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污水生物脱氮复合碳源生产用配比设备

发布时间:2022-11-26 8:18:3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21.06.29

公开日期2021.12.07

IPC分类B01F15/04;B01F7/20;B01F15/00;B01F13/10;B01F7/04;B01F15/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污水生物脱氮复合碳源生产用配比装置,涉及脱氮复合碳源生产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配比装置配比精确度较差的问题。所述污水生物脱氮复合碳源生产用配比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储存内桶和第二储存内桶,所述第一储存内桶和第二储存内桶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磁阀和流量测量器,所述外壳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端的一侧安装有重量检测器,所述重量检测器的下端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安装有第一配比桶和第二配比桶,且第一配比桶和第二配比桶位于第一出液口的下方,所述外壳外部前端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

4.jpg

权利要求

1.污水生物脱氮复合碳源生产用配比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储存内桶(4)和第二储存内桶(5),所述第一储存内桶(4)和第二储存内桶(5)的上端设置有注水口(3),所述第一储存内桶(4)和第二储存内桶(5)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一出液口(16),所述第一出液口(16)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磁阀(17)和流量测量器(18),所述外壳(1)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板(19),所述固定板(19)下端的一侧安装有重量检测器(20),所述重量检测器(20)的下端安装有第二连接杆(21),所述第二连接杆(21)的下端安装有第一配比桶(22)和第二配比桶(23),所述外壳(1)外部前端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物脱氮复合碳源生产用配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存内桶(4)和第二储存内桶(5)内部上端的一侧安装有固定壳(6),所述固定壳(6)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7),所述第一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固定杆(8),所述第一固定杆(8)下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连接杆(12),所述第一连接杆(12)下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13),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安装有转动轴(14),所述转动轴(14)的外部安装有若干沿环形均匀分布的搅拌辊(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生物脱氮复合碳源生产用配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8)内部的两端均安装有电动推杆(9),所述电动推杆(9)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板(10),且连接板(10)与电动推杆(9)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0)外部的一侧安装有刮板(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物脱氮复合碳源生产用配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比桶(22)和第二配比桶(23)下端的外部均安装有第二电磁阀(24),且第二电磁阀(24)的输入端与控制器(3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外壳(1)外部下端的一侧安装有支撑柱(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物脱氮复合碳源生产用配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比桶(22)和第二配比桶(23)的下端安装有漏斗(25),所述漏斗(25)的下端安装有混合桶(26),所述混合桶(26)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出液口(31),所述第二出液口(31)的内部安装有第三电磁阀(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生物脱氮复合碳源生产用配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桶(26)的内部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28),所述第三驱动电机(28)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固定杆(29),所述第二固定杆(29)的下端安装有搅拌架(30)。

说明书

污水生物脱氮复合碳源生产用配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氮复合碳源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污水生物脱氮复合碳源生产用配比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脱氮,是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而对污水进行脱氮处理的过程。一般分为物理化学法和生物脱氮法两种。物理化学法脱氮包括折点氧化法、空气气提或蒸汽汽提法、选择性离子交换法。生物脱氮通常采用复合碳源投入到污水处理当中,增加污水处理速度与效果。复合碳源尤为重要的是污水处理效果,要好于传统处理剂,出水水源颜色更清澈,且无刺激性气味。在复合碳源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配比装置对原料的比例进行控制。

但是,现有的配比装置通常采用计量桶的方式对原料的配比进行调配,通过对计量桶内部原料的液位高度控制比例,该方式效率低精度差,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污水生物脱氮复合碳源生产用配比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污水生物脱氮复合碳源生产用配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配比装置配比精确度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污水生物脱氮复合碳源生产用配比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储存内桶和第二储存内桶,所述第一储存内桶和第二储存内桶的上端设置有注水口,所述第一储存内桶和第二储存内桶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磁阀和流量测量器,所述外壳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端的一侧安装有重量检测器,所述重量检测器的下端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安装有第一配比桶和第二配比桶,且第一配比桶和第二配比桶位于第一出液口的下方,所述外壳外部前端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流量测量器和重量检测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储存内桶和第二储存内桶内部上端的一侧安装有固定壳,且固定壳与第一储存内桶和第二储存内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下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与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下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部安装有若干沿环形均匀分布的搅拌辊。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杆内部的两端均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板,且连接板与电动推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外部的一侧安装有刮板,且刮板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配比桶和第二配比桶下端的外部均安装有第二电磁阀,且第二电磁阀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外壳外部下端的一侧安装有支撑柱,且支撑柱与外壳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配比桶和第二配比桶的下端安装有漏斗,所述漏斗的下端安装有混合桶,且混合桶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混合桶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出液口,且第二出液口贯穿并延伸至外壳的外部,所述第二出液口的内部安装有第三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混合桶的内部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且第三驱动电机与混合桶通过固定架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下端安装有搅拌架,且搅拌架与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出液口的内部安装第一电磁阀,开启第一电磁阀,原料从第一出液口中流出穿过流量测量器,原料落入第一配比桶和第二配比桶中,通过控制器对流量测量器和重量检测器进行定量设置,当第一配比桶或第二配比桶中原料的重量和流量达到设定数值时,流量测量器和重量检测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关闭第一电磁阀,以此方式使得原料的配比更加精准,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储存内桶和第二储存内桶的内部安装第一驱动电机,启动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的第一固定杆转动,随后启动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输出端的转动轴与转动轴外部安装的搅拌辊转动,以纵向旋转的方式在原料中转动,使得原料受到作用力翻滚,从而防止原料中的固体物沉淀,影响配合混合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固定杆内部的两端安装电动推杆,启动电动推杆使得连接板一侧的刮板与第一储存内桶和第二储存内桶的内壁贴合,随后启动第一驱动电机使得第一固定杆转动,刮板在第一储存内桶和第二储存内桶的内壁进行摩擦,将残留的污垢刮除,以此方式使得第一储存内桶和第二储存内桶的清理更加方便快捷。

(发明人:曹正平; 刘敏; 史彩明)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