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污水处理用沉淀池

发布时间:2022-11-26 8:12:5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21.06.29

公开日期2021.12.10

IPC分类B01D21/00;B01D21/02;B01D21/2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用沉淀池,缓流池、过渡池和重力池;污水经过缓流池降低流速,经过过渡池防止环路中水压过大,经过过渡池缓冲后进入重力池,重力池中的流速较慢,同时重力池的场地较长,污水中的杂质能够在重力池中沉淀经过吸尘管抽出。缓流池内通过第一阻挡板和第二阻挡的设置,使得污水在经过缓流池时,经过第一阻挡板和第二阻挡板的阻隔,只能在阻挡板之间交替呈蛇形流动,使得污水在缓流池中流动的路径边长,并且能够达到减缓污水流速的效果,缓流池内的污水经过第一排水口排出时,流速相对更快,在过渡池中减速,经过第二排水口进入到重力池,重力池中污水的流速平缓,使得污水中的杂质沉淀到沉淀仓中,经过吸尘管吸出。

3.jpg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缓流池、过渡池和重力池;

所述缓流池内垂直于所述缓流池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阻挡板和多个第二阻挡板,所述第一阻挡板下端与所述缓流池之间设有空隙,所述第二阻挡板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阻挡板的高度,多个所述第一阻挡板和多个所述第二阻挡板交错设置;

所述过渡池与所述缓流池连接,所述过渡池与所述缓流池连通部分开设有第一排水口,所述过渡池远离所述缓流池的一面的高度低于所述缓流池的高度;

所述重力池与所述过渡池连接,所述重力池与所述过渡池连接部分开设有第二排水口,所述重力池底部向下凸起有多个沉淀仓,所述沉淀仓内设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用于将重力池中的沉淀物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流池内平行于所述缓流池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多个分隔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缓流池的内腔分为四份,所述第一排水口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排水口分别用于给所述缓流池内的四个内腔排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口为竖直方向的长条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板和所述第二阻挡板为弯折型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口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排水口位于所述过渡池和所述重力池之间连接壁的下侧,所述第二排水口为长度方向水平的风长条形口。

说明书

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用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用沉淀池。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污染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废水排放之前要经过过滤净化,过滤合格后方可排放,废水中含有泥沙或其它颗粒的,在过滤出前要先经过沉淀。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目前,一般的沉淀池对于流速相对较快的污水不能够进行有效的沉淀,并且需要机械装置对底部进行除泥,除泥的方式复杂,采用的机械结构也容易损坏,所以设计一种不需要除泥的沉淀池,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用沉淀池,以解决流速快的污水沉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包括,缓流池、过渡池和重力池;所述缓流池内垂直于所述缓流池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阻挡板和多个第二阻挡板,所述第一阻挡板下端与所述缓流池之间设有空隙,所述第二阻挡板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阻挡板的高度,多个所述第一阻挡板和多个所述第二阻挡板交错设置;所述过渡池与所述缓流池连接,所述过渡池与所述缓流池连通部分开设有第一排出口,所述过渡池远离所述缓流池的一面的高度低于所述缓流池的高度;所述重力池与所述过渡池连接,所述重力池与所述过渡池连接部分,开设有第二排水口,所述重力池底部向下凸起有多个沉淀仓,所述沉淀仓内设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用于将重力池中的沉淀物吸出。

进一步地,所述缓流池内平行于所述缓流池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多个分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板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缓流池的内腔分为四份,所述第一排水口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排水口分别用于给所述缓流池内的四个内腔排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水口为竖直方向的长条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阻挡板和所述第二阻挡板为弯折型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排水口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排水口位于所述过渡池和所述重力池之间连接壁的下侧,所述第二排水口为长度方向水平的风长条形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缓流池内通过第一阻挡板和第二阻挡的设置,使得污水在经过缓流池时,经过第一阻挡板和第二阻挡板的阻隔,只能在阻挡板之间交替呈蛇形流动,使得污水在缓流池中流动的路径边长,并且能够达到减缓污水流速的效果,缓流池内的污水经过第一排水口排出时,流速相对更快,在过渡池中减速,经过第二排水口进入到重力池,重力池中污水的流速平缓,使得污水中的杂质沉淀到沉淀仓中,经过吸尘管吸出。

(发明人:刘振肖; 任柯; 司莹莹; 张新合; 苗技军; 颜许峰; 任蓓蕾; 任云飞; 任秀国; 冯怡迪)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