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21.04.20
公开日期2021.11.05
IPC分类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级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污泥分解罐,靠近污泥分解罐一侧由近至远依次设有厌氧罐、第一好氧罐、第二好氧罐和净化沉淀罐,污泥分解罐、厌氧罐、第一好氧罐、第二好氧罐和净化沉淀罐上端均设有圆形盖体,每个圆形盖体两两之间均设有U形连接管,每个圆形盖体下表面均设有中间隔板,污泥分解罐上的圆形盖体上表面一侧设有进水管道,净化沉淀罐上的圆形盖体上表面一侧设有排水管道。本实用新型,污水在处理设备中流动的方向为上进上出,从而可延长污水在各个罐体内部的停留时间,使得罐体内的生物降解菌,对污水内的含氮成分以及含磷成分降解得更为充分,大大提高了净化污水的质量。
权利要求
1.一种多级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污泥分解罐(1),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污泥分解罐(1)的一侧由近至远依次设有厌氧罐(2)、第一好氧罐(3)、第二好氧罐(4)以及净化沉淀罐(5),所述污泥分解罐(1)、厌氧罐(2)、第一好氧罐(3)、第二好氧罐(4)和净化沉淀罐(5)的上端均设有圆形盖体(6),每个所述圆形盖体(6)两两之间均设有U形连接管(61);
每个所述圆形盖体(6)的下方均设有中间隔板(65),每个所述中间隔板(65)的边沿位置分别与污泥分解罐(1)、厌氧罐(2)、第一好氧罐(3)、第二好氧罐(4)和净化沉淀罐(5)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污泥分解罐(1)上的圆形盖体(6)上表面一侧设有进水管道(62),所述净化沉淀罐(5)上的圆形盖体(6)上表面一侧设有排水管道(6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U形连接管(61)上均设有电磁阀(6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圆形盖体(6)的外周均设有环形密封垫(6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分解罐(1)的内壁下表面中间位置设有潜污泵(11),所述潜污泵(11)的壳体外壁分别与中间隔板(65)和污泥分解罐(1)的内壁紧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级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分解罐(1)的内壁一侧等间距平行设有多个半圆形过滤网板(12),每个所述半圆形过滤网板(12)的一侧均与所述中间隔板(65)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罐(2)、第一好氧罐(3)以及第二好氧罐(4)的内壁上均设有多个生物飘带填料(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级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好氧罐(3)以及第二好氧罐(4)的内壁下表面均设有多个供氧曝气管(3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沉淀罐(5)内壁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支撑杆(51),每个所述支撑杆(51)远离净化沉淀罐(5)内壁一端均与中间隔板(65)转动连接,每个所述支撑杆(51)两侧对称设有连接架(52),每个所述连接架(52)远离支撑杆(51)一端均设置有矩形框(53),每个所述矩形框(53)内均设有活性炭吸附板(54)。
说明书
一种多级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级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以及餐饮等各个领域。
众所周知的,进行污水处理时需要使用到污水处理设备。在如今现有的多级污水处理设备中,现有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0562680.5)公开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污水处理池,污水处理池内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初级过滤网、砂石过滤层、钢丝滤网、棉布过滤层、矿物质处理装置、过滤筛、分隔层、膜生物净化箱。在分隔层的中央设有水通道,膜生物净化箱的中心设有转轴,转轴上设有搅拌棒,在膜生物净化箱的侧壁设有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
上述装置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污水的净化处理,但是和大部分现有技术一样,都是上进下出的处理模式。此种污水处理模式下的污水在处理过程中流速较快,净化处理的时间较短,不能充分地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净化效果不彻底。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多级污水处理设备,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级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污泥分解罐,靠近所述污泥分解罐的一侧由近至远依次设有厌氧罐、第一好氧罐、第二好氧罐以及净化沉淀罐,所述污泥分解罐、厌氧罐、第一好氧罐、第二好氧罐和净化沉淀罐的上端均设有圆形盖体,每个所述圆形盖体两两之间均设有U形连接管;
每个所述圆形盖体的下方均设有中间隔板,每个所述中间隔板的边沿位置分别与污泥分解罐、厌氧罐、第一好氧罐、第二好氧罐和净化沉淀罐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污泥分解罐上的圆形盖体上表面一侧设有进水管道,所述净化沉淀罐上的圆形盖体上表面一侧设有排水管道。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U形连接管上均设有电磁阀。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圆形盖体边沿位置均设有环形密封垫。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分解罐的内壁下表面中间位置设有潜污泵,所述潜污泵的壳体外壁分别与中间隔板和污泥分解罐内壁紧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分解罐的内壁一侧等间距平行设有多个半圆形过滤网板,每个所述半圆形过滤网板的一侧均与所述中间隔板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厌氧罐、第一好氧罐以及第二好氧罐内壁上均设有多个生物飘带填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好氧罐和第二好氧罐的内壁下表面均设有多个供氧曝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净化沉淀罐内壁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每个所述支撑杆远离净化沉淀罐内壁一端均与中间隔板转动连接,每个所述支撑杆两侧对称设有连接架,每个所述连接架远离支撑杆一端均设有矩形框,每个所述矩形框内均设有活性炭吸附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每个罐体之间的连接模式,污水在处理设备中流动的方向为上进上出,从而可延长污水在各个罐体内部的停留时间,使得罐体内的生物降解菌,对污水内的含氮成分以及含磷成分降解得更为充分,大大提高了净化污水的质量;
通过潜污泵,实现了将污水中长纤维、袋、带、草以及布条等物质撕裂与切断,然后再顺利排放,进行初步的物理分解;
通过生物飘带填料,实现了为微生物提供了更大的附着空间,同时增加了污水与生物膜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微生物净化污水废水的效果;
通过活性炭吸附板,实现了对污水中未被净化或者净化残留的微小颗粒物进行吸附过滤。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部分特征和优点可以从说明书推知或毫无疑义地确定,或者通过实施本公开的上述技术即可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