从源头上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的发生,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布局:在粮食增产大县、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等重点区域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示范。

  (五)切实保护好农业野生植物资源

  在全省范围内对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的49个和拟列入第二批的191个(共240个)农业野生植物物种开展系统调查,查清每个物种的分布范围、地理位置、居群数量、生态环境和濒危状况,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对所有调查的居群进行定位,全面掌握我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状况。优先支持建设对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处于濒危状态、亟需保护的重点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建立主要野生植物资源异位保存圃,开展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抢救性收集,并对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功能基因进行标记和开发利用,对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实行专利保护。

  布局:全省适宜区域。

  (六)积极防治外来物种入侵

  组织开展外来入侵物种现状调查,摸清主要外来入侵物种种类、数量、分布和危害等情况,建立信息数据库。建立外来入侵物种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网络,强化监测预警,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扑灭。对新传入、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组织开展应急灭除。广泛发动群众,采取化学、物理、生物等措施,对外来入侵物种进行综合治理,防止进一步扩散和蔓延。要积极研制、筛选防治外来入侵生物的化学和生物药剂、施药器械等技术与设备,为外来入侵物种防治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要加大外来入侵物种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等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力度,探索外来入侵物种防治新途径。

  布局:在三峡库区建立紫茎泽兰监测点16个,在三峡库区、丹江库区及其它重点区域建立豚草、水花生等外来入侵生物的综合治理示范区30个。

  (七)保护农业湿地生态系统

  农业湿地不但拥有丰富的野生生物、土地、水、旅游和文化资源,还具有重大的生态服务功能。要依靠政策、投入与科技,以抢救性保护和生态恢复为重点,全面开展可持续利用,加强省、市、县监测、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使农业湿地与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实现农业湿地区生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布局:重点农业湿地区、重要湿地的环湖区与浅水滩涂区域。

  五、重点工程

  (一)生态农业工程。

  ——高效生态农业技术示范。重点为秸秆养菌技术模式示范、畜禽生态养殖技术(生态发酵床)示范、地膜回收技术示范、菜地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示范。有效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循环农业示范工程。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延伸农业产业链为重点,拓展农业产业化空间,打造产品加工循环模式、废弃物质循环模式、区域产业循环模式、观光农业休闲模式等农业产业化园区,在发展循环农业产业的同时,逐步恢复农业生态功能。

  (二)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工程

  以水稻田为突破口,通过工程措施,对农田损失的养分进行有效拦截,促其循环再利用,改善净化稻田退水水质,保障农产品质量和环境生态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对农田排水沟渠改造为生态拦截沟,具体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沟底建设、沟壁改造、植物种植和拦截坝建设。

  (三)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工程

  ——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工程。在农业野生植物丰富和生态脆弱区,实施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建立原生境保护区(点),通过建设看护房、围栏、标志牌、田间工程以及必要观察记载仪器设备等设施,重点保护野生大豆、野生莼菜、野菱、野莲等珍稀物种,促进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外来入侵生物防治工程。在外来生物入侵严重区域,建设外来入侵生物预警监控和综合防治示范区,有重点地采取紫茎泽兰、豚草、水花生、烟粉色、稻水象甲等外来入侵生物的监测、防治和综合利用措施,防止外来入侵生物的扩散和蔓延;建设区域性外来物种风险评估监测中心和综合防治技术试验基地,开展外来物种源头控制、科研与管理工作。

  (四)农业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示范工程

  ——农业湿地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在重点湿地区域建设农业湿地野外观测站,及时准确地掌握农业湿地现状及动态变化,为保护利用农业湿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湿地综合利用示范建设。在重要湿地周边和浅滩区农牧渔业利用强度大,不适宜建立湿地保护区的区域,发展立体高效生态农业,建立农牧渔一体化综合利用示范区。加强农业湿地综合管理,合理开发湿地资源,采取生态清淤、植被恢复、增殖放流、人工鱼礁、饲草料种植、配方施肥等措施,实施清洁生产,建立健康种养殖模式,实现农业湿地可持续性利用。

  ——农业湿地生态补偿项目。在重要湿地区域划定保护区、环湖区和上游集水区等生态功能区,建立农业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对在湿地分布区内实施退耕还湖、退牧还湖还草、退渔还湖,在环湖区和上游集水区发展有机农业、健康种养殖、实行清洁生产技术的生产者或企业给予补偿,推行禁牧、禁渔期补贴制度。

  (五)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示范

  ——家园清洁设施:主要包括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农村四改配套设施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利用池建设、分户生活垃圾收集设备购置以及生态庭院建设等。

  ——田园清洁设施:主要包括农田废弃物收集池、农村废弃物发酵处理池、生态拦截沟等。

  ——村级公共清洁设施:主要包括农村物业服务站建设、生活垃圾中转设施建设、村容整治与公共环境美化等。

  (六)农业资源与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工程

  ——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建设。在粮食增产大县、长江中上游、汉江流域和丹江库区等重点区域县、市,围绕着面源污染治理目标,以构建农业面源污染定点监督监测网络为重点,通过改造一定规模的试验用房,配备、购置必要的采样及检测仪器和车辆,加强县级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体系建设,提高工作能力与水平。

  ——农业湿地保护体系建设。加强农业湿地监管能力建设,建设省级农业湿地监测监控中心、区域性农业湿地监测中心,基本形成覆盖全省主要农业湿地的监测网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性、全局性和战略性任务。要积极争取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明确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争取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争取当地发改委、财政等部门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落实项目建设,保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的机构编制、工作经费、办公条件,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在具体措施上,明确项目负责人,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位、任务到位;明确项目实施内容、推广规模和技术经济指标,保证项目验收有依据、考核有指标;明确项目进度安排,定期考核,确保项目如期执行、按期完成;明确资金使用方向和范围,专帐管理、专款专用。

  (二)健全法规,完善制度

  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农产品产地安全办法》等法律法规,积极出台相关制度,修改和制定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要规范执法程序,加大执法力度,做到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三)健全机构,强化管理

  从省到重点地区(县),农业部门要建立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管理和技术服务体系,形成职责分明、运转协调、反应迅速的组织保障系统,明确责、权、利,防止职责“缺位”,切实履行好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责。

  (四)制定政策,加大投入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制定投资、税收和价格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社会、企业和农民投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此外,采取措施,吸引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对我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事业的投入。

  (五)依靠科技,强化支撑

  加强科技创新,着力对水、土、气和生物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态恢复与重建、外来入侵物种风险评估与防治等关键技术进行科技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中的支撑作用。(远安县发展改革局)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