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水质改良净化处理工艺

发布时间:2021-4-13 9:29:3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 20201122 

公开(公告)日 20210205 

IPC分类号 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质改良净化处理工艺,涉及水处理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现有的无法针对不同污染程度的水源进行净化,水处理效果一般,导致能源效果过大,净化处理效率低的问题。包括如下步骤:S1:将部分污水引流至水泵房中;S2:在泵房内部将污水进行初步检测,将初步过滤后的污水从泵房中导入絮凝池中;S3:在絮凝池中,加入絮凝剂;S4:将滤网滑入絮凝池中,将污水上方漂浮的悬浮物取出;S5:抽出的水分排入生物池中,进行生物净化;S6:净化后的水分导入沉淀池;S7:过滤后的水分通过水泵导入排水井内部排出,根据水源类型选择曝气机和电解反应器;S9:使用电解反应器对水源进行电解反应,将药剂加入曝气机中对水源进行表面曝气。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质改良净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部分污水引流至水泵房中,引流通道中安装多个粗格栅,将粗格栅中阻隔的泥沙进行检测分析,进行初步过滤; 

S2:在泵房内部将污水进行初步检测,将初步过滤后的污水从泵房中导入絮凝池中,在导流同道中安装多个细格珊,将细格珊中阻隔的泥沙进行检测分析,进行二次过滤; 

S3:在絮凝池中,加入絮凝剂,将污水中的悬浮物成团,使粒子的沉降,使污水进行固液分离; 

S4:将滤网滑入絮凝池中,将污水上方漂浮的悬浮物取出,下压隔板,将下层粒状物与水分分隔,将水分进行抽出; 

S5:抽出的水分排入生物池中,先进行二次检测,进行数据监控,针对检测结果,进行生物净化; 

S6:净化后的水分导入沉淀池,沉淀后,放入活性炭吸附层至沉淀池出口处,进行三次过滤; 

S7:过滤后的水分通过水泵导入排水井内部排出,在水泵的连接管道内部安装多层滤膜,进行最终过滤; 

S8:将部分污水中的污染成分检测分析后,针对水源制备生物药剂以及絮凝剂,根据水源类型选择曝气机和电解反应器; 

S9:使用电解反应器对水源进行电解反应,将药剂加入曝气机中对水源进行表面曝气,曝气后,将絮凝物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改良净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格栅和细格珊均采用框型筛板,框型筛板的两侧均安装有滑槽,且框型筛板通过滑槽卡入引流通道,且所述粗格栅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粗格栅的上端均安装有螺纹丝杠,且螺纹丝杠与粗格栅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改良净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的絮凝池的内部下方设置排料斗,且排料斗的内部设置有阀门,所述S4中的滤网的两侧通过滑索与絮凝池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质改良净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5,包括如下步骤: 

S5-1:将水分导入后,可先将阀门打开,絮凝池中的沉淀物排出; 

S5-2:排出后,导入泵房中的水分导入絮凝池内; 

S5-3:将絮凝净化后的水分进行二次检测,检测结果与第一次检测结果对比,使用大数据进行类比,选取对应的生物菌,进行生物净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改良净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包括如下步骤: 

S6-1:将沉淀池内部撒入沉淀剂,静置6h; 

S6-2:根据沉淀池清水出口位置,制备活性炭吸附层,将制备好的活性炭吸附层固定在出水口处,并在活性炭吸附层的外表面设置弧形挡板,且弧形挡板的方向与出水口的方向相同; 

S6-3:打开沉淀池的阀门,将清水排出沉淀池,水分经过活性炭吸附层外部的挡板减缓流出速度后,排出出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改良净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7中的滤膜采用纳滤膜和超滤膜,且纳滤膜的膜孔径为1~2nm,膜通量为10~50L/m2每小时,且超滤膜的膜孔径为0.01~0.1μm,膜通量为20~100L/m2每小时,且所述滤膜的直径与连接管道的内部口径相同,且所述滤膜与连接管道的内部之间安装有连接法兰,且所述滤膜与连接法兰密封连接,且连接法兰与连接管道通过固定螺丝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改良净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8中的生物药剂的主要成分采用厌氧型清淤剂和好氧型清淤剂,且厌氧型清淤剂与好氧型清淤剂之间的重量比为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改良净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9中的曝气机设置有若干个,将曝气机的叶轮安装于池液表面,利用叶轮的转动实现提水和输水,使池内形成环流,更新气、液接触面和不断吸氧,形成水跃,使液体剧烈搅动而裹进空气,形成低压区,吸入空气充氧,使水源进行表面曝气。 


说明书  

一种水质改良净化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质改良净化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的排入对水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是目前全国性的水环境问题,因此,江河湖库的水体净化也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水处理的方式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人类进行水处理的方式已经有相当多年历史,物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将水中的杂质排除在外,吸附方式中较重要者为以活性炭进行吸附,阻隔方法则是将水通过滤材,让体积较大的杂质无法通过,进而获得较为干净的水。另外,物理方法也包括沉淀法,就是让比重较小的杂质浮于水面捞出,或是比重较大的杂质沉淀于下,进而取得。化学方法则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品将水中杂质转化为对人体伤害较小的物质,或是将杂质集中,历史最久的化学处理方法应该可以算是用明矾加入水中,水中杂质集合后,体积变大,便可用过滤法,将杂质去除。 

针对工业园区水质的净化主要集中于生化法处理工艺。但是,现有的无法针对不同污染程度的水源进行净化,水处理效果一般,导致能源效果过大,净化处理效率低;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水质改良净化处理工艺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质改良净化处理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无法针对不同污染程度的水源进行净化,水处理效果一般,导致能源效果过大,净化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质改良净化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部分污水引流至水泵房中,引流通道中安装多个粗格栅,将粗格栅中阻隔的泥沙进行检测分析,进行初步过滤; 

S2:在泵房内部将污水进行初步检测,将初步过滤后的污水从泵房中导入絮凝池中,在导流同道中安装多个细格珊,将细格珊中阻隔的泥沙进行检测分析,进行二次过滤; 

S3:在絮凝池中,加入絮凝剂,将污水中的悬浮物成团,使粒子的沉降,使污水进行固液分离; 

S4:将滤网滑入絮凝池中,将污水上方漂浮的悬浮物取出,下压隔板,将下层粒状物与水分分隔,将水分进行抽出; 

S5:抽出的水分排入生物池中,先进行二次检测,进行数据监控,针对检测结果,进行生物净化; 

S6:净化后的水分导入沉淀池,沉淀后,放入活性炭吸附层至沉淀池出口处,进行三次过滤; 

S7:过滤后的水分通过水泵导入排水井内部排出,在水泵的连接管道内部安装多层滤膜,进行最终过滤; 

S8:将部分污水中的污染成分检测分析后,针对水源制备生物药剂以及絮凝剂,根据水源类型选择曝气机和电解反应器; 

S9:使用电解反应器对水源进行电解反应,将药剂加入曝气机中对水源进行表面曝气,曝气后,将絮凝物排出。 

优选的,所述粗格栅和细格珊均采用框型筛板,框型筛板的两侧均安装有滑槽,且框型筛板通过滑槽卡入引流通道,且所述粗格栅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粗格栅的上端均安装有螺纹丝杠,且螺纹丝杠与粗格栅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S3中的絮凝池的内部下方设置排料斗,且排料斗的内部设置有阀门,所述S4中的滤网的两侧通过滑索与絮凝池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S5,包括如下步骤: 

S5-1:将水分导入后,可先将阀门打开,絮凝池中的沉淀物排出; 

S5-2:排出后,导入泵房中的水分导入絮凝池内; 

S5-3:将絮凝净化后的水分进行二次检测,检测结果与第一次检测结果对比,使用大数据进行类比,选取对应的生物菌,进行生物净化。 

优选的,所述S6中,包括如下步骤: 

S6-1:将沉淀池内部撒入沉淀剂,静置6h; 

S6-2:根据沉淀池清水出口位置,制备活性炭吸附层,将制备好的活性炭吸附层固定在出水口处,并在活性炭吸附层的外表面设置弧形挡板,且弧形挡板的方向与出水口的方向相同; 

S6-3:打开沉淀池的阀门,将清水排出沉淀池,水分经过活性炭吸附层外部的挡板减缓流出速度后,排出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S7中的滤膜采用纳滤膜和超滤膜,且纳滤膜的膜孔径为1~2nm,膜通量为10~50L/m2每小时,且超滤膜的膜孔径为0.01~0.1μm,膜通量为20~100L/m2每小时,且所述滤膜的直径与连接管道的内部口径相同,且所述滤膜与连接管道的内部之间安装有连接法兰,且所述滤膜与连接法兰密封连接,且连接法兰与连接管道通过固定螺丝连接。 

优选的,所述S8中的生物药剂的主要成分采用厌氧型清淤剂和好氧型清淤剂,且厌氧型清淤剂与好氧型清淤剂之间的重量比为1:2。 

优选的,所述S9中的曝气机设置有若干个,将曝气机的叶轮安装于池液表面,利用叶轮的转动实现提水和输水,使池内形成环流,更新气、液接触面和不断吸氧,形成水跃,使液体剧烈搅动而裹进空气,形成低压区,吸入空气充氧,使水源进行表面曝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 该发明通过粗格栅和细格栅的设置,在进行改良部分污水时,可先通过细格栅和粗格栅进行初步过滤,且粗格栅和细格珊均采用框型筛板,过滤的同时,可配合滑槽提高整体结构稳定性,且在需要拆装时,可通过电动机带动螺纹丝杠转动,螺纹丝杠带动粗格栅和细格栅上升或下降,从而便于进行操作,拆装清理方便,且可通过粗格栅和细格栅分别过滤不同类型的泥沙,可在过滤的同时,不影响水流的效率,使用方便,可对不同的泥沙分别进行检测,提高检测效果。 

2. 该发明通过絮凝池和生物池的设置,可通过在絮凝池中对污水进行絮凝工作,再通过絮凝池内部的排料斗可便于粒料进行集中回收,从而可便于进行清理,且通过絮凝池内部的滤网可方便迅速回收絮凝后的悬浮物,提高净化效率,配合滑索在絮凝池中保持稳定的同时,便于进行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在絮凝池净化后的水分可在生物池中进行检测,可通过絮凝池内部下方的阀门迅速排出颗粒物,从而可继续进行絮凝工作,不影响工作效率,通过生物池进行多次测试,选取对应污染源的生物菌,以减少在水源处的资源消耗和浪费,环保型更佳。 

3. 该发明通过沉淀池的设置,将生物净化后的水分导入沉淀池沉降,通过沉淀池内部的活性炭吸附层再一次进行过滤,且活性炭吸附层的外表面设置弧形挡板,且弧形挡板的方向与出水口的方向相同,可对水流经过活性炭的时间延长,从而可提高净化效果。 (发明人 许春军 )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